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區縣動態
五華縣舉行“稻蝦共作助春耕”現場會
讓更多撂荒地變豐收田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4-18 09:48:40  瀏覽:-
字號: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4月11日,五華縣在華城鎮黃埔村“稻蝦共作”基地舉行“稻蝦共作助春耕”現場會,並舉行五華縣稻蝦共作協會、五華縣稻蝦示範基地揭牌儀式,進一步推動撂荒耕地複耕複種,做大做強稻蝦共作產業。市委常委、副市長劉晉生,副市長謝欽文,縣委書記朱少輝,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宋學希參加活動。

  據悉,華城鎮黃埔村“稻蝦共作”基地占地麵積約550畝,主要種植五香絲苗米和養殖羅氏沼蝦,其中水稻一年兩季,年畝產超900公斤,羅氏沼蝦一年3批,綜合年畝產收益約9000元。據介紹,在縣、鎮和番禺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支持幫助下,黃埔村僅用一個多月便集約多年撂荒土地550畝,並引進廣東省憫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稻蝦共作”種養項目,實現“一田多收”。

  黃埔村多年撂荒地實現“一田多收”,是五華縣堅持以穩糧增收、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為核心,大力推動“稻蝦共作”綠色生態富民產業發展,積極探索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生動案例。據統計,2021年至今,在廣東省憫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帶動引領下,全縣共建成22個“稻蝦共作”基地,輻射全縣8個鄉鎮,直接推動撂荒地複耕複種1300多畝,種養麵積超2330畝,產出羅氏沼蝦約300噸、產值約1800萬元,水稻產出約600噸、產值約200萬元,產品遠銷粵港澳大灣區。

  經過兩年的探索,“稻蝦共作”模式在帶動撂荒耕地複耕複種、加快土地流轉、實現聯農帶農等方麵優勢與效果明顯,為五華廣袤鄉村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尤其是產業振興提供了一個有力抓手和一條新的出路。為了進一步打響“稻蝦共作”品牌,五華縣在廣州市番禺區支持下,成立了番禺區五華縣“稻蝦共作”產業發展聯合工作領導小組,並出台《五華縣稻蝦綜合種養產業項目實施方案》《五華縣稻蝦綜合種養獎補方案(試行)》,全力做大做強“稻蝦共作”產業,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方案》明確,至2025年,五華全縣發展稻蝦綜合種養麵積達5000畝以上,蝦產量突破1200噸,水稻產量突破2500噸,稻蝦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億元。落實獎補方麵,五華將從基地建設、貸款貼息、精深加工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推動稻蝦產業做大做強。

  基地建設方麵,將對鎮、村流轉撂荒地(連片15畝以上)、低窪田和低產田(連片15畝以上)、儲水塘養殖設施冬棚建設3個分類,分別按照每畝1000元、650元、2000元的標準獎補,用於田間工程建設;對新型經營主體貸款發展集中連片稻蝦綜合種養項目(連片15畝以上),按照國家同期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給予貼息(最高貸款本金額度3000元/畝);對經營主體進行稻蝦綜合種養水產品精深加工、產品包裝標準廠房及設備建設,麵積達到500平方米以上並獲得蝦產品SC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

  活動結束後,劉晉生一行還先後來到五華縣鄉村振興培訓學院、華城鎮黃埔村遊客服務中心、李威光故居、湖田村花卉基地等地,現場了解培訓學院建設、鄉村旅遊開發、產業項目發展等工作開展情況,並開展了植樹活動。

  縣領導招業斌、溫定基等參加活動。(五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