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通知公告
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度梅州市 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來源:本網  時間:2019-01-31 17:50:20  瀏覽:-
字號:

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2018年度梅州市

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2018年,梅州市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廣東工作一係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梅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6—2020年)》,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工作,全麵落實行政執法責任製,堅持公正文明執法,努力把政府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根據《廣東省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廣東省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定期報告規定的通知》(粵府法治辦〔2016〕7號)要求,現將我市2018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推進

(一)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印發《中共梅州市委辦公室 yabo88 印發〈梅州市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行動方案〉的通知》(梅辦發〔2018〕16號),配套出台了《梅州市優化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實施方案和梅州市優化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實施方案》(梅市府辦〔2018〕15號)等文件,深入推進行政審批製度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5個工作日內,推行基本建設項目並聯審批,大幅提高審批效率。

(二)全麵深化亚博网址链接 “馬上辦”改革。出台《關於印發〈梅州市深化亚博网址链接 “馬上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梅市明電〔2018〕85號),持續深化簡政放權,優化審批流程,進一步完善“馬上辦”改革體係,市級共取消各類證明事項32項,縣級平均取消19項證明事項,推動26個市級部門成立(改組)行政審批科成建製進駐中心,充分授權率從8.7%提升到76.2%。

(三)加快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粵省事•梅州”移動服務平台正式上線,從啟動上線建設全省速度最快、地方特色事項最多,率先完成廣東政務雲平台地市節點建設,極大便民利企業,有效提升了政府辦事效率和服務效能。

(四)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及時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共有 9項市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不再作為行政審批的受理條件。取消市環境保護局、市交通運輸局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的3項行政許可事項。各縣(市、區)和市直有關單位對照國務院取消、下放或調整1762項簡政放權事項,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落實情況,以及“五個為”、“六個一”要求進行全麵自查自糾,建立工作台賬,及時落實整改。全市行政審批網上申辦事項90%以上實現現場辦理不超過1次。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共梳理編製158項市級中介服務事項,市、縣兩級共錄入中介服務事項449項,審核入駐項目業主278家,中介服務機構59家,並順利上線成交首單業務。

(五)建立公平競爭審查製度。製定梅州市2018年清理現行排除限製競爭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認真做好存量文件清理和增量文件審查工作。據統計,全市共清理文件6000多份,涉及排除限製競爭政策措施共13份。截至2018年12月17日,2018年以來全市共審查增量文件700多份,未發現新出台排除限製競爭政策措施。同時,結合市、縣機構改革同步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全麵清理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

二、依法行政製度引領更加規範健全

(一)推進重點領域立法。認真落實加強黨對立法工作領導的要求,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著力提高立法質量。緊緊圍繞市委全麵深化改革決策部署,科學編製並嚴格落實2018年立法計劃,圍繞城鄉建設與管理、曆史文化、環境保護相關領域,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梅州市森林火源管理條例修正案(草案)》《梅州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條例(草案)》兩部地方性法規草案。新製定了《梅州市揚塵汙染防治管理辦法》《梅州市電力設施管理辦法》2部政府規章。

(二)加強政府立法相關流程。充分發揮市政府法律顧問作用,提升政府立法合法性,防範潛在法律風險,推動政府立法規範化管理,對2018年製訂的法規、規章按程序提供相關法律意見。積極提高政府立法公眾參與度,取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官網征集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確保政府立法做到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三)完善規範性文件審核機製。市法製機構製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審查工作的指導意見》(梅市法製〔2018〕14號),從規範性文件的認定、製定主體、權限、程序和內容等方麵提出了具體要求,全麵加強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製建設。

(四)開展規範性文件清理。出台《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證明事項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梅市府辦函〔2018〕183號),開展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自行設定證明事項的清理工作。經審核,市本級擬廢止2件規範性文件,縣級政府及其部門規範性文件已廢止3件,擬廢止4件,擬修改3件。同時,還組織開展了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涉及不利於民營經濟發展、涉及著名商標製度和涉及軍民融合發展的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清理工作。經審核,全市已廢止113件、擬廢止7件、已修改5件、擬修改5件,縣級已廢止1件、擬修改4件規範性文件。

