大埔縣已全麵鋪開鄉村綠化全民植樹行動,綠美生態建設初顯成效。(圖片均由大埔縣委辦提供)
三河鎮彙城村,村民在房前屋後種上花草樹木,積極打造美麗庭院。
在三河鎮綠美公園,大埔幹部群眾參加植樹活動。
楓朗鎮大埔角村召開鄉賢聯誼會,凝聚各方力量,共建綠美楓朗。
今年以來,大埔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綠美生態建設和縣鎮村綠化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綠美大埔生態建設的重點任務和突出問題,全麵動員、廣泛組織、有序有效推進縣鎮村綠化各項工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厚植生態底色。
幹群攜手 掀起綠美新熱潮
春風催新綠,植樹正當時。鏟土挖坑、翻土鬆泥、種樹扶正、澆水養護……三月的大埔,植樹護綠行動熱火朝天,群眾踴躍植綠、精心護綠,一抹抹嫩芽如雨後春筍般躍上枝頭。
今年開春以來,大埔縣吹響植樹號角,廣泛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鄉賢及社會各界人士、群眾造林綠化,建設綠美鄉村。
為發揮好引領力量作用,近期,大埔縣委主要領導來到三河鎮,與縣、鎮機關幹部一起,在彙東村龍舟文化園和彙城村韓江碧道兩地參加綠美梅州“千村增綠先鋒行”活動,種下水杉、串錢柳、海南紅豆杉、小葉榕、水石榕、紫花風鈴等樹苗680株,以上率下推動掀起縣鎮村植樹綠化熱潮。
在推進綠美生態建設中,大埔縣成立縣鎮村綠化工作領導小組和“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縣鎮村綠化專班,加強綜合協調、督促指導、抓好落實;召開2024年縣鎮村綠化工作推進會,對全縣綠化工作再動員、再部署;組建綠美大埔人才服務團隊定時下沉一線開展技術谘詢和指導服務,為縣鎮村綠化工作提供技術保障……一係列行動部署搶抓了先機,讓綠美底色更足。
今年春節、元宵期間,大埔縣還充分利用廣大群眾返鄉契機,通過上門拜年、召開聯誼會、發放倡議書等形式,宣傳縣鎮村綠化政策要求,廣泛動員黨員幹部群眾、外出鄉賢、商會企業等各方力量參與縣鎮村綠化工作,為家鄉綠化出錢出力。截至3月18日,大埔全縣收到社會捐款達1086萬元,苗木2.1萬株。
黨群合力,行動更迅速。連日來,大埔縣婦聯聯合大埔縣萬川愛心協會、大埔縣新階聯婦委、女企業家協會等在湖寮、三河等鎮開展巾幗誌願植樹活動,合力種下桃花、櫻花、紫薇、桂花、黃花風鈴木等苗木。
另一邊,在百侯鎮侯南村、侯北村、軟橋村等村莊,600餘人挖坑、扶樹、填土,“樹”立起“結對共建林”“文化林”“政協委員林”“巾幗林”“黨員鄉賢共建林”等一係列義務植樹林區,為百侯點綴出一片片翠綠。
植樹號角吹響,群眾積極響應,多方緊密聯動凝心聚“綠”……如今,大埔全縣已全麵鋪開鄉村綠化全民植樹行動,形成了黨員齊帶頭、群眾共參與的良好局麵。
規劃引領 繪出綠美新畫卷
陽春三月,三河鎮彙城村綠意漸濃,漫步於鄉間小道間,隻見道路沿線景觀煥然一新,不少新植的樹木正茁壯生長,不時還可見錯落有致的時花爭奇鬥豔,與碧道邊的韓江源客家母親雕像相互映襯,成為彙城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現在村裏種樹的地方,之前不少都是雜草叢生的景象。如今推窗見景、開門見綠,有山有水有花草,村民們心情好,身體也健康。”談起鄉村綠化變化,彙城村委幹部江紅霞無不感慨地說,自號召村民多植樹以來,村民們環保意識也提高了,充分利用起邊角地、空閑地“見縫插綠”,在房前屋後種上花草樹木,積極打造美麗庭院。
大埔的“綠色家底”殷實。如何從“綠起來”到“美起來”,真正寫好這份綠美生態建設答卷?
