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已吸引20多家企業注冊。圖為園區企業辰浩醫療科技(廣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陳思傑 攝)
興寧市全麵深化“平安興寧、法治興寧”建設,共建平安和諧社會。(興寧市公安局供圖)
興寧市依托興一廣場商業綜合體,輻射帶動周邊商圈發展。(劉海陽 攝)
興寧市各級如火如荼開展係列植樹造林活動。(黃偉金 攝)
春潮湧動,活力澎湃。日前,興寧市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傳達學習全省、梅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總結部署興寧融灣先行區建設工作、推進“百千萬工程”及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人才工作等,並表彰2023年度興寧市納稅大戶,吹響了高質量發展的奮進號角。會後,興寧全市上下聚焦發展是第一要務,全力以赴拚經濟、千方百計促發展,奮力在高質量發展中爭先進位,推動興寧全力當好梅州“百千萬工程”主力軍。
1 抓改革謀創新 促產業轉型發展
在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內,由省藥監局與梅州市政府、興寧市政府共建的廣東興寧醫療器械產業園,如今已吸引20多家企業注冊、30多家企業意向入駐,成為全省唯一一個納入省級創新服務名單的醫療器械產業園。
“要著眼發展新質生產力,下好改革‘先手棋’,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興寧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到,在接下來的抓改革謀創新、促產業轉型發展工作中,要推動工業園做好做實“創新”這篇文章,以技術創新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真正成為引領創新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該市將重點以“園中園”模式,推動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將醫療器械產業打造成興寧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同時,興寧市將加快建設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現代農業與食品等領域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工程技術中心研發平台,並利用好“百校聯百縣”的機遇,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智庫的合作,充分發揮46個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科技中心)的作用,支持15家規上企業設立新型研發機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興寧還將在主導產業等領域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持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更好激發創新活力、創造動力。興寧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該市力爭今年新增3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個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博士後工作站,讓興寧成為企業孵化、培育、創新、成長的“搖籃”。
2 抓引育強支撐 促人力資源流動
“我們要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以人才工作的主動,更好掌握創新的主動、發展的主動。”興寧市委書記宋才華在大會上的講話,展現了興寧把人才工作放在優先發展位置來認識、謀劃、推進的“興寧擔當”。
今年,興寧將繼續落實好“1+N”人才政策,通過投入“真金白銀”、付出真情實感、拿出真招實策,大力招引各類產業人才,大力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大力培育創新型人才團隊,全年計劃引育人才超1.2萬人,努力讓各類人才在興寧幹事有舞台、發展有空間、事業能出彩、夢想能成真。
圍繞產業發展,興寧將抓住用好興寧市高級技工學校升格為技師學院的機遇,推動學校與企業“聯姻”,讓學生入學即進廠、學習即生產、畢業即就業,加速產教融合,打造產業人才成長“快車道”。與此同時,興寧將進一步強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撐,一體推進教育強市、人才強市建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升院校和科研機構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能力。
3 抓主體育動能 促實體經濟發展
有著“粵東動脈”之稱的梅龍高鐵,預計今年內通車,興寧也將由此進入“高鐵時代”。屆時,興寧“融灣入海”的時空距離將全麵縮短,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將進一步暢通。依托這一有利條件,興寧將繼續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扭住企業、項目、招商、產業、品牌等重點,加快形成創新發展的優勢、勝勢,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的興寧,正積極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聚焦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高新技術企業、央企和知名民企,突出以商招商、以鏈招商、以僑招商、以情招商、聯合招商,著力引進一批成長性好、稅收大、就業多的“打糧食”項目,確保完成“引進項目計劃投資總額90億元以上、實際投入18億元”的年度招商目標任務。與此同時,興寧堅持本土企業、外來企業同等政策,老項目、新項目同等支持,全力支持醫療器械、裝備製造、食品工業、體育運動休閑、商貿物流、現代農業等產業做大做強。
