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將至,進山活動、祭祀的人員逐漸增多,潛在火險隱患大幅增加,森林火災進入高發易發時期。相關部門呼籲廣大市民要嚴格遵守森林防火有關規定,采取綠色祭掃、文明祭掃的方式寄托哀思,切勿心存僥幸導致山火事故。
祭祀引發山火或構成失火罪
掃墓祭祖、追思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表達哀思的同時,須注意防範山火。如果不慎引發火災,森林過火達到一定麵積,不僅破壞生態環境,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可能構成失火罪,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近年來,我市曾發生過幾起因祭祀燒紙等引發山火事故的案例。
2023年2月,丘某攜帶打火機和鞭炮前往位於平遠縣仁居鎮某村的祖墳祭祖。其間,點燃的鞭炮飛濺至周邊引燃芒萁,火勢迅速蔓延,直至次日早上,山火才被撲滅。經鑒定,山火過火麵積50.8072公頃,其中公益林地麵積為39.8242公頃。丘某因失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緩刑二年六個月,並賠償公益林地生態複綠費用896044.5元。
2021年1月,鍾某娣在興寧市大坪鎮某村自家後屋祭祀,將燃燒後的祭祀用品灰燼傾倒在其屋後的竹叢中。未完全燃燒幹淨的灰燼將竹葉、竹殼點燃,火勢向四邊蔓延至山腳引發森林火災,過火麵積達53.77公頃,造成林木價值經濟損失214915.24元。鑒於鍾某娣是過失犯罪,在案發時已年滿七十五周歲,且具有自首、自願認罪認罰、積極賠償植被複綠費等情節,遂以失火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
以綠色文明祭掃方式寄托哀思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做好清明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及清明祭掃服務保障工作,我市多地主動作為,先後發布文明祭祀倡議書,布置清明期間特殊節點的森林防火工作。市民政部門成立2024年清明節祭掃工作專班,加強清明祭掃工作全過程的統籌協調,指導服務機構積極提供綠色文明祭掃服務。
此外,梅江區、興寧市、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等多地組織開展節地生態樹葬公益活動,廣泛宣傳文明節儉治喪、節地生態安葬、文明低碳祭掃。其中,梅江區自2017年起,已連續舉辦六屆節地生態樹葬公益活動,已有298位先人骨灰以樹葬形式安葬於梅江區仙鶴山莊。根據《梅州市梅江區節地生態安葬獎勵辦法》,對梅江區戶籍逝者以節地生態安葬或不留骨灰形式處理骨灰的費用全免,並對節地生態安葬的直係親屬代表獎勵500元,親屬自願不留骨灰(不含特困人員)的獎勵1000元。
緬懷先人,重在追思。森林防火工作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和共同努力,在此呼籲廣大市民自覺增強文明祭掃、安全用火意識,自覺履行森林防火義務,可采取非實地祭掃方式,如居家追思、網絡祭奠、鮮花祭祀、種植紀念樹、誦讀祭文等綠色文明的祭祀方式緬懷先祖,寄托哀思。(記者 朱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