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大埔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大埔縣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本《規劃》是根據《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市、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梅州教育振興五年行動計劃(2019-2023年)》等文件精神,並參照《梅州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編製的專項規劃,包括發展基礎與發展環境、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四部分。
一、發展基礎與發展環境
發展基礎與發展環境主要是對“十三五”期間的工作總結和“十四五”時期麵臨的新要求、新任務、新挑戰。為我縣全力打造梅州康養文旅融合之星和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縣,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目前,我縣教育發展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發展水平不高、水平不均衡、資源不足、保障能力有限等。
二、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目的,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推動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更富特色、更有效益發展,培養造就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基本原則:堅持黨的全麵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係統思維。
發展目標:到2025年,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全麵實現,義務教育縣域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成效明顯,中職高水平發展協同推進,教師隊伍學曆結構明顯改善,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基本建成製度更加完備、結構更加優化、保障更加全麵、服務更加高效的高質量教育體係,全縣教育綜合實力居於全市前列。
三、重點任務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到各學段全領域,體現到學科體係、教學體係、教材體係、管理體係建設各方麵,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2.夯實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根基。一是學前教育方麵,鞏固提升“5080”攻堅工程成果,在2020年的基礎上計劃新增126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其中新建高陂實驗幼兒園450個、西嶺實驗幼兒園450個,青少年活動中心改造成幼兒園後可新增360個。二是義務教育方麵,在2020年基礎上計劃新增4440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高陂實驗學校和西嶺實驗學校建成後可超額完成。
3.做實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加快推進大埔縣進光高級職業學校建設,優化職業教育辦學體製機製,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為促進發展提供多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4.紮實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育人才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師德第一標準,深入實施“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根據市目標,結合我縣實際提出“全縣每年培養不少於3名卓越教師、5名教師培訓師,不少於100名骨幹教師”的目標,努力建設高水平教研隊伍,推進教師發展體係建設,深化教師管理體製機製改革,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育人才隊伍,滿足教育高質量發展需要。
5.篤實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加快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係,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網絡化智能化教育管理與服務,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
6.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麵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牢掌握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權,全麵加強教育係統黨的建設,落實全麵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7.抓實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製、保障機製改革,強化教育改革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構建教育改革開放新格局。
8.務實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係。多渠道豐富終身教育資源,構建暢通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四、保障措施
明確了資源保障、安全保障和機製保障措施,支撐大埔教育高質量發展。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教育投入體製,壓實政府教育支出責任,縣級教育費附加足額安排用於教育,地方政府新增債券支持學校建設,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兩個隻增不減”。全麵推進學校安全管理現代化建設,提升各級各類學校“三防”建設水平,配齊配足安保人員和安防設施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