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區縣動態
黨建引領聚合力 強村富民促振興
——蕉嶺全麵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提速高質量發展綜述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7-11 09:30:54  瀏覽:-
字號:

蕉嶺各村建強班子、發展產業。圖為南磜鎮甲華村引進靈芝種植。(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徐誌寶  攝)

  盛夏的壽鄉,草木蔥蘢,生機勃勃。一幢幢嶄新民居錯落有致,一條條寬闊村道直通農家,一個個富民產業風生水起,一張張幸福笑臉燦爛綻放……廣大黨員幹部衝在前麵、幹在實處,蕉嶺處處都能感受到“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一線的新變化、新氣象。

  當前,蕉嶺縣依托“黨建+”振興模式,以黨建凝聚人心、聚合力量,深入激發基層黨組織內生動力,以美麗鄉村為重點,以產業提質為切口,以鄉村治理為保障,不斷彙聚農村發展動能,讓組織觸角紮根在一線、資源力量整合在一線、為民服務開展在一線、困難問題解決在一線,全力繪就一幅“組織強起來、產業興起來、社會活起來、鄉村美起來”的發展新畫卷。

  以黨建引領發展 產業“富”起來

  在新鋪鎮金沙村西瓜基地西瓜大棚裏,果農正搶抓時機采摘熟透了的西瓜,瓜棚裏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

  “我是去年9月與村委會簽訂的租地合同,那會兒這裏還是一片撂荒地,現在在村黨組織的幫助下,已經變成70畝的產業田。”該基地負責人葉禮明告訴記者,現在正是西瓜大出的時候,日產能達到四五萬斤,預估總產量能達到七八十萬斤,總產值約140萬元。

  葉禮明坦言,西瓜產業發展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引導。“這裏的土地連片,地租優惠,方便我擴大產業規模,增加收益。”葉禮明說,在完善灌溉設施以及基地建設過程中,當地黨組織還使了不少勁兒,現在瓜熟上市,仍十分關心,相關負責人還時常到基地了解銷售情況。

  “我們金沙村氣候宜人,土壤肥沃,非常適合發展種植經濟作物,但由於村裏青年勞動力流失,不少土地已出現撂荒現象。於是我們主動對接,積極引導經營主體落地,做好服務文章,迅速幫果農集約土地,並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努力解決產業基地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金沙村黨總支部副書記林奇表示,西瓜基地三條主排圳近日已修築好,在了解到果農有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的意願後,村裏正幫助協調用地問題,全力扶持企業做強做大。

  產業落地生根,甜了果農富了鄉民。“現在陽光毒辣,我們一般早上6點出工,9點準時收工,不僅有地租收、有工資領,還能兼顧家裏的活,大家都幹得很有勁。”在西瓜基地務工的村民陳美珍告訴記者,村裏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美。

  “西瓜基地有效解決了村裏30多名村民就近就業問題,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更強了。此外,葉禮明還在金沙村集約了100畝土地種植辣椒,等到了辣椒采收旺季,務工群眾將更多,產業前景更加喜人,村集體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鄉村振興未來可期。”林奇說。

  金沙村是蕉嶺縣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當地通過建立健全工作機製,幫助各村建強班子、理清思路、選準項目、整合資金、發展產業,推動人、財、物等生產要素向集體經濟發展薄弱村聚集,不斷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截至目前,蕉嶺縣通過實施村級集體經濟“10萬+”提質增量行動,在全市率先實現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目標。

  以黨建凝聚力量 環境“美”起來

  “丘叔,又開車準備去鎮裏采購嗎?”“是啊,這新修的路好走,去鎮裏也更加便捷,我有空就會開車到周邊轉轉。”在蕉城鎮湖穀村主村道改造提升項目點,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丘康正笑著跟駕車經過的村民打招呼。

  道順民心暢,路通百業興。“原先的主村道全長770米,寬2.8米,路麵狹窄會車難,加上年久失修,路麵破損,困擾群眾多年。”丘康告訴記者,2022年,湖穀村通過黨建引領,號召發動本村黨員和熱心鄉賢集思廣益、出謀劃策,激發村民參與村務的內生動力,共籌資40餘萬元,先後完成了主村道改造提升、圳道修繕、路口擴建、外立麵整治等十餘項民生工程。“現在路麵擴至6米,沿線還增設了一些休閑設施、黨建標識,群眾出行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丘康說。

