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法規公文 > 文件解讀
《梅州市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解讀
來源:本網  時間:2022-04-07 17:00:07  瀏覽:-
字號:

查看原文:梅州市農業農村局關於印發《梅州市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的通知

  一、製定背景

  近幾輪“豬周期”波動表明,做好生豬穩產保供工作,必須以穩固的基礎產能作為支撐。能繁母豬是生豬生產的基礎和市場供應的“總開關”,隻要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動保持在合理區間,仔豬生產就有保障,生豬市場供應和豬肉價格就能保持相對穩定。2009年以來,我市生豬生產和豬肉市場供應共發生4次較大波動(平均3年一次),價格大幅上漲的起因均為前期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到正常水平的95%以下。因此,要從生產環節著手,以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為生豬產能核心調控指標,建立生豬生產跨周期調控機製。25日,省農業農村廳2022年1月印發了《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下達了我市能繁母豬保有量、能繁母豬最低保有量和規模豬場(戶)保有量等調控目標,並將定期組織考核我市生豬產能調控工作落實情況。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的有關要求,我市結合實際情況,製定市級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將全市目標分解下達到各縣(市、區),落實生豬穩產保供“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分級建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構建上下聯動、響應及時的生豬生產跨周期調控機製,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包括五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提出了總體要求,第二、三部分依次下達了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規模養殖產能的任務目標,第四部分提出了支持政策,第五部門明確了保障措施。

  (一)總體要求。提出從生產環節入手,以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為核心調控指標,建立生豬生產跨周期調控機製,分級建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穩固生豬基礎生產能力,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升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明確“十四五”期間,全市能繁母豬保有量穩定在11.5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於10.35萬頭,規模豬場(戶)保有量不低於220戶,生豬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

  (二)下達能繁母豬存欄量。采用因素法將全市目標分解下達到各縣(市、區)。根據全市能繁母豬月度存欄變化的不同情形,劃分綠色、黃色和紅色3個調控區域,並明確相應的調控措施,促使能繁母豬保有量回歸至合理水平。

  (四)支持政策。包括維護養殖生產穩定、強化財政資金保障、加大金融支持三方麵。明確各縣(市、區)要加強政策服務,保持規模豬場(戶)數量總體穩定,不得違法建設、拆除和擅自改變養殖用途,確需拆除的要優化養殖用地選址,安排養殖用地支持其異地重建,並給予合理經濟補償等方麵。要求各縣(市、區)要對各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在信貸投放、保險等方麵給予優先支持、重點傾斜。

  (五)保障措施。提出強化督促指導、保持政策穩定、加強監測預警和做好技術指導,各縣(市、區)要保持現行有效的用地、環保、金融、交通運輸等生豬產業長效性支持政策不變,避免養豬場戶過度淘汰母豬,損害生豬基礎產能。市農業農村部門要及時、準確掌握生產和供應情況,視情況啟動相應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