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綜合政務 | |||
---|---|---|---|---|---|
發布機構: | yabo88 | 成文日期: | 2020-06-05 | ||
名 稱: | yabo88 關於印發梅州市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方案的通知 | 發布日期: | 2020-06-05 | ||
文 號: | 梅市府辦函〔2020〕101號 |
梅市府辦函〔2020〕101號
yabo88 關於印發
梅州市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
擴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府直屬和中央、省屬駐梅各單位:
《梅州市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yabo88
2020年6月5日
梅州市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國辦發〔2019〕30號)、《亚搏app下载安装 辦公廳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實施意見》(粵府辦〔2020〕3號)和《亚搏app下载安装 辦公廳關於同意建立廣東省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聯席會議製度的函》(粵辦函〔2020〕5號)等文件精神,更好發揮家政服務在促就業、擴內需、惠民生等方麵的重要作用,不斷滿足居民家庭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結合我市實際製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和市政府有關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繁榮家政服務市場,擴大有效供給,完善培訓體係,加強誠信建設,進一步提高認識,認真研究,積極謀劃,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各項分工任務,促進我市家政服務業質量進一步提高,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機製
堅持統籌推進,明確職責分工,強化協調配合,建立由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牽頭的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部門間聯席會議製度(詳見附件),統籌推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研究解決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中的重大問題,督促各成員單位落實責任分工。
三、重點任務
(一)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家政從業人員素質。
⒈推動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增設一批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到2021年,在全市至少3所中等職業學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每年招生規模不低於150人;推動1所技工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每年招生規模不低於50人。(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⒉開展1+X證書製度試點。組織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的職業院校,結合習俗特色,積極參與1+X證書試點項目,支持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學生在獲得學曆證書的同時,取得家政服務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⒊支持引進先進課程。組織院校和企業引進國際和港澳地區、珠三角地區先進課程設計和教學管理體係。加強校企聯動,建立家政服務類技術技能指導委員會,製定具有客家特色的現代家庭服務創新課程標準,推進教學改革。(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⒋積極培育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到2022年,全市培育至少1家產教融合型家政企業,實現家政服務培訓能力全覆蓋。各縣(市、區)要以較低成本向家政企業提供閑置廠房、社區用房等作為家政服務培訓基地,或以資金補貼的形式支持企業建設培訓基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發展改革局、市教育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⒌支持家政企業舉辦職業院校。支持符合條件的家政企業舉辦家政服務類職業院校,設立審批綠色通道,簡化流程優化服務。到2021年,全市推動1家以上有實力的家政企業、2所以上有關院校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或校企聯盟。將家政服務列為職業教育、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優先領域,打造一批校企合作示範項目;對符合條件的家政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項目,優先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範圍。製定出台相關政策鼓勵普通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以師資、場地等與家政企業合作,共享院校、社區教室等培訓資源。[市發展改革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⒍大力開展家政培訓提升行動。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局、商務局等部門,通過院校培訓、機構培訓、企業培訓等多種形式,每年組織培訓從業人員0.5萬人次以上。市總工會、市婦聯依托巾幗家政企業和培訓機構,配合開展家政服務員培訓,每年培訓從業人員0.15萬人次以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市婦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⒎建設具有特色的家政培訓示範基地。鼓勵各縣(市、區)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家政培訓示範基地,到2021年,全市建設並認定不少於8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範基地。[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二)著力發展員工製家政企業,推動家政服務業轉型升級。
⒈落實員工製家政服務企業社保支持政策。對員工製家政服務企業,按不超過其為所招用家政從業人員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50%給予補貼。探索建立適用非員工製家政從業人員的工傷保險方式。[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⒉推行家政服務行業不定時工作製。經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準,家政服務行業可實行不定時工作製,家政服務機構應當保障其從業人員休息休假權利,具體休息或者補償辦法可結合實際協商確定,在勞動合同中予以明確。[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商務局、市總工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⒊對員工製家政企業實行企業穩崗返還和免費培訓。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員工製家政企業按規定返還失業保險費,為符合條件的員工製家政企業員工提供免費崗前培訓和“回爐”培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⒋率先發展員工製家政企業。鼓勵支持利用城市現有設施改造作為員工製家政從業人員集體宿舍,園區配建的職工宿舍優先麵向員工製家政從業人員。將符合條件的家政從業人員(含非員工製企業人員)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範圍,鼓勵集中配租。符合公共租賃住房補貼發放條件的家政從業人員,可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通過市場租房居住。[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三)落實財稅金融支持政策,增強家政服務有效供給。
