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市深入開展綠美興寧生態建設,讓城鄉煥發新麵貌。圖為徑南鎮東升村一角。(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今年以來,興寧市以“開局就加速,起步就衝刺”的昂揚姿態,迅速掀起新一輪比學趕超、賽龍奪錦的發展熱潮。不久前,興寧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麵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動員大會召開,動員興寧全市上下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起直追、競標爭先,奮力跑出興寧老區蘇區全麵振興發展“加速度”。
大會展望了新一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計劃,提出了堅定不移實施對接融入灣區、製造業當家、城區提質擴容、鄉村振興、綠美興寧、民生發展、人才強市、營商環境和作風建設“八大行動”,全力推動各項工作出新出彩。
對接融入灣區
搶抓“融灣入海”新機遇
“當前我們正搶抓梅州建設蘇區融灣先行區的曆史機遇和紅利機遇,樹牢發展思維、改革思維,在主動融入先行區建設中堅定信心,在服務先行區建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興寧市發展改革局局長劉導文表示,該局圍繞“大謀劃、大項目、大發展”,敢於謀劃、善於謀劃,將精準謀劃出省通道汕梅贛高速等項目,以及鄉村振興、人才、教育、醫療民生短板項目,爭當融入灣區高質量發展的先鋒隊、排頭兵。
近期以來,興寧市積極開展各級黨委(黨組)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科級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討班等。積極教育引導全市黨員幹部先學先行、深刻領悟、努力踐行,對《梅州方案》以及省配套政策、梅州落實舉措等了然於胸、全麵掌握。
記者了解到,圍繞“產業協作、交通互聯、人文交融、規則銜接、資源共享、市場融合、生態共建”,興寧市精心謀劃重大項目、重大平台,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產業體係、加快現代基礎設施體係建設、促進與粵港澳大灣區要素流通共享、跨區域共建宜業宜居宜遊優質生活圈等四方麵先行先試。至目前,對照融灣政策,興寧市已謀劃年度投資96億元的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34個,已落地73個。
製造業當家
工業發展取得新突破
“我們項目從簽約落戶到投產運營,在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麵,都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公司在2022年4月實現投產,目前月產能達30萬片,去年公司年產值超1億元。”廣東熱導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春開說,今年該公司在現有規模基礎上,再租賃園區1.4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用於生產,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2024年年產值達7億元。
今年春節剛過,包括熱導精密在內共有32個項目集中動工投產,其中動工項目9個、投產項目23個,計劃總投資80.8億元,達產後預計年產值100億元、年稅收5億元。
據介紹,興寧將全力打造以廣州天河(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為主平台,醫療器械產業園、興寧·天河創新產業園、互聯網產業園三個專業園為支撐的“一區三園”,力爭今年引進15家以上企業入駐園區。該市將堅持政策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產業招商、以情招商,著力引進一批“鏈主”“專精特新”企業,今年目標引進項目計劃投資總額80億元以上。
城區擴容提質
城市建設實現新跨越
在神光山山頂俯瞰興寧城區,一棟棟高樓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多,各類休閑、娛樂、醫院、教育等工程建設一一提上日程。從城市空間頂層設計到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如今行走在興寧的大街小巷,能深切地感受到城市環境的變化。
“我們將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堅持建新城、改舊城並重,加快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努力打造商貿強市。”興寧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聚焦交通、水利、新基建等領域,大力謀劃實施一批打基礎、補短板、利長遠項目。如汕梅贛高速興寧至尋烏段、梅龍高鐵、高鐵幹線路網及站前綜合廣場和配套工程(一期)建設等,不斷增強縣城承載力。
以謀劃建設高鐵新城為抓手,興寧市將加快補齊電商等基礎設施短板,健全商貿流通網絡,完善市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係,打造粵閩贛邊區商貿物流中心,並組織開展節日促銷、家電下鄉、直播帶貨等活動,助力農特產品銷售,實現農民增收與消費提質良性循環。
鄉村振興
融合發展開啟新篇章
在龍田鎮坪見村粵和興·粵香柑產業基地,昔日的荒地變成千畝沃柑果園。豐收時節,一顆顆沃柑經過采摘、清洗、包裝等工序,運往國內外各大商超。基地年產值達5000萬元,帶動就業近300人,成了助力龍田鎮鄉村振興發展的“金果子”。
近年來,興寧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農業全麵升級、農村全麵進步、農民全麵發展,推動形成了興寧鴿、絲苗米、油茶、梅州柚、沃柑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全力打造農業強市。
