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圳鎮鄉村河堤路上綠意萌動、空氣清新,走在這裏能夠讓人得到全身心的放鬆。(徐誌寶 攝)
曾經是一片廢棄石場的若夫公園,實現了從“生態包袱”到“綠美財富”的華麗轉身。(徐誌寶 攝)
眼下正是植樹造林的黃金時節,蕉嶺全縣上下幹群同心,踴躍植綠、精心護綠,一抹抹嫩芽如雨後春筍般躍上枝頭,植下的是樹木,孕育的是綠色發展動能,為壽鄉種下生機與希望。
近年來,蕉嶺縣對標對表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八大工程”,圍繞綠美和提質兩大核心任務,紮實推進綠美經濟增量、綠美品牌示範等“十大突破”。依靠百千萬群眾,推動“百千萬工程”,全力打造綠美廣東梅州樣板的蕉嶺示範。
今年以來,全縣組織發動社會各界參與綠美生態建設,開展“充‘植’家園 點‘綠’壽鄉”全民愛綠植綠護綠係列活動,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近百場次,發揮社會力量捐贈資金980多萬元、捐贈苗木近1.7萬株,開展黨員先鋒林、健康林、成長林、通道林、鄉賢林、巾幗林等22個主題林建設,種植苗木約5萬株。
破繭成蝶“提顏值” 廢棄石場變綠美示範點
在蕉嶺縣長潭鎮李黃山若夫公園,一棵棵櫻花樹迎著和煦春風,盈盈而立,粉妝玉砌,點綴了斑斕的春日。
沿著步道前行,深深淺淺、層層疊疊的粉色櫻花與青山相得益彰,如雲似霞,讓遊客好似畫中遊。“聽說若夫公園的櫻花盛開了,特意和朋友一起過來看看,果然很驚豔。”市民陳貴美站在櫻花林中,輕輕按下手機快門,記錄下櫻花美麗的樣子。
記者在現場看到,遊客徜徉於花海之中,感受著春天的美好。他們或三五成群,或攜親帶友,有的手持手機、相機,記錄下眼前浪漫的景致;有的則漫步林中,傾聽櫻花風語,享受著獨一份的春日美景。
“長潭鎮李黃山若夫公園種植了10畝櫻花林,共600多株,有廣州櫻和福建櫻兩個品種。現在盛開的是廣州櫻,預計最佳觀賞期將持續到3月底。”蕉嶺縣林業局生態保護修複股股長劉惠告訴記者,當前,蕉嶺縣積極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以李黃山(若夫公園)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為例,通過套種具有觀葉、賞花、品香價值的鄉土闊葉樹種,采取喬灌草相結合,培育針闊混交林等舉措,優化林分、改善林相,豐富森林花化彩化景觀。
不僅有粉似彩霞的櫻花,在若夫公園還可以欣賞到金燦燦的黃花風鈴木、五彩斑斕的簕杜鵑、毛茸茸的銀葉金合歡、綴滿枝頭的茶花等。色彩斑斕的花兒點綴著翠綠的青山,誰能想到這裏曾經是雜草叢生的廢棄石場?
據介紹,若夫公園所在地原本是一處廢舊石場,先前改造成了登山綠韻公園。但由於缺乏精準管理,公園裏的樹林外觀相對單調、缺乏層次感,且由於樹種單一,是純鬆林,對病蟲害的抵禦能力較弱。
“我們對周邊8000多畝純鬆林進行精準提升,套種鄉土闊葉樹種,喬灌草相結合,培育針闊混交林,種植苗木25.2萬棵,逐步優化林分林相。實施山體邊坡生態修複、鋪設2.5公裏森林步道,以增量添綠帶動森林質量提升,示範推動全域綠美、林城一體、林水相依、綠色宜居、生態惠民,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示範窗口。”蕉嶺縣林業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王江說。
除了觀賞櫻花,市民朋友還可以到若夫公園踏春遊玩、登高望遠。從公園登山口拾級而上,休閑鍛煉之餘還可欣賞山腳、山腰、山頂“遠近高低各不同”的自然美景。在若夫公園觀景平台,蕉嶺縣城全貌及石窟河沿線的風景盡收眼底,一幅現代城鄉美景圖美不勝收。
值得一提的是,蕉嶺還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打造“人大代表林”“青年林”“企業林”等主題林,特別是組織13名曾經登頂珠穆朗瑪峰的勇士開展植樹宣傳,種下了全國第一片珠峰勇士林,植下珠峰精神的種子,賦予公園新的時代文化內涵,讓若夫公園成為全民義務植樹的“網紅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主題宣傳的“名品牌”。
以點帶麵“樹樣板” 綠美壽鄉從圩鎮著色
行走在三圳鎮九嶺村培鴻鄉墅-河堤路沿線,兩旁成簇成簇的宮粉紫荊掛滿枝頭,構成一幅幅生機勃勃的春日圖景。
去年10月30日,蕉嶺縣“充‘植’家園,點‘綠’壽鄉”全民愛綠植綠護綠係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三圳鎮培鴻鄉墅舉行,掀起了全民共建共享綠美蕉嶺新高潮。
三圳鎮積極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成功爭取鄉賢充“植”資金75萬元,在九嶺村培鴻鄉墅-河堤路沿線(約1.1公裏)開展綠化提升,共種植宮粉紫荊300多株。在提升示範線路顏值的同時,也推動沿線民宿產業、客家農夫生態園等鄉村業態蓬勃發展,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和鄉村繁榮。
