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梅州市各級政府機關堅持把法治政府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中發〔2015〕36號)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粵發〔2016〕20號),切實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帶頭強化法治思維,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為蘇區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根據《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定期報告規定》(粵府法治辦〔2016〕7號)要求,現將我市法治政府建設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以改革引領法治建設,依法全麵履行政府職能
一是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至2016年底,我市先後印發第一、二、三批市級行政審批製度改革事項目錄,共清理壓減220項,清理壓減比例為53.66%。二是推進政府工作部門權責清單製度。目前已公布市直四批共50個單位的權責清單,清理調整後保留各類權責事項6537項。三是推進“互聯網+亚博网址链接 ”改革。市級69個部門共完成編製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標準共1097項,其中行政許可事項標準728項,公共服務事項標準369項。深化簡政放權,共保留行政許可事項335項,取消34項,下放4項,委托1項,調整為行政備案、行政檢查、政府內部審批及其他類別4項。登記注冊類、公安、不動產、基本建設項目一門式綜合服務窗口已經開始運行,其他專項類綜合窗口將於2017年上半年完成。四是完善政府機構改革。完成了食藥監、衛計、經信、發改、商務、農辦(扶貧)、工商、質監、文化、城鄉規劃等政府部門機構改革或職責調整。五是做好重點領域體製改革。公共資源交易、不動產登記、商事登記、醫藥衛生等領域體製改革順利推進。商事登記壓減前置審批近九成,企業“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加速注冊登記便利化。六是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全市政府機關全年查處違紀違法行為168件168人;開展作風暗訪活動600餘次,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3人,批評教育、組織處理58人;公開曝光13起典型案例。我市政府公共服務總體滿意度連續三年居粵東西北首位,首次獲評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城市。
二、完善依法行政製度體係,加強立法和規範性文件管理
一是健全依法行政工作製度。修訂完善市政府工作規則。出台了《梅州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試行)》、《梅州市重大行政決策專家谘詢論證實施辦法(試行)》、《梅州市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實施辦法》和《梅州市重大行政決策實施後評估辦法(試行)》等製度20多項。二是印發《梅州市人民政府擬定地方性法規草案和製定政府規章程序規定》,從程序上對市政府相關立法工作流程等進行了規範。三是編製2016年度政府立法計劃。印發了《梅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地方性法規立法計劃建議》和《梅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規章製定計劃》。四是認真做好相關草案的起草工作。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市政府起草的《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條例(草案)》;市政府審議通過《梅州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五是加強規範性文件製定管理。市政府編製印發了2016年度製定規範性文件計劃;啟動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做好規範性文件報備工作,2016年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委會報備市政府規範性文件6件,審查各縣(市、區)報送備案審查的規範性文件33件。
三、落實政府法律顧問製度,促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製化
一是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製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建立政府法律顧問製度的實施意見》和《梅州市政府法律顧問管理辦法(試行)》。二是紮實開展政府法律顧問聘任工作。我市市、縣(市、區)兩級政府均聘任了政府法律顧問,其中市政府聘請法律顧問5名,縣(市、區)級政府均聘請了3名以上的法律顧問。市、縣(市、區)兩級政府執法權較多的部門均有聘請常年法律顧問。三是積極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參與重大行政決策項目、政府重大的經濟合同與行政合同的審查和論證方麵的作用。法律顧問為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法律意見建議,最大限度地預防糾紛、降低風險,確保政府行為的合法性。四是著力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印發《梅州市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部署我市進一步做好政務公開工作;全市各級財政公開2016年財政預算數和2015年財政總決算數,市本級和縣(市、區)公開2015年部門決算、2016年“三公”經費支出總預算數、2016年部門預算以及部門“三公”經費預算數、重大安全事故、扶貧工作、減稅降費等公民關注的重點領域信息。
