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受強對流天氣影響,梅州開啟了“強降雨”模式。麵對來勢洶洶的暴雨,我市各級各部門以汛為令、聞令而動,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風雨中朝夕堅守,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細”字著力
科學調度
4月17日8時至26日9時,全市平均麵雨量為253.9毫米,最大降雨量為428.5毫米(興寧市龍田鎮石壁村),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相關職能部門緊盯雨情、水情變化趨勢,及時向有關單位和基層一線發布水利防汛預警信息。
暴雨如注,險情揪心。麵對惡劣天氣,市三防指揮部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動態變化,於4月25日上午10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並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會商研判,研究部署江河水庫調度及沿河低窪鎮村群眾的避險轉移工作。“我們通過科學調度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及長潭、合水、雙溪、梅西、石壁等防洪骨幹水庫,騰出防洪庫容約1.34億立方米,有效保障大埔高陂鎮減少受淹區域。”市三防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市三防指揮部還不斷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協調合作,商請福建棉花灘水庫按照300立方米每秒控製下泄流量,減輕洪水疊加風險。為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三防指揮部持續對梅縣區鬆口鎮、大埔縣高陂鎮進行調度,果斷轉移危險區域群眾,截至26日9時共轉移2097人,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針對本輪暴雨天氣過程,豐順縣水務局持續強化水庫安全度汛管理,要求水庫防汛“三個責任人”上崗履職,加密巡查防守,發現險情第一時間報告並及時處置。“一是抓好高壩山塘、屋頂山塘和小水電站、堤防險工險段的風險防控,發現險情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二是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加強對山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落實預警響應工作機製,及時提醒基層政府堅決果斷轉移中小河流洪水風險區、山洪災害高危區人員。三是抓好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管理,落實參建各方的主體責任,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和工程度汛安全。”豐順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迅”字應急
築牢屏障
強降雨來勢凶猛、持續時間長,造成部分道路塌方、水浸,路麵濕滑、能見度低等情況,給廣大群眾出行帶來不便,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疾風暴雨中,我市公安、交警、公路等部門快速反應,全力投入雨天保安全和交通應急保障工作,為群眾撐起“安全傘”。
“昨晚雨一直下,擔心過往群眾會有危險,我們就連夜守在這裏清障了。”4月25日晚,國道235線湖寮往西河方向路段和國道235線三河往湖寮方向路段均發生山體滑坡,接報後,執勤民警迅速出動,配合相關部門以最快的速度恢複了道路的暢通。暴雨應急響應期間,大埔公安科學部署警力,深入轄區街道、路段易積水點加強執勤,累計出動警力120多人次,並連同相關部門及時排查和修複受損的交通設施,清理橫倒在路麵上的樹木,確保道路交通秩序井然。其間,共疏導擁堵點15處,清理樹木倒伏20多處,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安全和減少財產損失。
哪裏有險情,哪裏有擁堵,哪裏就有公安幹警忙碌的身影。4月25日13時30分許,省道223線隆文鎮岩前村門路段發生山體滑坡和樹木倒伏,梅縣區公安分局隆文派出所民輔警迅速趕往現場,擺放警戒錐桶並拉起警戒線提醒過往車輛、行人注意安全,同時聯合公路工作人員對樹木倒伏、山體滑坡的路段進行緊急清障排險,保障道路安全暢通。
市氣象局預計,未來幾天我市仍有明顯降雨過程,“防汛戰鬥”仍在打響,我市全體黨員幹部將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連續作戰的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減災各項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本報記者 何梓瑜 劉曉娟 洪國棟 吳麗伶 王 銳 通訊員 肖思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