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 部門動態
詐騙手段不斷翻新 市民需提高警惕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4-06-03 10:19:33  瀏覽:-
字號:

  詐騙手段花樣繁多

  牽涉錢財定要謹慎

  記者從梅州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了解到,我市主要高發的電詐類型主要有刷單返利類、虛假投資理財類、貸款代辦信用卡類、虛假征信類、虛假購物和服務類等,這五類占到我市電詐發案總數的56.9%。其中,刷單返利類占比25.7%,是發案最多的電詐類型。

  希望廣大市民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注意保護個人信息,避免泄露敏感信息,積極參加反詐宣傳教育活動,提高自身防詐騙意識,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銀行卡、電話卡、微信支付寶賬戶,不得出租出借出售,更不能參與洗錢跑分等涉詐違法犯罪。

  助力網紅打榜可賺錢?

  其實是“刷單”詐騙換皮

  前不久,平遠縣石正鎮塗某在網上看到宣傳網絡兼職的廣告,便主動聯係了對方,對方以帶塗某做打榜助力任務為由,要求其下載“廉某”APP並進行充值,稱在APP充值後就會顯示等額的積分並承諾用積分助力主播的錢都會返還,充值越多,返還的錢越多。塗某按照對方的指示完成助力後,獲得了幾十到幾百元傭金獎勵。接著,塗某再次充值卻遇到故障,對方稱其操作失誤,需重新打榜助力。塗某繼續充值後卻又遇到了聯單任務,塗某便停止充值。後來,塗某接到電話,對方稱隻要支付金額就可以把之前打榜助力的錢全部拿回來,再次相信對方的塗某繼續選擇充值,對方又以需要資金衝擊賬戶才能成功拿回錢為由,讓塗某接連轉賬幾筆資金。後塗某無法打通對方電話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共計損失5萬餘元。

  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民警告訴記者,騙子在各種社交平台(如快手、抖音、QQ群、微信、微博等)發布招聘廣告、發送短信、甚至直接加你好友,打著“高薪”“輕鬆”等旗號讓市民心動。前期為了騙取信任,騙子會給予小利,等市民越陷越深時,騙子會以大單返利多誘惑其去刷大單,多刷多賺,甚至還會讓他去貸款來刷單。騙子會以“任務未完成”“卡單”“未按操作進行”等各種借口拒絕支付貨款和酬勞,並不斷鼓勵其繼續刷單。如果市民聽信了騙子的話,想要拿回之前的本金和酬勞,就會損失更多。

  刷單返利本身就是違法行為,所有要求墊資做連環任務的兼職刷單都是詐騙。如果發現被騙,及時保留證據並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冒充“公檢法”類詐騙瞄向孩子

  近年來,詐騙分子已逐漸將“黑手”伸向未成年人,利用未成年人社會經驗不足,識騙能力較弱,誘騙其上當,這不僅給家庭造成經濟損失,更會對未成年人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請家長們務必提高警惕。

  近期,我市就發生一起關於未成年人被假冒“公檢法”詐騙的案例。自稱民警的陌生人通過添加事主QQ,給事主發了一些關於“未成年人泄露明星信息案件”的圖片,博得事主信任後,進一步誘導事主用其母親的手機進行一係列轉賬操作,最終被騙了4500元。

  市反詐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公檢法係統的工作人員辦案有嚴格的程序規定,不會通過電話、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辦案。凡是以“公檢法”工作人員名義要求配合調查,進而達到轉賬彙款目的的,都是詐騙。

  孩子們在玩家長手機時,如果接到陌生來電、短信或好友添加申請時,要提高警惕,並第一時間交給父母處理。家長們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防騙意識,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機和相關資金賬號信息,多關愛陪伴孩子,防止其沉迷網絡。如遇自稱“公檢法”的電話,可以直接撥打 96110進行谘詢。

  天降“投資導師”教你投資賺錢?

  假的,要小心!

  近日,市民曾女士收到一條陌生短信,顯示讓其添加指定QQ號碼。出於好奇,曾女士添加了該QQ號碼,隨後被一名陌生人拉入一個投資變現群。

  QQ群內,曾女士看見“導師”正在進行行情分析,稱充值投資6000元,5分鍾後即可盈利1000元。曾女士信以為真,立即下載導師分享的“中證管理”APP進行投資。當詢問“客服”如何充值時,“客服”讓曾女士在指定銀行賬戶轉賬6000元進行充值。不久後,曾女士發現自己的賬戶資金上漲到7000元,準備提現時“客服”卻以曾女士操作失誤為由拒不返現,曾女士這才意識到被騙。最終,曾女士被對方以虛假投資理財的手法詐騙6000元。

  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民警提醒,請大家切勿隨意加入未經核實的投資理財群。投資理財,請認準銀行、有資質的證券公司等正規途徑,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炒股專家”和“投資導師”。此外,大家要對超高收益的投資保持戒心,不要被暫時的高收益迷惑雙眼,切勿相信隻掙不賠的買賣,避免落入網絡投資理財詐騙陷阱。

  培養正確投資理財觀念

  不要貪圖“一時便宜”

  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應培養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信息甄別能力,避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首先要正確認識理財風險:麵對看似誘人的高收益產品,要理性分析,審慎判斷,避免盲目跟風。其次,購買理財產品應該通過正規的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確保資金安全。此外,對那些承諾高額回報的產品或服務,需保持警惕,避免被高額收益衝昏頭腦而忽視風險管理。在投資理財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應及時谘詢專業人士,或尋求民警的幫助,從而規避盲目投資所帶來的風險。

  我市反詐部門在持續推進反詐精準宣傳工作,根據不同行業、身份、地域采取針對性反詐宣傳工作,提高群眾反詐防騙意識,自覺抵製參與涉詐違法犯罪。另一方麵則是嚴打出租出借買賣兩卡以及參與跑分洗錢的違法犯罪,斬斷電詐犯罪鏈條。(記者 陳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