四、堅持嚴格規範,促進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推進行政執法體製改革。印發了《關於市勞動保障監察綜合行政執法體製調整的批複》,改革梅州市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隊伍。二是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培訓。2016年11月,梅州市法製局組織市直單位法製工作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共135人進行業務培訓。三是落實執法人員清理工作。對全市行政執法人員的行政執法崗位、行政執法人員身份信息進行了梳理核查,經清查,符合行政執法條件的人員7879人,清理不符合行政執法條件的人員183人。四是規範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對具有行政執法權的34個部門相關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中有裁量幅度的行政處罰進行梳理,編撰了《梅州市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量化實施標準彙編》。編寫了《梅州市行政處罰和行政強製執法文書示範文本》,並切實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管理。五是探索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查製度。梅州市公安局製定了《梅州市公安局案件審核工作規定》等工作製度,明確了法製部門對案件的執法權限、執法依據、法定程序等進行合法性審核。
五、強化行政權力監督,防止權力濫用
一是自覺接受外部監督。認真及時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全年梅州市政府辦理梅州市六屆人大七次會議以來代表提出的建議44件,實現了100%按時答複,代表對辦理結果表示滿意的38件,占86%;表示基本滿意的6件,占14%。市政府係統共收到政協提案250件,提案按時答複率100%,委員滿意率達100%。二是規範權力集中行政部門的監督。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等部門針對財政資金分配、國有資產監管、政府采購、公共工程交易、公共資源交易、產權登記等崗位編製內部控製製度,形成決策權和監督權的製約,有效地防止權力濫用。三是加強行政許可監督。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國土資源局、市質監局、市旅遊局等四個單位的行政許可進行了抽查,形成《梅州市政府工作部門2014年至2015年行政許可實施和監督管理實地抽查情況通報》,切實加強行政許可監督評估。
六、發揮部門職能作用,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一是發揮行政複議職能作用化解行政糾紛。2016年,我市各級行政複議機關受理行政複議案件198件;審結行政複議案件共174件,未審結40件,按期審結率100%,審結案件中維持行政機關決定95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55%,直接糾正行政機關決定30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17%,終止結案39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22%,其他處理的10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6%。其中,市政府行政複議委員會全年受理案件148件,審結案件122件,有效地化解行政糾紛,促進了依法行政。2016年初,梅州市政府行政複議委員會新接納6個市直單位的行政複議權,集中複議權的市直單位已達32個,進一步擴大集中行政複議權的範圍。二是發揮信訪、人民調解職能作用,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處理,確保了社會穩定。今年全市各級調解組織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3212次,預防糾紛3791件,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8610件,調解成功18536件,調解成功率達 99.6%。梅州市信訪局注重對矛盾糾紛的排查和疑難信訪積案的處理,今年排查出126宗擬進京信訪隱患,共辦結省交辦的積案13宗,辦結市自查積案8宗。三是提升行政應訴水平。2016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共辦理一審行政應訴案件189件,結案183件,其中,維持行政機關決定148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81%,改變行政機關決定29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16%;原告主動撤訴4件,占審結案件總數的2%。規範行政應訴的工作程序,做到按時向市政府提交應訴意見,按時向法院答辯,按時出庭,依法履行訴訟義務、行使訴訟權利。四是深入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法律服務平台向基層延伸。2016年,全市村(社區)法律顧問累計提供法律服務31219次(其中出具法律意見書551件),開展法律谘詢20109場(次)、舉辦法治講座6650場(次),調解糾紛912件,處理群體性、敏感性案件112件,法律援助150件。