三、行政決策機製不斷完善

(一)強化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工作。積極履行政府法製職能,通過決策參與、事中決策程序指導和書麵合法性審查等方式,對決策程序不完善、不規範的,通過電話和審查意見等方式提出完善意見。不斷加強重大行政決策的審查工作,在作出重大行政決策前,嚴格執行公開聽取意見、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程序,把好程序和內容合法關口。法製機構主要領導固定列席政府常務會議和重要專題會議,及時為決策把好法律關。2018年,市法製機構共審查重大行政決策及其他政策措施類文件168件,對梅州市通信基礎設施“十三五”規劃、梅州市梅州城區防洪應急總體預案等決策事項進行了合法性審查。

(二)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作用。深入落實法律顧問製度和公職律師製度,完成了法律顧問配備工作和法律顧問人員名單備案工作,並選聘了五名專家教授、律師作為首屆梅州市人民政府兼職法律顧問。市政府法製機構專兼職法律顧問全年共審查了市政府重大決策法律事務論證類28件,政府合同、協議類法律事務42件,政府常務會議及工作會議紀要51件,政府投資項目法律事務4件,國有企業及公共資產類法律事務5件,其他法律事務86件。

(三)嚴格落實決策法定程序。以依法行政考評為抓手,通過將決策程序落實情況納入考評範圍,督促各級各部門規範決策流程,不斷強化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的剛性約束。

四、執法公信力全麵提升

(一)推進行政執法體製改革。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推進城市執法體製改革精神,加快推進城市執法體製改革,將主城區城市管理單位和執法隊伍劃轉梅江區政府,同時理順管理體製、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完善城市管理,強化轄區政府主體責任。按照改革任務要求完成統一著裝,執法人員全部持證上崗。

(二)推進行“行政執法三項製度”落實。結合實際製訂落實“行政執法公示、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製審核”三個辦法的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加強跟蹤督查,促進行政執法“轉型升級”,從而確保行政執法權力真正“曬在陽光下”。同時,堅決抓好中央、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做到“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真改實改、改出實效、改出好環境。目前,巡視問題整改全部按時間進度高標準、嚴要求完成整改。

(三)加強行政執法主體、人員、證件的管理力度。嚴格規範執法主體職權,對列入廣東省行政執法證件管理係統的市行政執法單位的執法主體的行政執法職權信息嚴格依照相關法律和“三定”方案進行審核和完善。嚴把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審核關,市縣兩級法製部門嚴格按照規定流程辦理、發放、注銷行政執法證。

(四)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截止到2018年底,市直聯網行政執法單位共錄入“兩法銜接”信息平台備案案件1149件,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13件。

五、行政權力監督更加規範

(一)加強審計規範化建設。製定審計業務質量檢查辦法、審計工作報告審定辦法、審計業務文書簽批格式規範、審計項目審理辦法等一係列業務管理製度,促進了審計管理規範化、製度化,有效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權。組織編印《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手冊》《部門主要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主要存在問題清單》,形成一目了然的經濟責任審計指引,進一步規範經濟責任審計操作,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作用。

(二)建立科技監管體係。拓展效能監察渠道,構建形成了集電子監察係統、視頻監控、熱線投訴、媒體曝光、現場投訴處理、手機滿意度測評、第三方效能評估、特邀行風監督員等八大渠道為一體的效能監察體係,實現全市行政效能“一體監察”。

(三)打造不良作風“曝光台”。在梅州日報開設“作風效能投訴公開專欄”,接受社會監督,共接受機關作風效能方麵的群眾投訴379件,在梅州日報“作風效能投訴公開專欄”公布典型案例39件。同時,建立了投訴處理快查快糾工作機製,確保權力全過程“陽光運行”。