  黨建聚力為民,共建美好家園。長潭鎮百美村是蕉嶺縣相對較偏僻的山村,長期以來,廣大群眾看山愁、看水愁,談發展、皺眉頭。近年來,經過“靶向療法”強力整頓後,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提升,進一步激發了發展活力,曾經的“後進生”早已改頭換麵。

  在百美村複初新村,記者看到,兩幢新房環湖而立,黛青瓦麵具有客家特色。百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何展鋒告訴記者,經過兩年多建設,新村首期工程於去年順利竣工,村裏還舉行了分房發證儀式,42戶村民喜提新房和《房屋分配證書》。“除了剛剛去參觀的新村外,去年,我們也‘喬遷新居’搬進了新的黨群服務中心辦公。”何展鋒說,為了讓群眾辦事更方便、更高效,當地立足實際,進一步完善了黨群服務中心相關功能區域,全麵提升其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致力將其打造成黨員群眾“願意來、喜歡來、還想來”的“紅色家園”。

  “隊伍組建起來,硬件也要同步提升。當前,我們通過強化黨建引領,以‘陣地提質、效能提檔、機製提優’為抓手,推動服務下沉,堅持一室多用,努力把各村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成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前沿陣地’。”長潭鎮黨委委員饒珂茜介紹,為增強全鎮黨建宣傳氛圍,長潭鎮借力駐鎮幫扶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爭取到省鄉村振興基金會幫扶資金,投入50多萬元,在全鎮各村統籌建設黨建宣傳標語標牌,在村與村之間串聯紅色宣傳元素,在美化鎮村環境的同時,切實拓寬黨建活動陣地。

  以黨建創造幸福 村民“樂”起來

  走進三圳鎮順嶺村橫龍片紅色網格議事站,鎮村幹部、網格員與治理顧問團成員以及幾名村民代表等齊聚一堂,共議近期村裏發生的喜事和治理難題,為推進鄉村建設出謀劃策。

  “以往我們都是在村裏的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村民議事活動,但我們發現,很多時候村民更愛到附近小廣場、祠堂門口、榕樹下閑聊議事。全鎮迅速展開摸查了解,依托‘全科網格’建設,在群眾休閑聚集場所創新打造了‘紅色網格議事站’。”順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鍾雙英介紹,目前順嶺村已有3處“紅色網格議事站”。

  “今年由村黨組織牽頭盤活的撂荒地種烤煙項目很成功,下一步可以考慮擴大種植規模……”有30多年黨齡的村民陳祥明自成為順嶺村“治理顧問團”成員後,不僅積極協調解決村組矛盾糾紛,還利用過往種植經驗,成了村裏的產業“技術顧問”。“當前,我們在鎮黨委的引導下,把像陳祥明這樣心係鄉土、具有一定聲望和影響力的黨員先鋒吸納進來,組建‘治理顧問團’,充分利用其人頭熟、地方清、情況明等優勢,發揮其模範引領作用,持續提升基層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促進鄉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鍾雙英介紹說,顧問團成員通過參與協商議事,開展政策、技術、信息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協助所在村“兩委”班子解決發展難題、辦好民生實事。“除了順嶺村,我鎮還在招福村、芳心村試點開展‘治理顧問團’組建工作,並有序在全鎮鋪開。”三圳鎮黨建辦主任賴卓凡說。

  村民有需求、基層有回應。當前,三圳鎮強化黨建引領,依托“紅色網格議事站”這一村民議事主陣地,通過“三同治理”(顧問同向共治、網格同心議事、走訪同力推動),將村組和村民串聯起來,引導群眾在閑聊評議中把“問題曬出來”“心結攤開來”“辦法講出來”,有效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多方共治美麗家園,畫出最大紅色網格同心圓,實現“民呼我應、民盼我為”的良性循環。

  國之興衰係於製,民之安樂皆由治。接下來,蕉嶺縣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拓展優化基層社會綜合治理模式,選樹示範引領帶動,把基層黨組織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切實增強鄉村內生發展動力,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步發展。(記者 丘瓊 特約記者 廖靜宜 丘林強 汪敬淼 徐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