七、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全麵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印發《梅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對我市 “十三五”時期法治政府建設作出總的部署。印發《梅州市2016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對推進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的年度工作作出具體安排。二是落實領導幹部學法製度。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王軼教授在“客家講壇”,為市直副處以上領導幹部講授土地征收法律問題研究專題。2016年市政府常務會議組織兩次專題學法,分別學習《廣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和《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等。公職人員全部參加網上學法和年度學法考試。三是建立健全普法責任製。堅持抓好法律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編印了《梅州市普法讀本》、《常用法律知識手冊》、《關愛成長•法治同行》、《法律伴我成長》、《青少年警訊》等法律知識讀物,確保學法有教材、用法有指引。認真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的普法責任製,構建執法部門法治文藝彙演新模式。先後組織公安、國土、安監、食品藥品監督、交通運輸、衛生、地稅、社保等部門,把耕地保護、公路管理、安全生產、獻血等法律法規編成情景劇、相聲、快板等節目在全市巡回演出,並開展以案說法,全力優化執法環境,有效增強了政府工作人員與群眾的法治對話能力。四是創新平台建設法治文化。利用網絡、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開通“梅州普法”微信公眾號,把普法工作數字化、智能化、形象化、生動化。專門成立“梅州市普法宣講團”,“點單式”開展普法宣講。豐順縣掀起“法治小蘋果”普法活動,大埔縣建成大埔法治文化園暨楊邦孝大法官司法風範展館,市法治文化傳播協會組織開展了法治書畫攝影比賽等活動。“六五”普法工作順利通過了省的檢查驗收,並獲得了較高評價。“七五”普法開局良好,全省普法工作分片會議在我市召開。
八、強化組織保障和法治創建、考評,健全法治政府建設長效機製
一是充實法製力量。設立了梅州市人大法製委員會和梅州市人大常委會法製工作委員會,並配備了相關工作人員。我市成功獲得全省首批地方立法權。市人大常委會與嘉應學院合作共建,成立了梅州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市法製、住建、城鄉規劃、環境保護、文廣新局等部門配備專職法製人員,有效銜接了地方立法工作。二是強化依法行政考評督導。繼續以依法行政考評為抓手,評價我市所轄8個縣(市、區)政府和52個市直單位2015年度依法行政工作狀況,並對考評結果作了通報。我市政府在2015年度全省依法行政考評中獲良好等次。三是以法治創建倒逼法治政府建設。以爭創全國、全省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為契機,堅持重心下移,創先爭優,督促指導各縣(市、區)不斷完善法治創建工作機製。五華縣被授予全國“六五”普法工作先進縣;梅江區、平遠縣和蕉嶺縣、大埔縣分別被評為全國和全省法治縣(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長教村、涼傘村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然新村、富貴社區等被評為“廣東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梅縣華銀集團公司等7家企業被評為省級“誠信守法示範企業”。
2016年,我市在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方麵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比法治政府建設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一是部分領導和行政工作人員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二是簡政放權力度不夠,與群眾息息相關的一些行政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仍然集中在市、縣(市、區)一級,基層群眾辦事仍有所不便;三是城市管理和基層行政管理與執法體製矛盾突顯,城市管理執法職責不夠明確,鎮級政府的部分社會事務管理有職責而無執法職權和專門的隊伍。四是部分基層政府法製機構力量薄弱,與其承擔的任務不匹配等。
新的一年,我市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八屆曆次全會以及省、市相關會議精神,狠抓《梅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各項措施的落實,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一是加大行政審批製度和市場準入製度改革力度,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二是加強立法工作,完善規範性文件監督管理機製,開展市本級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三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機關內部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製,未經合法性審查或經審查不合格的,不得提交討論或做出決策;四是繼續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製,發揮法律顧問在製定重大行政決策中的積極作用,推動政府工作部門和鎮級政府健全政府法律顧問機製;五是推行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考核、管理工作;六是貫徹落實《廣東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落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製度、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製度,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責任製;七是進一步暢通行政複議渠道,繼續推行行政複議開庭審理。注重發揮行政複議意見書、建議書的作用,強化行政複議的延伸監督功能;八是貫徹落實《廣東省行政應訴工作規定》,加大行政機關負責出庭應訴力度,加強行政應訴隊伍能力建設。
梅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