⒈提高家政服務業增值稅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比例。按照國家和省部署要求,研究落實完善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相關工作,進一步支持家政服務業發展。(市財政局、市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⒉擴大員工製家政企業免征增值稅適用範圍。按照國家和省的部署要求,對與消費者(客戶)、服務人員簽訂服務協議,代發服務人員勞動報酬,對服務人員進行持續培訓管理,並建立業務管理係統的家政企業提供的家政服務免征增值稅。(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⒊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結餘等支持家政培訓的力度。將家政服務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範疇,並把靈活就業家政從業人員納入培訓補貼範圍。所需資金按規定從失業保險基金支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中列支。縣級政府要加大籌資力度,積極使用就業補助資金、地方人才經費和行業產業發展經費等支持家政服務培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⒋在家政服務領域推廣“信易貸”。依托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台、廣東省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和融資對接平台等“信易貸”平台,引導家政企業發布融資需求,鼓勵商業銀行在市場化和商業自願的前提下為信用狀況良好且符合條件的家政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市發展改革局、人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梅州銀保監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⒌拓展發行專項債券等多元化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家政企業發行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鼓勵地方運用投資、基金等組合工具,支持家政企業連鎖發展和行業兼並重組。幫助家政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人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梅州銀保監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改善家政從業人員從業環境。
⒈加強社保補貼等社會保障支持。對家政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或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市人民政府負責]
⒉支持發展家政商業保險。研究家政服務商業綜合保險方案,鼓勵家政企業參保雇主責任保險,為員工投保意外傷害保險、職業責任保險。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專門的家政服務責任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產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組織家政企業和從業人員統一投保並進行補貼。[市商務局、梅州銀保監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⒊保障家政從業人員合法權益。最大限度把家政從業人員組織到工會中,探索適合家政從業人員特點的入會形式和建會方式。完善家政從業人員維權服務機製,促進實現體麵勞動。(市總工會負責)
⒋提高家政從業人員職業發展前景。支持家政從業人員通過高職擴招專項考試、專升本等多種渠道提升學曆層次。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運用現代學徒製或企業新型學徒製開展家政服務類專業技能人才培訓。鼓勵將育嬰員、保育員、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含母嬰護理員、醫療護理員)等列入緊缺工種。[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⒌表彰激勵優秀家政企業、從業人員。鼓勵各縣(市、區)政府、社會組織和家政服務企業積極組織開展家政服務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有條件的單位可優先申報省級、市級一類、二類職業技能競賽項目,按規定為職業技能競賽優勝選手頒發“技術能手”等證書。五一勞動獎章、五一巾幗標兵、三八紅旗手(集體)、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集體)、青年文明號等評選表彰要向家政從業人員傾斜。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工作業績突出的家政企業、從業人員予以表彰獎勵,並對獲得表彰獎勵的家政從業人員給予積分落戶等方麵的照顧。[市發展改革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總工會、市婦聯、團市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五)建立健全體檢服務體係,提升家政從業人員健康水平。
嚴格執行家政從業人員體檢項目和標準。推動對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職業實行更加嚴格的崗前健康體檢,其他從業人員上崗前應按所從事家政服務類別進行體檢。相關體檢信息與“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台”實現數據共享。[市衛生健康局會同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六)推動家政進社區,促進居民就近享有家政服務。
⒈支持家政企業在社區設置服務網點。家政企業在社區設置服務網點,其租賃場地不受用房性質限製,水電等費用實行居民價格。支持依托政府投資建設且具備條件的老年之家、日托中心、社工服務站等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場地)設立家政服務網點,有條件的地區可減免租賃費用。到2020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1個家政示範社區。[市發展改革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⒉落實社區家庭服務稅費減免政策。按照國家和省部署要求,落實支持養老、托幼、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市財政局、市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加強信息平台建設,健全家政服務領域信用體係。
⒈建立家政從業人員信用記錄。到2021年,推動全市家政企業在“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台”上建立家政從業人員個人信用記錄注冊、跟蹤評價和管理製度。開通家政從業人員職業背景信息驗證核查渠道。(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人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⒉建立健全家政企業信用記錄製度。到2021年,推動家政企業按照“誠信粵商”平台的程序自主立信,將信用信息自動推送至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台。鼓勵家政企業建立雇主信用信息,並與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台進行對接,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人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⒊建立家政服務業信用信息共享機製。按要求向廣東省家政服務業信用信息平台和家政服務業信用信息數據庫推送信息,加快建立信息互聯互通機製。(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人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⒋加大信用監管力度。依托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台對家政企業進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對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減少監管頻次,提供融資、租賃、稅收等便利服務,對信用等級較低的企業適當提高監管頻次,限製或取消融資、租賃、稅收等便利服務和優惠政策。建立完善家政服務領域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辦法和商務信用紅黑名單管理製度,對在家政服務過程中存在嚴重違法違規和嚴重失信行為被列入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責任主體,依法依規采取聯合懲戒措施和紅黑名單管理。(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人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家政供需對接,拓展貧困地區人員就業渠道。
