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員在梅縣區白渡鎮緊急轉移群眾。(高訊 攝)
救援人員將受傷群眾背出救援直升機。(吳騰江 攝)
消防救援人員轉移被困群眾。(林翔 攝)
背負式基站送達差幹鎮並開通正常使用,信號主要覆蓋差幹圩鎮。
黨員幹部挨家挨戶敲門,通知群眾及時轉移;皮劃艇穿梭在居民樓間,將一名名受困群眾轉移到安置區;直升機將一袋袋物資運往受災區……
連日來受強降雨影響,疊加江西、福建上遊等鄰近省市降雨量大的影響,我市平遠、蕉嶺、梅縣、大埔部分地區受災嚴重。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聞“汛”而動,聚合力、戰汛情、守家園,眾誌成城堅決打贏抗洪搶險救災這場硬仗。
黨員挺身而出
黨旗插到抗洪救災最前線
“預計今天下午2點到夜間會有暴雨,請注意防範!”6月16日下午,接到預警信息後,平遠縣大柘鎮東片村黨總支書記劉昌隆立即組織村幹部、網格員等冒雨在村裏進行風險排查,及時告知群眾。
“在通知完後的半小時,水位就快速上漲了,淹到了居民樓二樓位置。”據劉昌隆回憶,由於東片村處於下遊地段,水位上漲速度很快,所以他們隻能“以快製快”,跟洪水“搶時間”“拚速度”。
在劉昌隆的帶領下,東片村黨員幹部迅速集結到位,並立即投入各自崗位,對沿河低窪處和城中村內澇易淹浸區的住戶安全進行全覆蓋排查,配合平遠縣應急救援隊伍和大柘鎮幹部,完成700多人的轉移安置工作。
“我們從16日晚上7時開始駐守鎮村,無論是在搶險救援一線,還是在受災群眾安置點,黨員幹部們聞‘汛’而動、聽令而行,衝鋒在前、持續奮戰,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白渡鎮黨政辦主任丘秉權告訴記者,該鎮以黨員為先鋒,出動鎮村幹部、護林員近300人下沉到石窟河9個沿河村,爭分奪秒開展防汛搶險救援工作,對沿河居住的群眾全覆蓋開展“敲門”行動,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並設置了白渡小學、宋湘紀念館、鎮衛生院、鎮政府禮堂等4個集中安置點。截至6月17日12時,該鎮共轉移群眾近4000人。
哪裏有災情,黨員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裏,黨旗就在哪裏飄揚。6月17日,平遠縣委組織部發出《挺身而出戰汛情 眾誌成城守家園——致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一封信》,倡議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堅決落實防汛救災部署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決打好打贏防汛救災攻堅戰。
“水陸空”齊上陣
千方百計安全轉移受困群眾
“加油,一定要穩住”……6月16日晚,在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一名村民駕駛鏟車,把村裏未轉移的群眾平安送到了安置點。
一瓶瓶礦泉水、一袋袋麵包送到群眾手裏……6月17日上午,記者在蕉嶺縣蕉華園區臨時安置點看到,受災群眾正在領取救援物資。“在安置點這邊吃飯、喝水都沒問題,我們都被照顧得很好,很有安全感。”76歲的三圳鎮芳心村村民劉仁鳳說。
“連續暴雨導致石窟河水位暴漲,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組織幹部撤離石窟河沿岸周邊群眾,並及時聯係園區開發公司,將蕉華園區尚未租出去的閑置廠房作為安置點。”三圳鎮北坑社區黨支部書記劉超榮告訴記者,目前蕉華園區安置點安置了三圳鎮九嶺村、芳心村、招福村、順嶺村、福北村和部分三圳社區的群眾。
“接到水情預警預報信息後,我鎮迅速組織人員對城區低窪地段入戶開展‘敲門’行動,及時做好低窪地段的道路管控和群眾轉移工作。”大埔縣高陂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該鎮已安全轉移群眾1903戶、4670人。
6月17日12時16分,一架直升機載著2名平遠縣泗水鎮大新村的傷員緩緩降落在平遠縣體育場。隨後,這2名傷員被緊急送往平遠縣人民醫院進行救治。這是泗水鎮與外界“失聯”後首批被救出的群眾。
記者從平遠縣應急管理局獲悉,由於泗水鎮道路暫未打通,經平遠縣應急管理局申請,省應急管理廳派出了3架直升機前來平遠救援現場支援。“目前我們已經運送了三批救援隊伍和物資進入泗水鎮。由於泗水情況比較複雜,且無直升機停靠的場所,救援隊伍隻能通過繩索下降到受災區域,再來運送物資進入。”平遠縣三防辦負責人、森林消防大隊教導員謝誌強表示,由於當時泗水鎮仍處於通信失聯狀態,進入災區的還有中國電信的工作人員,負責搶修災區通信線路設施等。
聞“汛”而動
分秒必爭搶修受損基礎設施
洪水來勢洶洶,導致我市部分區域道路損毀、通信中斷、供電受阻。我市各級各相關部門聞“汛”而動,集中力量搶修受損基礎設施。
受強降雨影響,截至6月17日8時,我市普通國省道新增交通中斷15處。市公路事務中心積極協調各縣(市、區)公路部門應急搶險力量就近支援受災嚴重區域,第一時間開展應急搶通工作。目前,搶通工作正在持續加快。
“平遠縣泗水鎮鎮政府衛星包順利開通”“阿哥,告訴阿媽,我們都沒事……”6月17日上午,梅州移動抗洪搶險隊伍攜帶衛星包,隨省應急救援人員乘坐直升機飛往受災嚴重的泗水鎮,並在10分鍾內完成微型基站架設、接入網絡,打通了應急通信保障“生命線”,供現場人員通過語音通話、短信、上網開展應急搶險指揮調度,當地群眾也紛紛第一時間向家人報平安。
連續強降雨帶來的災情險情,給我市部分地區的通信光纜線路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出現通信中斷情況。對此,我市通信行業迅速行動,全力以赴投入搶修工作。據悉,梅州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後,梅州移動即刻啟動Ⅰ級應急預案和應急通信工作,共組織無線、傳輸、家集客專業搶修隊伍35支共133人,並配備搶修車輛、應急油機、衛星電話、衛星通信包等設備,前往平遠縣、蕉嶺縣、梅縣區進行保障。
受洪水影響,平遠部分災區供電設施設備受損,無法正常供應電力。6月17日,南方電網廣東梅州平遠供電局成立應急保供電組,組織361人、車輛97輛次分組在各鄉鎮開展勘災、排查、故障修複和保供電工作。截至17日17時,平遠縣內已恢複供電用戶數13698戶。
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梅州供電局了解到,6月17日,供電部門已對水浸區域電力設施安排緊急避險,配合政府做好應急救援工作,為臨時安置區接電。截至6月17日15時,梅州供電局累計出動人員1085人次、搶修車輛370台次、應急發電車24台、應急發電機10台,積極開展搶修複電工作。(記者 李豔良 林德培 鄭煒梅 葉嘉瑤 楊喬穎 吳麗伶 洪國棟 江嬋 陳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