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區縣動態
大埔積極延伸農產品產業鏈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特色農業“錢景”旺 鄉村振興底氣足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03-02 09:26:24  瀏覽:-
字號:

坪溪村集約千畝良田,積極推行“煙稻雙優”基地融合發展模式。(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高訊 攝)

  將梅菜扣肉預製菜特色產業做強做大,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絲苗米產業園,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近年來,大埔縣依托資源優勢,在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積極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瞄準預製菜

做強精深加工業

  屠宰、分割、排酸……近日,在位於大埔縣城工業小區的廣東省國良食品有限公司豬肉精深加工車間內,機器聲轟鳴,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人們正忙碌地進行加工,全力做好訂單處理。

  “今年的銷售訂單比去年來得更早、更多,平均每天發車3至4輛。”該公司生產總管助理陳國威說。廣東省國良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豬肉精深加工為主的企業,年屠宰加工肉豬20萬頭,企業車間滿負荷生產用工能達100多人,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單純的生豬養殖效益並不高,如何從單純養殖向全產業鏈發展,讓生豬的“身價”翻升,是深耕屠宰養殖業務多年的公司負責人黃國方一直思考的方向。

  近年來,隨著預製菜的走俏,黃國方看中預製菜發展前景和生豬深加工發展潛能,依托自身屠宰加工企業的良好基礎,投資興建了一家年產2500噸的肉製品精深加工廠,全力打造集生豬養殖、屠宰分割、精深加工等一體的全產業鏈條。肉幹、肉鬆、臘腸、肉脯、梅菜扣肉……在國良食品的生產車間內,一頭豬經過深加工後能變成多種美食。

  “預製菜是一個朝陽產業,我們公司非常看好預製菜的發展前景,未來也將是我們公司整個業務的中心。”黃國方說,近期僅梅菜扣肉一項單品每天生產量便達20000份,預計今後預製菜每年可為企業帶來近3億元的產值。

  在位於三河鎮的梅州市客寶實業有限公司食品加工車間內,一盒盒梅菜扣肉經過原料加工、內外包裝、生產檢驗、成品入庫等近30 道工序後新鮮出爐。“我們公司開發的預製菜可在常溫下運輸和存放,且沒有添加劑。為適應不同消費端的需求,我們還豐富了產品的組合,滿足家庭餐桌、快餐、旅遊等不同消費場景。”該公司負責人謝書鴻說,他們推出的梅菜扣肉等預製產品,年銷售額可達2000萬元。

  今年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提升淨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

  “預製菜首次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也是預製菜產業走向更加規範化、標準化健康發展的重要信號。”謝書鴻說,今年的計劃是把預製菜價格做得更實惠一些,並繼續把控好原料的品種和品質,開發出更具特色、高品質、差異化的預製菜產品。

  預製菜是典型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也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提質升級的有效抓手。大埔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埔將發揮現有預製菜企業的優勢,圍繞預製菜食品的供應鏈、生產鏈、消費鏈,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服務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持續增強產業競爭力,助推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優化種植結構

發展高質高效農業

  近日,記者來到高陂鎮坪溪村看到,一塊塊煙田錯落有致,農戶在煙田裏忙著除草、補肥。“6月下旬,煙葉基本全都能采完,馬上又開始種植水稻,我在家裏全年都有活幹。”正在煙田裏勞作的村民蘇慶珊告訴記者,由於家裏有老人要照顧,她沒有選擇外出打工,如今在家門口給種植大戶打零工,每年可為她帶來上萬元的收入。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有產業才能增收。”據坪溪村黨支部書記蘇利茂介紹,去年村裏通過土地租賃形式,集約了1000多畝閑置農田,引進大埔桓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行科學耕作、規模生產,以確保糧食增產增收。

  有了基礎,如何在現有的土地資源基礎上實現利益最大化?去年年底,在高陂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積極幫助下,坪溪村成功爭取到了高標煙田1000畝的建設、種植指標,開始推行“煙稻雙優”基地融合發展模式,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實現“一地雙收”。

  “目前第一期20座烤煙房已經建成,500畝煙田種植工作正在順利開展。”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派駐高陂鎮駐鎮幫扶工作隊隊員、駐坪溪村第一書記劉曉波告訴記者,通過深化產業融合,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生態,實現煙葉與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的提升,還將促進坪溪村集中連片水田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土地流轉提質增效,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

  盤活撂荒耕地,沃土也能生金。如何在穩住糧食生產的同時,改變當地農產品“優質不優價”的現狀,讓產業更興旺、農民更富裕,也是當前大埔縣需要思考直麵的問題。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埔桓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正在申報“廣東省集中育秧中心”和“大埔縣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該公司負責人鄭漢能告訴記者,去年初,企業便開始在坪溪村投建了集現代化絲苗米加工、稻穀智能化烘幹、工廠化育秧為一體的加工廠。目前,加工廠內的兩台烘幹機一次能烘幹24噸稻穀。如今,育秧中心已完成基礎建設,該項目投入使用後可覆蓋全縣早稻育秧麵積。

  雛形已經顯現,探索步履不停。為調動種糧積極性,高陂鎮充分發揮駐鎮幫扶單位中儲糧廣東分公司平台作用,為種植大戶提供銷售方麵的支持,通過融入“廣東絲苗米”品牌聯盟、開拓線上銷售渠道,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發展,打開優勢農特產品銷路。“與市場對接銷售難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我們種植的信心就更足了。”鄭漢能說。

  前不久,大埔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麵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動員大會召開。會上提到要探索長效種糧機製和“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模式,大力發展絲苗米產業;要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引進名特優新品種,大力培育預製菜、油茶等特色產業。不同的產業,千萬種努力,大埔正在奮力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努力奔跑。(洪國棟 餘灝 羅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