九嶺村作為國家森林鄉村,在綠美蕉嶺生態建設中充分發揮典型村示範引領作用。
家鄉的變化,鄉賢都看在眼裏。“整個三圳的變化相當大,‘百千萬工程’的開展熱火朝天,春節回鄉發現很多新亮點。回到工作地,我們會大力宣傳自己家鄉,做好外出鄉賢在外聯絡信息、招商引資等各方麵的工作,助力家鄉發展,為家鄉‘百千萬工程’出一份力。”東莞蕉嶺商會會長、東莞市百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紹峰說。
當前,蕉嶺正大力推進鎮村綠化示範。按照“打造精品、樹立樣板”的思路,通過幹部帶頭、黨員響應、村民配合,見縫插綠、見空補綠、宜綠則綠,每個鎮謀劃了2條以上重點線路,優先打造了蕉城鎮湖穀村、長潭鎮白馬村等示範點和九嶺村示範路線。
村莊綠化,規劃先行。根據《廣東省村莊綠化指引(試行)》和《蕉嶺縣鄉村綠化實用手冊》,蕉嶺優化綠化空間係統布局,加快麵上村簡易示意圖繪製,進一步明確村莊綠化模式以及綠化地點、品種、數量、網格管理員等,加強明晰土地及產權,構建以點帶麵、串珠成鏈、村村聯合、鎮村聯動的村莊綠化美化發展格局。
突出重點,以點帶麵。蕉嶺在村莊綠化過程中突出鄉村振興示範帶綠化,因地製宜打造“綠美村道”“綠美巷路”“綠美庭院”等景觀節點。突出典型鎮村綠化,搶抓春季黃金期,重點推進“五邊”“四旁”綠化,用好邊角地、閑置地、拆違地等公共空間,打造鄉村綠化景觀帶、村旁生態景觀林、庭院綠化示範點。
值得一提的是,蕉嶺縣還大力實施村莊綠化“七個一”行動。3月20日前,完成打造一個特色綠美村口景觀、一條特色綠美主幹道、一條特色綠美村巷道、一條綠美經濟示範帶、一處綠美庭院示範片、一批綠美生態公園、一個美麗河湖等2個以上示範點或示範段創建。
見縫插綠“繪風景” 村種萬樹收獲“幸福林”
今年2月,文福鎮聯合蕉嶺縣林業局在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長隆村開展“家有喜事來種樹 共建綠美幸福林”植樹活動,樹立綠色健康的文明新風尚,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態理念,以典型村示範帶動全鎮助推綠美蕉嶺生態建設和“百千萬工程”。
活動當天,植樹現場氣氛熱烈。村內新辦喜事的家庭以及鎮村、林業局黨員幹部和鄉賢群眾、誌願者一起來到長隆村倉海詩廊,大家分工合作,揮鋤勞作,挖坑鏟土,提水澆灌,種下了一株株“添丁樹”“夫妻樹”等,將美好的祝福寄寓其中,此次活動合計種下鳳凰木38株。
村民傅海華帶著兩個孩子參加活動,一同種下“添丁樹”。“種下小樹苗就是種下希望,希望小孩子可以跟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喜事林不僅見證了家庭的幸福美滿,也助力了鄉村綠化,為村民們營造了更好的生態環境,非常有意義!”
另一邊,幾對新婚夫妻也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合力種下一棵棵“夫妻樹”,許下“喜結連理、恩愛到老”的美好願望。“播下一個希望的種子,收獲幸福,祝願我們每一個新婚家庭新婚快樂、闔家美滿。”新人鄧瑜笑著說。
當前,蕉嶺縣林業局廣泛發動開展“有喜事來種樹”“我為家鄉種棵樹”等特色活動,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主動參與綠美建設,為蕉嶺添綠,營造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氛圍。文福鎮積極響應,倡導全鎮黨員幹部、鄉賢群眾廣泛參與“有喜事來種樹”活動,打造一片片“喜事林”“添丁林”“鄉賢林”等,推進喜事新辦,爭做文明的播種者、踐行者、收獲者,以實際行動共建綠美文福,為“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活力。
一直以來,綠色都是蕉嶺的發展底色。自2023年“十月小陽春”以來,在2500多戶群眾的房前屋後、“五邊”“四旁”種植宮粉紫荊、香水檸檬、櫻花、龍眼、嘉寶果等特色鄉土樹種近10萬株。
今年以來,蕉嶺縣更是發動社會各界人士,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近百場,種植苗木約5萬株。按照《蕉嶺縣全麵組織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綠美生態建設行動工作方案》要求,正與全縣各鎮各單位開展林長掛點林、鄉賢林等22個示範主題林建設,建立了“青年林”“親子林”“感恩林”等一批義務植樹基地,營造全民共建共享綠美蕉嶺的良好氛圍。(記者 楊喬穎 特約記者 廖靜宜 徐誌寶 汪敬淼 丘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