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區縣動態
興寧市積極推動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好山好水育好稻 用心用情種香米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6-09 09:21:34  瀏覽:-
字號:

潤豐合作社絲苗米種植麵積不斷擴大,帶領農民走向一條增收的發展道路。(受訪者供圖)

  “芒種”已至,農業耕種已進入到最忙碌的時候。在興寧市鄉村各處田野間,茁壯成長的水稻迎風搖擺,部分水稻的頂尖已開始抽穗。農人們在田間地頭忙碌,水稻去病蟲害植保等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興寧市是國家級糧食主產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近年來,該市積極推進絲苗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種質培育、品牌建設、產業融合、聯農帶農等方麵齊頭並進。隨著興寧積極推廣高產量、高品質絲苗米種植,如今絲苗米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金字招牌”。

  夯實“硬件”基礎

  推進延鏈強鏈

  在310平方公裏的寧江盆地上,自然環境優越、無霜期長、光照充足等有利條件造就了這個廣袤的平原上一年四季豐收不斷,也讓其擁有了悠久的糧食種植曆史。除了有著得天獨厚的溫、光、水、土、氣等自然條件,這裏三分之一以上的耕地土壤還屬高硒土質,是生產富硒大米的優質基地。早在2011年,興寧市就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依托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近幾年來絲苗米產業的發展逐漸駛入“快車道”。“我們現在建立了一條集烘幹、原糧冷儲、冷加工、真空包裝等流程為一體的生產加工線,形成了集水稻種植、稻穀收儲加工、大米銷售等為一體的生產經營模式。”隨著興寧市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羅新輝的介紹,記者來到興寧市絲苗米產業園,可以看到一批批絲苗米經過現代化設備的加工,成為一袋袋包裝精致的產品,即將從這裏被銷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興寧市積極謀劃建設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並入選了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園建設範圍涵蓋大坪、葉塘、新陂、寧中、永和5個鎮,區域內水稻種植麵積約10萬畝。項目規劃建設3萬畝的標準化優質絲苗米種植基地,並打造以絲苗米加工物流園、糧食創新與服務中心、稻米檢測中心、農耕文化展示中心以及產業園各區域絲苗米名優品種篩選基地和優質稻種植示範基地為主的“一園、三心、多基地”。

  經過幾年的建設,興寧市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如今已基本完成,通過了省級驗收。辰興種糧專業合作社也是產業園實施參與方之一,其理事長李誌新告訴記者,產業園按照“生產+加工+科技+品牌”的全產業鏈要求,統籌布局絲苗米產業的生產、加工、流通、品種篩選、標準化種植、烘幹、倉儲、檢測、文化展示、科技創新等功能板塊,也帶動了該合作社的糧食種植麵積逐年增加,產量屢破新高,品質逐年提升。

  推廣良種良法

  種植出好味“稻”

  “在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下,水稻產量越來越高,品質也越來越好。”李誌新說道。在他的稻田裏,曾與袁隆平院士結下不解之緣,並一次次取得技術突破。2015年,袁隆平院士團隊看中興寧市的種糧條件,在此選擇稻田作為試驗田,開展“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技術”試驗,並於2016年、2020年相繼打破高產世界紀錄。

  “當時袁院士指著田裏的華南雙季超級稻問我,有沒有種過這麼優良的稻子,我說這是我種過最好的品種。”李誌新回憶說,當時袁隆平院士叮囑在場所有人,糧食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幸福,希望大家要把產量放在首要位置,同時在高產的前提下,也要想方設法求優質。

  袁隆平院士的殷切期盼在這裏生根發芽,結出豐碩的果實。多年來,興寧市與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研究團隊、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唐湘如教授團隊等合作開展研究項目,並取得豐碩成果。2020年11月,唐湘如教授團隊承擔的“絲苗米富香提質增效技術集成研究推廣”項目進行現場測產驗收,測得畝產高達1300.12公斤,同比普通香米雙季畝產700-800公斤增加62.5%,創造了香米雙季畝產世界紀錄。

  “產量和質量雙提升的願望正在一步步實現,我們興寧的絲苗米很好吃,比泰國最好的香米還香,也能賣個很不錯的價錢。”羅新輝高興地對記者說,通過推廣良種良法,潤豐合作社如今連片集約帶動農戶種植絲苗米已經達到1.2萬畝,計劃在3年內把絲苗米的種植麵積擴大到3萬畝以上,帶領農民走一條增收的發展道路。

  加強品牌建設

  做好“米”字文章

  去年11月,在中國(黑龍江)國際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現場舉辦的黑龍江大米節品評品鑒頒獎儀式上,興寧市本土企業廣東米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選送的絲苗米“19香”獲得秈米組金獎,成為廣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農業企業,使興寧絲苗米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這個圓形的圖案是我們興寧絲苗米的區域公用品牌標識,它的上部融入興寧客家山水元素,下部是人們在稻田裏辛勤勞作、耕種糧食的畫麵。”在潤豐合作社的一次直播活動上,主播拿著產品向觀眾介紹興寧絲苗米。羅新輝和李誌新告訴記者,隨著品牌建設不斷加強,當地不少企業還搭建起了電商平台,助推興寧的“好味稻”走向更寬廣的銷售市場。

  如今,興寧絲苗米產業規模和品牌號召力不斷提升,絲苗米產業園內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已增長到4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19家,家庭農場68家。目前,興寧市湧現出“富裕香米”“綠旺絲苗”“經典圍龍”“齊昌紅”“金穀”“家旺”“八鬥種”“瑞福生態硒米”“振隆古塘富硒大米”“味多來”等一批較具名氣的特色品牌,品牌效益逐步凸顯。

  “隨著興寧絲苗米的品牌的逐漸建立,銷路將會越來越寬。”興寧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力爭把興寧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為全國優質品牌絲苗米發展區、全省糧食現代化發展核心區、粵北山區農業強鎮與鄉村振興樣板區、粵北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輻射帶動興寧市現代農業產業體係、生產體係、經營體係加速轉型升級,為加快實施全省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重要支撐。(記者 陳思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