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全國兩會回到家鄉後,全國人大代表、五華縣紅根然養殖合作社理事長張春梅顧不上休息,第一時間向家鄉幹部群眾宣講全國兩會精神,傳遞黨和國家的好聲音。
在安流鎮紅山村,張春梅走家入戶,認真給當地幹部群眾傳達全國兩會精神。張春梅所在的紅山村是一個種植養殖專業村,村裏產的“紅山牌”三黃雞更是聞名暢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眼促進農民增收,壯大鄉村富民產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培養用好鄉村人才”,張春梅將這一好消息傳達給了鄉親們。
宣講中,張春梅還結合本村發展實際,對照政府工作報告和自己參會的所思所悟,逐一解答村民的疑惑,共同謀劃以後的發展道路。她講得詳細透徹,村民聽得認真,大家努力的方向也更加清晰。“接下來我們一定要利用好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產業做得更大更強。”紅山村村民鄧麗梅說,聆聽到來自北京的好消息,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無比振奮。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村裏的紅根然養殖合作社成功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定名單的好消息,也在村裏傳開了。看著自己家鄉越來越好,致富路越走越寬,村民們的笑容越來越燦爛,信心也更加堅定。“肯定高興啊,有銷路我們就可以養多一點,也不愁賣不出去了。”紅山村村民馮泗坤說,這對他們養殖戶來說,是個大利好。
“紅山牌”三黃雞從小山村飛到粵港澳大灣區,這是村民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何借力大灣區打響村裏的農特產品品牌,進一步拓寬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徑,致富帶頭人張春梅沒有停下思考。“我們合作社被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所以我們也在謀劃要怎麼把紅山村的資源整合起來,大家擰成一股繩加快發展。”張春梅介紹說,接下來將鼓勵農戶擴大養殖,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管理,保價收購,將產業發展和村集體增收、群眾就業結合起來,努力讓家鄉的農業更強、農民更富。
有了好的政策、好的平台、好的措施,“施工圖”正逐步變成可見可感的“實景圖”。在紅山村的一處平地上,新的加工廠正在加緊建設,為接下來豐富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做準備。“我們第一期麵積大概是500平方米,建好之後就做冰鮮雞、鹽焗雞相應的鹽焗產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五華縣紅根然養殖合作社總經理曾俊明說,有了政策和平台,接下來就準備大幹一場。
村裏有產業,產品有銷路。這是這個春天紅山村村民聽到最開心的消息。同時,在張春梅的帶領下,大家對未來也更加充滿期待,信心更加飽滿。(記者 賴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