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梅州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一、編製背景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我市狠抓發展第一要務、全麵激發內生動力,推動梅州蘇區加快共同富裕的關鍵時期。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效提升梅州科技創新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和《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廣東省委 亚搏app下载安装 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廣東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及《梅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精神,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不斷修改完善的基礎上,編製了《規劃》,作為梅州“十四五”期間各項科技工作遵循的綱領性文件。
二、《規劃》實施的基本原則
主要包括五個方麵:一是堅持生態優先。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生態功能區定位。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找準科技創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難點、障礙,明確科技支撐體係建設方向。三是堅持重點突破。整合和統籌各方創新資源,在創新驅動重點任務、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上實現新突破。四是堅持示範引領。通過創建創新型標杆企業、標杆縣(市、區),創先爭優,推動科技創新能力躍升。五是堅持開放協同。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推動政產學研金多主體、跨區域協同創新。
三、《規劃》提出的發展定位與目標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梅州將大力實施“三個一”工程,即:牢固樹立一個目標(區域創新能力進入粵東西北地市前列)、堅持強化一個體係(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體係)、力爭創建一個示範區(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到2025年,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家以上,新增5家以上營業收入10億級的創新型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技術研發機構比重達55%,基本具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申報條件等。
四、《規劃》提出的主要工作舉措與任務
主要工作舉措與任務包含八個方麵:一是培育區域骨幹科研力量,包括推進農林科學院所創新發展、醫學研究院所特色化發展、打造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推進高校服務地方經濟能力建設。二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包括構建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培育機製、加強企業研發能力建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快健全企業技術創新平台體係。三是推進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包括“以升促建”打造國家高新區、統籌發展省級高新區、加快創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四是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包括培育專業化成果轉移轉化機構、拓寬成果轉移轉化渠道、加快發展創新創業平台載體、完善產業公共服務平台體係、營造有利於成果轉移轉化的政策環境。五是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包括引領戰略性產業發展、支撐傳統產業高端化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推進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民生科技。六是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包括集聚創新人才、創新引才機製、優化人才服務。七是提升科技創新治理水平,包括著力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水平、完善財政科技投入管理機製、改進科技創新項目篩選和評價機製、加強科技計劃項目的規範化管理、完善科技統計調查。八是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包括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科學道德和誠信建設、全麵提升科普水平。
五、《規劃》實施保障
提出從堅持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完善和落實科技創新政策法規、加強規劃實施與管理(加強組織協調、突出規劃引領、強化監測評估)等三大方麵,構建推動梅州科技創新發展的支撐保障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