圍繞絲苗米、興寧鴿、單叢茶、沃柑等優勢主導農業品種,興寧突出工業思維、現代產業思維謀劃農業發展。該市製定了品牌農業發展規劃,致力打造更多類似“陳小鴿”“粵香柑”的農業品牌,做好“土特產”文章,以品牌帶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興寧還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檢驗檢測、高端商務、人力資源等服務業,因地製宜發展“互聯網+”“製造業+”“農業+”“文旅+”等融合型產業,推動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並積極完善商業設施,依托興一廣場商業綜合體,輻射帶動智彙城、毅德城、城南美食街、曙光路、文化廣場等商圈發展,促進城市商貿物流新發展。
4 抓典型作示範 促城鄉融合發展
“一下高速公路就看到大變樣了,美化綠化亮化做得很好”“環境衛生好多了,街道上也變得越來越有秩序”“沒想到我家住農村,居然在家門口就有公園和旅遊景區,生活質量都提升了”……今年春節元宵期間,葉塘鎮當地群眾和返鄉人員說得最多的,是點讚該鎮在實施“百千萬工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作為全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鎮,葉塘鎮通過一年多的實踐,“一區兩園五基地”已經從“紙麵”逐漸落到“地麵”,日趨成型成熟,漸入佳境。興寧目前正以2個典型鎮、6個典型村為重點,在“黨建引領、規劃為先、建設先動、產業為本、社會治理、改革創新、社會參與、土地整治”八方麵發力,集中資源要素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興寧持續開展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加快補齊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短板,突出提升城鎮建設能級,加快培育“四上”企業,打造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強鎮、文旅名鎮、農業大鎮。一方麵,該市將製定完善示範路段建設總體行動方案,對沿線農房風貌、人居環境、綠化美化進行綜合整治提升,確保6月底前第一批示範路段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為今後持續推進其他路段和麵上建設整治積累經驗、作出示範。另一方麵,該市將抓好2個省際交界處建設,特別是與江西省的省際交界處羅浮鎮、黃槐鎮相關村的建設。通過學習借鑒贛閩兄弟鎮村的好經驗好做法,全麵提升相關村的農房風貌、人居環境、綠美生態、基礎設施、民生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
5 抓擴綠提質效 促綠美生態建設
2月以來,興寧市各級如火如荼地開展“綠美我家·美梅與共”“我為興寧種棵樹”等係列植樹造林活動,城鄉處處呈現出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新氣象。截至目前,興寧市已累計種植1.7萬株苗木,備種2.6萬株。
“要明確重點、加力提速、久久為功,努力擴綠量、提綠質、增綠效,奮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興寧。”興寧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將全麵推動2024年縣鎮村綠化工作,圍繞“興寧城區新增種植樹木不少於10000棵,每個圩鎮新增種植樹木不少於1000棵,每個村新增種植樹木不少於100棵,以及實施林分優化4.5萬畝,新造林1.8萬畝,森林撫育4.2萬畝”的目標,深入實施“黨建紅”引領“生態綠”行動,縱深開展“我為興寧種棵樹”活動,充分利用“四旁五邊”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持續改善林相、優化林分。
同時,興寧將著力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點抓好四望嶂曆史遺留礦區改造開發利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興寧。
6 抓治理防風險 促民生福祉提升
“我們要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興寧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宋才華在大會上擲地有聲的講話,道出了興寧對民生保障的高度重視。
新的一年,興寧將全麵深化“平安興寧、法治興寧”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網絡空間綜合治理。加強煙花爆竹、交通道路、自建房等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同時積極探索“智慧黨建+全科網格”治理模式,大力推廣徑南數字治理“陂蓬模式”和永和、刁坊“智慧治理”經驗,一體推進“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係,縱深推進“零投訴”機關、“無信訪”單位、“無信訪”村(社區)創建,全麵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效能,共建平安和諧社會。
興寧還將持續推動興寧市中醫醫院、興寧市婦幼保健院、興寧市第三人民醫院、葉塘鎮衛生院、羅浮鎮衛生院等一批醫療機構的搬遷擴建、提質增效,加快推進“長者飯堂”擴麵增量,試點推進村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點、校外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建設,用心用情辦好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實事。同時將全麵落實分層分類救助政策,統籌做好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工作,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陳思傑 特約記者 鍾思婷 劉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