⒈建立省內家政扶貧對接幫扶機製。推動珠三角地區和我市開展家政服務勞務結對,支持建立家政扶貧輸出基地,把家政服務作為我市各類職業技能實訓基地重要培訓內容,為珠三角地區輸送家政從業人員。(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扶貧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⒉建立健全特殊人群家政培養培訓機製。對困難學生、失業人員、貧困勞動力等人群從事家政服務提供支持。推進“雨露計劃”,為去產能失業人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免費提供家政服務培訓。[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九)推進服務標準化,提升家政服務規範化水平。
⒈健全家政服務標準體係。2020年底前,製定完善市家政行業係列標準、規範,推進家政服務標準化試點專項行動。研究製定家政誠信、家政服務、家政教育、家政培訓等係列標準。(市商務局會同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負責)
⒉進一步規範家政服務三方權利義務關係。2021年底前,製定推廣家政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家政企業應與消費者簽訂家政服務協議,公開服務項目和收費標準,明確服務內容清單和服務要求。用工家庭有義務提前告知家政從業人員被服務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對有傳染疾病的提前告知相關防護要求,保障家政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隱私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⒊建立家政從業人員持證上崗製度。推動各縣(市、區)政府逐步實現為每一位合格的家政從業人員免費發放“居家上門服務證”,並在廣東省家政服務公共平台上實施誠信監管,到2021年建立覆蓋全市的家政持證上崗模式。[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⒋開展家政服務質量第三方認證。到2021年,建立家政服務質量第三方認證製度,推動家政企業開展優質服務承諾,公開服務質量信息。開展家政服務質量監測。(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⒌建立家政服務糾紛常態化多元化調解機製。進一步暢通“12345”政府服務熱線等消費者訴求渠道,發揮家政行業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等作用。試點采用政府購買調解服務的方式,支持依托家政協會設立家政行業專業維權調解中心,推動調解三方矛盾,保障用工家庭、家政從業人員和家政企業的合法權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市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十)發揮市場引領作用,推動家政服務業可持續發展。
⒈促進家政服務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家政服務業與養老、育幼、物業、快遞等服務業融合發展,大力推動家政服務業利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拓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業務。培育以專業設備、專用工具、智能產品研發製造為支撐的家政服務產業集群,符合條件的可納入相應資金支持範圍。支持家政企業開發業務管理係統。[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
⒉培育家政服務品牌和龍頭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機構根據市場化原則定期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家政行業展會和高端論壇,加強與粵港澳家政企業交流對接合作。探索引進國際家政服務品牌。支持品牌家政企業發展,組織開展品牌創建活動,鼓勵各地結合當地特色扶持一批家政服務品牌,形成“一地一品”“一地多品”,帶動家政服務行業發展,到2021年,全市建設扶持培育8家家政服務龍頭企業。實施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市發展改革局會同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狠抓督促落實。各成員單位要按照本方案職責分工要求,結合各自職能和任務分工,加大力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市發展改革局、商務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要加強對工作任務的跟蹤督促落實,確保把工作任務、工作質量、進度要求和完成時限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二)加大扶持力度。各成員單位要根據任務分工和職能,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製定扶持政策,在資金、人才、科技等方麵加大扶持力度,對已經製定的扶持政策進行梳理,形成合力。特別是要加大資金籌集整合力度,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基金擴大用途資金和各級財政相關補助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加大對家政服務提質擴容資金投入,落實各項優惠保障政策,切實發揮資金效用。
(三)廣泛開展宣傳。及時總結和提煉家政服務業發展中好的做法和經驗,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在全市上下營造人人關注、人人支持、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附件:梅州市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聯席會議製度
附件:
梅州市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聯席會議製度
一、主要職責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的決策部署,做好規劃協調、政策保障、監測評估和技術指導,研究解決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過程中的重大問題,促進家政服務業專業化、規模化、網絡化、規範化發展。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成員單位組成
召集人:張勁龍(市發展改革局局長)
劉 衝(市商務局局長)
伍衛華(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局長)
副 召 集 人:羅繼平(市發展改革局副局長)
葉洪清(市商務局副局長)
彭思學(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成員:鍾文(市教育局副局長)、巫聳(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政委)、洪慶鬆(市民政局副局長)、鄒永禮(市財政局副局長)、丁延生(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四級調研員)、周芳文(市扶貧局四級調研員)、洪霞(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張啟祥(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建群(市統計局副局長)、賴誌堅(市醫保局副局長)、李文彥(市亚博网址链接 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曾燕萍(市總工會副主席)、古孟青(團市委副書記)、李雪瑛(市婦聯副主席)、王智敏(市殘聯副理事長)、袁輝祥(市稅務局總經濟師)、朱冕(人行梅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長)、鄭注修(梅州銀保監分局副局長)。
聯席會議成員因工作變動需要調整的,由所在單位提出,聯席會議確定。聯席會議可根據工作需要增加成員單位。
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承擔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完成召集人交辦的其他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有關業務科室主要負責同誌擔任。
三、工作規則
聯席會議根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由召集人或召集人委托副召集人主持。成員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可以提出召開會議的建議。研究具體工作事項時,可視情況召集部分成員單位參加會議,也可以邀請其他單位、有關地方和專家參加。聯席會議以紀要形式明確議定事項並印發有關單位。重大事項按程序報告市委、市政府。
四、工作要求
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要會同各成員單位切實做好聯席會議各項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密切配合,認真落實聯席會議議定事項。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加強對聯席會議議定事項的跟蹤督促落實,及時向各成員單位通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