立足於“實”,著眼於新,大埔各鄉鎮因地製宜,在兼顧實用和美觀的基礎上,堅持科學規劃引領,不斷夯實鄉村綠化成效。
一方麵,大埔全縣組織7個專題調研組,問診把脈245個行政村,摸清“四旁”“五邊”“四小園”“美麗庭院”等空間綠化現狀與需求,製定《2024年縣鎮村綠化工作方案》,推動全縣245個行政村按“一圖一表”編製簡便易行的鄉村綠化美化規劃圖、推進表,落實村莊綠化節點地塊儲備工作,做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同時,以“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特色鎮為重點,完成三河鎮典型鎮、湖寮鎮莒村村等6個典型村以及茶陽、三河、楓朗、高陂等鎮高速路口周邊的綠化設計,切實提高鄉村綠化工作的係統性與科學性,注重與產業發展、環境整治、風貌提升相結合,充分融合“紅古綠”等各色鄉村資源,積極探索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綠化路徑。
聚焦“四旁”“五邊”和“五個一”主題等閑置空間,湖寮鎮采取先點後麵,分類推進、示範帶動方式,縱深推進綠美生態建設,以城區打造縣級國家森林城市目標為核心,南部大安、雙坑、雙髻山沿線和北部嶺下、長教、莒村沿線建設兩條綠美公路示範帶為重點,打造八個口袋公園、美麗庭院等為主題的村莊綠美節點,形成“一核兩帶八點”綠化工作藍圖。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埔縣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鎮三河鎮和彙城等6個典型村更是搶抓時機、把握契機,加快工作進度,提前完成種植任務。目前,三河鎮已種植喬木3482株、6個典型村已種植喬木6807株,全麵完成茶陽、三河、楓朗、高陂等鎮高速路口周邊綠化工作,“連帶成片”示範片區覆蓋99個村(社區)。
廣泛動員 激活綠美新動能
“作為一名鄉賢,能夠為家鄉的綠化認捐認種,我感到很榮幸,接下來我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力量,為家鄉的建設出力。”三河鎮彙城村鄉賢高紅雲說道。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彙城村人,高紅雲一直熱衷於家鄉建設和慈善公益事業。今年年初,她個人捐贈1000株花卉苗木,助力三河鎮綠化工作。
湖寮鎮龍崗村發動全潤通公司調運捐贈價值123萬元的金絲楠木、榕樹、桂花、鐵冬青等樹種共10000餘株,支持家鄉村莊綠化工作;大麻鎮北埔村發動捐款捐資32.7萬元,由外出鄉賢捐資20多萬元種植櫻花樹1000株、榆樹800株、萬紫千紅300株,以及其餘鄉土樹種450株……今年以來,通過鄉賢示範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大埔縣積極營造全社會植樹造綠濃厚氛圍。
綠美生態建設需要群策群力、久久為功。如何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爭當綠美生態建設的參與者、建設者、推動者的氛圍?大埔縣注重組織宣傳發力,彙聚全民之力參與綠美大埔生態建設。
一方麵,大埔全縣各級各部門充分發揮優勢,積極開展建設“人大代表林”“企業冠名林”“巾幗林”“青年林”等21個主題林、特色林,全縣初步實現“一鎮多林、一村多林、一林多點”格局。同時,引導各界人士參與各類植樹活動281場次,參與植樹2萬多人次,形成了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另一方麵,強化結對共建。大埔全縣114個縣直機關與245個村圍繞村莊綠化工作進行結對共建,以掛點共建、行動共振、資金共籌形成齊抓共管合力。
今年2月,大埔縣政協向全體政協委員發出捐贈倡議,動員引導廣大委員積極參與縣鎮村綠化工作,捐資種植“政協委員林”,共籌集資金66.185萬元;大埔縣新階聯在大埔縣委統戰部的引導下,積極動員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以認種認養、捐資捐物等方式參與綠美大埔生態建設。截至目前,已籌集捐款近10萬元。
百侯鎮通過“綠美百侯 你我共建”倡議和“百位鄉賢興百侯”等活動的開展,共募集綠美建設捐款80餘萬元,掀起新時代植綠愛綠護綠新高潮。
截至目前,大埔縣完成植樹10.25萬株,占計劃植樹6.95萬株的147.5%。下一步,大埔縣將紮實推進縣鎮村綠化後期和後續工作,著力破解存在的問題,著力加強督導和指導,全力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全力確保種植質量,全力確保縣鎮村綠化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把“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用好樹”體現在行動上、體現在效果上,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綠美大埔生態建設成果。(記者 洪國棟 特約記者 羅文燕 劉文烽 通訊員 陳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