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梅縣區白渡鎮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在031鄉道兩側栽下200多株樹苗。(高訊 攝)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連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入推進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按照綠美梅州生態建設2024年度“任務書”和“路線圖”,搶抓有利時節,全方位發動社會各界參與縣鎮村綠化工作。在廣泛宣傳發動下,我市掀起一波波植樹綠化高潮,梅州大地上又增添了片片新綠,為“百千萬工程”持續注入綠色底色。
多層級聯動
繪好春季造綠“施工圖”
杏花、鷹嘴桃、柑桔、櫻花……孟春時節,走進梅江區西陽鎮筀竹村,水旁路邊處處可見新栽下的各類苗木。
“今年1月起,村裏就已經開始組織植樹活動,目前已完成種植1225株。”筀竹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小龍說。據介紹,2024年,筀竹村“縣鎮村綠化”工作計劃種植苗木約5000株,種植點位包括柑子山農莊至凹下路口、凹下至村委後河道邊、電站至吳南華家村內道路、桃之源農莊河道邊、陳屋坎下角、百果園庭院周邊、白宮水旁的疏林地等。
規劃先行,綱舉目張。據了解,梅江區“百千萬工程”指揮部鄉村振興專班、區綠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插一線蹲點辦公、傾力指導綠美村莊建設,並結合筀竹村實際、對標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八大工程”製定了《西陽鎮筀竹村綠美生態建設方案》《西陽鎮筀竹村村莊綠化方案》《西陽鎮筀竹村綠化示意圖》等係列配套文件,推動形成了上下共振、各方協同的綠美村莊建設格局。
2024年,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被統籌納入“百千萬工程”。我市把縣鎮村綠化工作作為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和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內容,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據了解,春節前,市、縣兩級均召開了落實縣鎮村綠化工作相關會議,明確目標任務,高質高效落實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工作。2月6日,我市成立梅州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縣鎮村綠化專班,統籌推進全市縣鎮村綠化工作。同日,我市印發了《梅州市全麵組織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綠美生態建設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開展“廿林添綠”大行動,聚焦“四旁”“五邊”,全力推進黨員先鋒林、巾幗林、青年林、企業冠名林等20類主題林建設。
“根據《方案》,每類主題林建設都帶動群眾動起來、種起來,突出典型示範,全市每個鎮(街道)和50個典型村都要打造示範主題林,實現‘一鎮多林、一村多林、一林多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形式發動
凝聚植綠護綠合力
扶樹入坑、揮鍬鏟土、培實新土……2月26日下午,梅縣區白渡鎮沙坪工業園區的031鄉道兩側,200多株新栽下的黃花風鈴木挺直而立,參與植樹的有白渡鎮政府和園區辦的黨員幹部,還有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德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廣東中愛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誌願者們。
“縣鎮村綠化,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經過廣泛宣傳發動,白渡鎮已形成了黨員幹部帶頭、社會各界支持、人民群眾參與愛綠、植綠、護綠的良好氛圍。”白渡鎮綠化專班有關負責人李淩雲告訴記者,春節前該鎮已有8個行政村開展了義務植樹活動,栽下櫻花、串錢柳、紫荊花、桃樹、鳳凰木等1300多株樹木。
“植樹造林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好事,我們大家都要參與進來。”年初三,筀竹村召開鄉賢座談會,發動鄉賢和企業家以認捐、代種、認養等多種方式參與村莊綠化工作,引來鄉賢和企業家紛紛響應,踴躍參與。據李小龍介紹,作為梅江區“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筀竹村結合“我為梅江種棵樹”活動,由黨員幹部帶頭,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綠美村莊建設。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梅江區開展鄉情通報會逾30場,倡議鄉賢群眾捐款,開展多場主題林建設活動。
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綠美梅州生態建設工作,我市各縣(市、區)在春節期間通過召開鄉情通報會、鄉賢座談會、入戶走訪等方式,鼓勵引導鄉賢、企業、群眾等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縣鎮村綠化行動,開展了“我為綠美種棵樹”“家有喜事來種樹”“外嫁女返鄉種樹”“回贈母校一棵樹”等義務植樹活動。此外,市委組織部從科研院所抽調32人組建“綠美梅州人才服務團”,配合省技術指導組抽調近2000人組成省、市、縣、鎮、村五級技術指導組,實現對縣鎮村綠化技術指導全覆蓋。據統計,全市開展縣鎮村綠化培訓人次達13.18萬人次,其中林業部門開展專項技術培訓154場次、累計培訓3.43萬人次。
據統計,截至2月23日,我市通過認種認捐認養等方式,共發動社會力量捐款7065.7萬元,捐樹7.76萬株,用於縣鎮村綠化工作。2024年以來,我市組織開展縣鎮村綠化共種植苗木18.49萬株,主要種植樹種有香樟、楠木、秋楓等。(記者 李豔良 實習生 黃韻 通訊員 韓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