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埔縣三河鎮綠美公園,在梅的全國、省,市人大代表與鎮村幹部群眾、誌願者們一道,參加省市共建“人大代表林”植綠活動。(連誌城 攝)
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是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十大新突破”之一,是廣東的“省之要事”。今年以來,梅州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省委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組織市縣鎮三級人大聯動參與,動員五級人大代表全員參與,號召代表示範帶動群眾廣泛參與,積極為綠美梅州“廿林添綠”大行動注入人大力量,全力助推綠美梅州生態建設。
人大聯係走訪
代表迅速行動
早在去年12月底,市人大常委會就發出倡議書,號召各級人大代表以“綠美梅州,共建有我”的主人翁姿態,積極投身綠美梅州生態建設,爭做綠美生態的建設者、參與者、維護者。開春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專門製訂各級人大代表參與共建“人大代表林”實施方案,由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分別率隊,聯係走訪在梅全國、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征求代表對人大工作的意見建議,並發動他們以實際行動參與愛綠、植綠、護綠行動,共建美麗家園、綠美梅州。
在市人大常委會示範帶動下,各縣(市、區)、鄉鎮人大積極行動,全覆蓋發動代表積極參與綠美梅州生態建設。
五華縣人大常委會結合開展人大代表聯產業、聯鎮村、聯生態、聯鄉風、聯民生“五聯促”活動,印發關於做好“人大代表林”建設的通知,號召全縣各級人大代表聯生態、助力“綠美五華”建設,通過捐資投勞、認種認養等形式參與造林綠化,得到五級人大代表積極響應、大力支持、踴躍參與。
在豐順縣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縣人大常委會向代表印發倡議書,引導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帶頭認捐認種,帶頭參與義務植樹,以實際行動支持綠美豐順生態建設。潘田鎮人大積極行動,活用“四下基層”工作法,圍繞“在哪種、種多少、種什麼、怎麼種、誰來管”等關鍵問題,組織代表們實地調研、傾聽民意,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引導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綠美行動。
深度凝心聚“綠”
代表群眾聯動
春風催新綠,植樹正當時。沐浴著和煦的春光,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黨員幹部來到梅縣區梅南鎮水美村、梅江區三角鎮墟鎮社區,開展“黨員先鋒林”“結對共建林”“青年林”等主題林建設活動,聯合帶動縣、鎮村(社區)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搶抓春季造林綠化黃金季節,植綠添花、栽種果樹,用辛勤勞動為綠美梅州再添新綠。
在大坪鎮潭坑村,原本雜草叢生的沿河堤岸,經過30多位黨員幹部挖穴、填土、澆水、固定……100來棵樹苗迎風挺立,在百米長堤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是興寧市人大常委會黨員幹部的勞動成果。該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在春節前就專門研究部署,春節後第一時間組織動員機關黨員,聯合大坪鎮人大幹部、人大代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帶動廣大群眾積極植綠造綠。
在梅縣區雁洋鎮嘉元河堤植樹現場,嘉元科技職工分工明確,相互配合,挖坑栽樹、填土澆水……到處是忙碌的身影。經過大家的辛勤努力,600棵櫻花樹迎風綻放、勃發生機。市人大代表、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平元在帶領公司職工開展“企業林”植樹活動的同時,以代表身份捐資5萬元助力“人大代表林”建設。他表示,響應黨委、政府號召,推進植樹綠化,是企業回饋社會的責任,也是人大代表的責任,今後將繼續為建設美麗梅州貢獻力量。
綠美生態建設,人大代表既是參與者、踐行者,又是發動者、引領者。代表們積極利用春節時機,通過走訪通報鄉情,發放倡議書,號召廣大鄉賢群眾為鄉村綠化出錢出力。春節期間,豐順縣黃金鎮埔頭角村迎來一場傳統盛事——外嫁女回娘家。
鎮人大代表聞訊而動,與村幹部攜手合作,組織策劃了“綠美行動”捐款、植樹造林兩項活動。外嫁女在人大代表的號召下,共捐出6萬元善款,全部用於埔頭角村綠化美化。在五華鎮轉水鎮五星村,鎮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刁俊優精心策劃,開展“添燈(丁)增樹(壽)”活動,發動鄉賢村民踴躍捐款植綠。
共建“人大代表林”
爭做綠美守護者
春光正好,“植”此青綠。走進大埔縣三河鎮綠美公園,一片“人大代表林”便映入眼簾。一棵棵新栽的樹苗沿途舒展枝丫、生機盎然,為初春的大地增添一抹新綠。這是省人大常委會與梅州市人大常委會共建的“人大代表林”,包括大埔縣委黨校周邊山地、河濱公園等三塊區域,總麵積490多畝。市人大常委會通過走訪發動代表捐資、精心組織實施,示範各級人大抓好“人大代表林”建設,助力綠美生態建設。
各級人大緊緊圍繞省人大常委會關於“綠美廣東·人大代表行動”的工作部署和市委關於開展綠美生態建設的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引領、突出領導帶頭、注重市縣鎮聯動、發動代表全員參與,紮實開展共建“人大代表林”活動,以實際行動參與“廿林添綠”大行動。放眼全市各地,一片片“人大代表林”,在客都大地拔節生長、欣欣向榮,為紅色蘇區增綠添彩。
“至目前,全市1萬多名五級人大代表已捐資超過623萬元,合力共建了58片‘人大代表林’,種下黃花風鈴木、異木棉、櫻花、香樟等鄉土闊葉樹種12.9萬株,以實際行動為綠美梅州生態建設貢獻人大力量。”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種下樹,更要管好樹,才能讓綠化成果惠及群眾。梅州三級人大不斷創新拓展綠植的管護形式,鼓勵代表認種認養、捐資養護,采取黨員誌願服務、落實管護責任等,讓新種的樹木茁壯成長、成林成蔭。市人大代表鄧振龍捐資25萬元,支持大埔縣桃源鎮口袋公園和綠化管護工作,便是其中的生動事例。
為傳播綠美新風尚,代表們還自覺當起綠美生態梅州的宣傳員,依托人大代表聯絡站,密切聯係群眾,宣講綠美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廣泛收集生態建設“金點子”,提高公眾愛綠護綠意識。“植樹造林,惠及千家萬戶、利達千秋萬代,希望能有更多植綠護綠活動,讓大家動起來,讓家鄉美起來。”省人大代表黃誌超說。(記者 林德培 通訊員 鍾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