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市已進入“龍舟水”降水密集期。記者了解到,我市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做好“龍舟水”各項防禦工作, 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龍舟水”時間為5月21日至6月20日。根據氣象部門預計,2024年“龍舟水”略偏重,全市平均雨量大致為290至310毫米,較常年同期的281.7毫米偏多1成左右。根據預判,今年“龍舟水”期間,我市將有5輪主要降水過程,分別是5月19日至21日、5月23日至25日、5月31日至6月2日、6月12日至14日、6月17日至18日。每一輪的強降雨間隔時間短、覆蓋範圍廣、累計雨量多,與前期連續多輪強降雨疊加,致災風險較高,給我市防禦工作帶來挑戰。
未雨綢繆
排查水利風險隱患
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龍舟水”到來之前,我市水務部門未雨綢繆,提前采取各項防禦舉措,全麵排查水利風險隱患,加強水庫調度管理,強化監測預警,落實防汛搶險保障措施。5月以來,市水務局組織各地對水利工程開展全麵排查,截至5月22日共派出工作組400組次、1694人次,排查各類工程875宗,發現隱患問題61處,無重大隱患,至目前已完成整治22處,其餘正在實施整治。“五一”後,市水務局抓住降雨間歇時機,組織全市水庫加快降低水位,留足防洪庫容。截至5月22日,全市水庫蓄水量8.19億立方米,大中型水庫均在汛限水位以下。
此外,市水務局嚴格執行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製度,緊盯水情、雨情、工情和相鄰地區天氣變化,及時發送預警信息,同時做好物資和搶險隊伍準備。下一步,市水務局將主動聯係對接氣象、水文部門,進一步築牢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緊盯短曆時強降雨可能引發山洪災害和中小河流洪水、重複落區可能引發水利工程地質災害的風險,實施流域水庫群科學調度、統一調度、聯合調度、精準調度,努力實現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衝擊的“四不”目標。
加強宣傳
提高群眾防災意識
“龍舟水”期間強降雨天氣頻繁,地質災害致災風險隨之增加,是防禦工作的重點。我市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強化巡查排查,聯合各地各部門繼續全麵深入排查風險隱患,再次對全市所有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點)、經綜合治理已經核銷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點)、新排查出來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點),以及對山邊、水邊、村邊接合部,臨山、臨崖、臨坡、臨水等高風險區域,集鎮、學校、醫院、養老院、旅遊景區、交通幹線、削坡建房、在建工程等進行“拉網式”“全覆蓋”風險隱患排查,並“一點一策”落實具體防禦處置措施。同時,加強動態巡查監測,及早發現風險隱患,提前落實防範措施。
此外,全市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加強防災避險知識科普宣傳,聯合各地各部門積極向群眾宣傳“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後”,強降雨期間不出門、不清山溝、不走山路、不前往山坡體附近等防災避險知識,切實提高群眾防災意識和避險能力,引導廣大群眾自覺主動做好地質災害防禦工作。
突出重點
強化農業抗災指導
農業生產方麵,我市農業農村部門提高警惕,提前做好災害天氣的防禦工作,切實強化各項防禦措施,積極應對強降雨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努力為全年糧食豐收贏得主動權。
我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突出重點,在汛前防汛防風大檢查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開展隱患排查,加強對魚塘、種植大戶、畜牧養殖等重要設施、重點部位的現場檢查巡查。農作物種植方麵,重點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加強對種植大戶農田、溫室大棚的巡查檢查,及時組織專家團隊開展農業防汛抗災服務指導,開展排澇抽水泵站運行情況維修檢查和設施大棚修複、加固工作,組織農戶做好早稻田間管理,及時疏通溝渠、排澇降漬,動員農機應急服務作業隊伍做好應急農機的檢修保養。水產養殖方麵,指導漁民做好魚池堤埂的加固工作,疏通給排水渠道和泄洪設施,適時調節池塘水位,防止漫頂塘魚蝦逃逸。畜禽養殖方麵,指導養殖戶及時全麵檢修、加固畜禽圈舍,提前做好排水溝渠疏通,防止雨水短時大量彙集發生倒灌現象。同時,密切注意防禦由強降水引發的積澇、局地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配合做好山(邊)坡旁、低窪地帶、溪河沿岸和山塘周邊的畜牧養殖基地、魚塘、家庭農場和農牧單位施工場等地質災害多發地區人員轉移工作,做到應轉盡轉,確保安全。
此外,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嚴陣以待,緊盯重點部位和重點區域,提前做好農機作業保障,動員農機服務組織、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開展應急農機具檢修維護,加固農機庫棚,加強抽水機、拖拉機、植保無人機等搶排搶灌、搶耕搶種、施肥噴藥的應急農機裝備儲備,及時指導各服務主體做好農機作業防災救災複產應急準備,確保災後第一時間開展救災複產工作,全力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預置物資
確保安全高效處置
防汛物資、救援力量儲備充足,安全度汛方有底氣。記者從市三防辦了解到,我市提前向可能發生災害的基層一線預置搶險救災物資和應急救援隊伍,確保安全高效處置險情災情。5月18日至22日11時,全市共預置各類搶險救援隊伍11163支14127人,投入38支133人;預置衝鋒舟121條、橡皮艇174條、木樁18693條,準備了帳篷1932頂、折疊床3357張,以及一批食用水、口糧、衣被等救災物資。此外,我市還提前預置了防汛車輛、挖掘機、鏟車、自卸車、客運大巴等,以滿足在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的應急需要。
及時準確的水情預報預警,為防汛抗洪工作提供了決策依據。自進入“龍舟水”以來,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水文局的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局領導24小時在崗帶班、值班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製度,密切監測水雨情的變化,做好洪水測驗監測部署,加密與氣象水務部門分析研判會商,及時發布預警預報信息。應急監測人員時刻做好在線監測設備校測、比測工作,確保防汛數據準確、報送及時;組織開展測洪報汛方案、超標洪水測洪方案、應急預案、水文巡測方案修編工作,加強水文測報預演預練,確保洪水測報工作順利開展,為“龍舟水”防禦工作提供精準的水文數據支撐。據悉,為應對“龍舟水”,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於5月18日啟動防汛水文測報Ⅳ級應急響應,每6小時發布水情簡報,截至5月22日,共發布水文簡報14份。當前,我市各水文(位)站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各水庫水位均在汛限水位以下。
根據氣象預報,預計未來幾天我市轄區內有持續性強降雨,基於降雨預測,水文專家建議:一是密切留意水雨情動態,根據水雨情情況,及時停止水上活動,需重點關注強降雨引發的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的發生,同時,預防短曆時強降雨引發的城市內澇;二是請各大中型水庫注意結合氣象水文預報,做好水庫科學調度;三是當洪水發生時,請有關部門做好低窪地段的道路管控和群眾轉移工作;四是請有關部門做好沿江兩岸在建水利工程的防洪措施,確保施工安全。(記者 李豔良 劉曉娟 江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