據了解,興寧市圍繞打造“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目標,將全麵提升鎮容鎮貌、道路、水利等圩鎮配套基礎設施,提升鎮區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接下來將全力把水口鎮、葉塘鎮打造成為興寧縣城副中心,與天河區共同推進羅浮、羅崗、黃槐、大坪、水口、坭陂6個幫扶鎮打造成為“百千萬工程”示範點,推動福興旅遊、新陂絲苗米、羅浮油茶、黃陂油茶、徑南茶葉、龍田肉鴿、新圩工藝等專業鎮做大做強,支持葉塘玖崇湖溫泉、永和花燈特色小鎮建設,推動各鎮差異化特色化發展。
綠美興寧
生態宜居煥發新麵貌
沿著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綠道向山上走,綠樹遮蔽下,春風攜著花香迎麵吹來。當前,興寧市正以神光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創建2023年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範點為抓手,持續在擴大綠量、提高綠質、增強綠效上下功夫,深入開展綠美興寧生態建設。
“今年我們計劃完成6200畝以上高質量水源林造林、2000畝純林林分改造、新造林撫育1.3萬畝以上,推動縣級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取得進展。”興寧市林業局局長曾勝表示,該市還將綜合利用林下空間,因地製宜開發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發展模式,將全力完成油茶新造林1萬畝、油茶低產低效林改造3500畝任務。
在實施綠美興寧大行動過程中,興寧市還將加強“散亂汙”工業企業整治,加大城區汙水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以及合水水庫等飲用水源水質保護和寧江河、羅浮水水質整治,全麵完成鐵山嶂廢棄礦區綜合治理等山水修複工程建設,並完成新增60個自然村生活汙水治理任務。
民生發展
為民服務邁上新台階
謀劃推進文峰學校、葉塘工業園學校、興寧市智慧教育大數據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快興寧市高級技工學校升級技師學院,推動梅衛職校創建廣東省重點中職學校;加快新建市人民醫院、福興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體搬遷項目建設進度……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興寧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為推動民生發展邁上新台階,興寧市將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將在今年完成技能培訓3000人次以上,城鎮新增就業4000人以上,失業率控製在5.5%以內。同時,該市探索發展社區養老服務,將建設3家綜合養老服務機構(中心)。
此外,興寧市還將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體育事業,加快圖書館新館建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辦好“2023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梅州活動年”興寧係列活動。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完善公共體育設施,提高群眾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人才強市
“引育留用”謀劃新舉措
“去年以來,我市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博士1名,博士以下急需緊缺人才49人,醫療、教育等領域人才52人,華南師範大學青年優秀教育人才8名。”興寧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興寧市去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提升培訓3282人次,有161人獲評“廣東省鄉土專家”,培訓高素質企業家人才250人次。
“我們在人才使用上破除行政化思維,打破戶籍、身份、學曆、人事關係等約束,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熱情。”興寧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落實更加積極有效的經濟補助政策,構建科學高效的保障機製,在醫療、教育、安居、配偶就業等方麵提供全方位服務,為興寧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營商環境和作風建設
高質量發展彰顯新作為
“當前我們正在不斷完善市領導掛鉤聯係企業、政企溝通座談會等製度,發揮重點項目並聯審批工作專班作用,從洽談、簽約、審批到落地、開工、投產,實行企業訴求辦理閉環,做到有訴即接、有訴即應、有訴即辦。”興寧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興寧市一直以來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實體經濟的第一抓手、把企業滿意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標尺、把執行落實作為轉變幹部作風的第一關鍵,以幹部作風的大改變、營商環境的大提升,助力興寧經濟的大發展。
為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興寧市以“零投訴”機關、“無信訪”單位創建為抓手,立足企業發展需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實行行政審批事項100%網上受理、100%網上辦結,加速實體經濟發展。
此外還開展“月月大比拚、季季大比武”活動,創立項目建設“蝸牛獎”、建立營商環境“通報製”、設立作風問題“曝光台”,推動形成鼓勵先進、鞭策後進的明確導向。(記者 陳思傑 吳騰江 特約記者 劉海陽 練思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