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幹部幹、群眾看,現在是齊心協力一起幹,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在五華縣橫陂鎮東山村,雜草叢生的臭水塘在幹群共同努力下,搖身一變成了村民家門口的休閑公園。東山村村幹部曾少輝深有感觸地說:“從‘看’到‘幹’,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和凝聚力越來越強,村裏的變化也越來越大。”
像東山村一樣,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五華通過宣傳發動、示範引領帶動,幹群齊心共建美好家園。當前的五華,正在凝聚合力,讓廣大群眾真正成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參與者、建設者、受益者。
築橋修路
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今年春節,五華多座重建橋梁、道路順利通車,不少市民群眾返鄉出行沒有了往日的擁堵,路更加暢通了。
日前,安流鎮半徑村水口橋正式通車,解決了當地村民出行難問題。“該橋去年受台風影響損毀,村民出行需要繞行,十分不方便。”村民陳東正介紹說,在政府支持下,該村發動鄉賢、村民力量,迅速啟動重建工作,隻用3個月便新建成一座寬敞的大橋。據介紹,該橋總造價約188萬元,其中鄉賢等社會力量共集資約78萬元。
記者了解到,由於去年受台風“蘇拉”“海葵”連續影響,五華包括水口橋在內的6座橋梁被洪水衝毀,嚴重影響群眾出行。五華迅速啟動了災毀橋梁恢複重建工作,製定“一橋一策”恢複重建方案,通過摸底早、設計早、批複早,為快速推進橋梁重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在重建過程中,得到了眾多鄉賢、群眾的支持,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推動損毀橋梁陸續建成通車。與此同時,備受市民關注的龍村大橋、琴江大橋重建、擴寬工程先後完工投用,大大方便了群眾出行。
同樣,在周江鎮峎頭村,村民秉承“不等不靠”思想,自發籌款修繕道路,共籌集資金100多萬元,對村內主幹道約2.5公裏道路進行了路麵修複和瀝青鋪設,掀起了合力修繕鄉村道路的熱潮。原本崎嶇不平、破損老化的村主幹道在幹部群眾共同努力下,鋪上了瀝青,麵貌煥然一新。此次村道的升級改造,是當地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共籌共建的成果,也是推動全民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縮影。
美化綠化
打造美麗宜居家園
“陳拓3000元,陳振淵2000元,陳誌芳、陳政芳1000元……”在橫陂鎮田布村,村民自籌資金6萬多元,在村主幹道旁修建風雨亭,方便村民、過路遊客休憩,得到大家的點讚。
一段時間以來,五華廣大群眾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村莊美化綠化建設,打造美麗宜居家園,以實際行動助力“百千萬工程”。
在轉水鎮,該鎮聚焦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去年底以來,該鎮旱塘村、裏塘村積極號召鄉賢帶頭、群眾主動參與,籌集資金近30萬元,購買太陽能節能路燈及其他配套設備,助力完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為群眾打造夜行安全幸福路,讓群眾的獲得感看得見、摸得著。
此外,共植新綠,扮靚家園,已成為越來越多五華人的共同意識和行動。據五華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在全省率先成立縣級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先後開展活動35場次,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幹部群眾開展“認種一棵樹”“我為綠美五華出份力”等義務植樹活動,營建了“國防林”“幸福家庭林”“青年林”“追夢林”“人才林”等。去年,五華共發動社會力量折合種植綠化樹木132.73萬株,折合麵積1.8萬畝。(記者 賴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