六、行政複議訴求渠道更加順暢

(一)充分發揮行政複議的定紛止爭功能。按照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積極受理行政複議申請,嚴格審理行政複議案件,依法作出行政複議決定,防止和糾正違法或不正當的行政行為。2018年,市行政複議委員會辦公室直接糾錯的案件28件,通過調解後被申請人自糾、申請人撤回複議申請的案件62件,案件的綜合糾錯率為45%。進一步規範公開審理案件的製度。2018年公開審理的案件達138件,占審結案件的70%,參加庭審會的各方當事人、旁聽人員超過千人。同時,市行政複議委員會辦公室勘查案件現場16次,接待涉案群眾及來訪群眾1347人次,共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4麵,“陽光複議”得到群眾的充分肯定。

(二)暢通訴求表達渠道。全麵推進“陽光信訪”工作,結合開展“創建文明接待窗口、做群眾滿意接談員”活動,不斷完善市、縣人民來訪接待廳建設,進一步簡化和優化接訪流程,完善走訪便民設施,大力提升接訪服務水平,努力營造“賓至如歸”接訪環境,進一步拉近黨和政府與群眾的距離。大力推進全市信訪數據統一開放平台建設,堅持“多元融合”工作理念,積極推行“互聯網+信訪”,充分整合梅州民聲、視頻接訪、手機信訪、微信公眾號、手機APP、QQ信訪等訴求表達渠道,建成“六位一體”網上信訪大廳,形成“多個渠道入口、一個平台受理、後台統一督辦”工作體係,實現群眾“零跑腿”和網上信訪“一站式”服務,群眾可即時留言、查詢、跟蹤、評價,表達訴求更加便捷。

(三)加強人民調解工作。以人民調解工作納入2018年省、市十大民生實事工程為契機,以打造“楓橋經驗”梅州模式為抓手,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全市各縣(市、區)配備專職人民調解員245人,實施人民調解“以案定補”製度,提高調解專業水平。以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係為抓手,利用公共法律服務平台設置律師“定期坐診”,為信訪群眾提供法律谘詢、公證、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引導群眾依法信訪,疏導涉法信訪,暢通利益訴求表達渠道。

七、法治思維有效提升

(一)繼續加強領導幹部專題學法。常態推進政府常務會議學法製度,2018年市政府常務會議組織了兩次專題學法,分別學習了《憲法修正案》和《監察法》等法律。

(二)積極開展法治培訓活動。邀請省法製辦的專家,為我市法製工作人員和新領證人員共230人舉辦了一期依法行政培訓班。市法製機構工作人員多次到各執法單位為執法人員開展行政執法專題講座。這對於提高我市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能力起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三)實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考核、管理製度。實行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網上考試,未經考試合格不得授予執法資格,不得從事執法活動。2018年市法製局共組織176名市直單位行政執法人員參加了綜合法律知識考試。

八、積極開展依法行政考評工作

出台《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2018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的通知》(梅市府辦函〔2018〕98號),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推動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綱要各項工作任務。市法製機構印發《關於開展2018年度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的通知》(梅市法製函〔2018〕49號),開展全市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強化評查結果應用,充分發揮案卷評查對各部門、各縣(市、區)依法行政工作的促進作用。按照年度依法行政考評方案的要求,對全市31個市直單位、8個縣(市、區)依法行政工作情況進行實地考評,將考評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考評對象,根據各單位考評得分進行綜合評審,印發《yabo88 關於2017年度依法行政考評結果的通報》(梅市府辦函〔2018〕131號),督促各單位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我市2017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在全省考評結果中獲得良好等次。

2018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整體水平離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法治政府目標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執法人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執法監督力度仍需強化;三是立法技術和能力仍需提高。

今後,我市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尤其是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部署要求,以體製機製創新為突破口,以提高製度建設質量、規範行政權力運行、保證法律規範嚴格執行為著力點,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重點突破、整體推進,推動全市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邁上新台階。

梅州市人民政府

2019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