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國土資源、能源
發布機構: 五華縣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6-17
名  稱: 五華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五華縣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 2022-07-28
文  號: 華府函〔2022〕75號

華府函〔2022〕75號


五華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五華縣

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縣府直屬和中央、省、市屬駐五華有關單位:

  現將《五華縣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縣自然資源局反映。

  


五華縣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7日

五華縣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亚搏app下载安装 關於印發廣東省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府函〔2020〕72號)、《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於開展省級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的通知》(粵自然資登記〔2021〕1447號)、《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於加快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有關工作的通知》(粵自然資登記〔2022〕643號)、《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梅州市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實施方案》(梅市府函〔2021〕91號),進一步做好我縣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結合我縣實際,製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論述,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法治化、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健全自然資源產權製度,支撐自然資源合理開發、有效保護和嚴格監管。

  (二)基本原則。

  1.堅持資源公有,堅持自然資源社會主義公有製,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

  2.堅持物權法定,依法依規確定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行使代表和物權種類、權利內容。

  3.堅持統籌兼顧,在新的自然資源管理體製和格局基礎上,與相關改革做好銜接。

  4.堅持以不動產登記為基礎,構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製度體係,實現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與不動產登記的有機融合。

  5.堅持發展和保護相統一,加快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新空間格局。

  (三)工作目標。

  以不動產登記為基礎,充分利用國土調查成果,通過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清晰界定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逐步劃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的邊界,劃清全民所有、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的邊界,劃清不同集體所有者的邊界,劃清不同類型自然資源的邊界,推進確權登記法治化,為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係並監督實施,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製和生態保護修複職責,提供基礎支撐和產權保障。

  二、主要任務

  (一)配合做好部、省、市直接開展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

  按照自然資源部、省自然資源廳及市自然資源局的統一部署和相關要求,縣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五華分局、縣水務局、縣林業局等相關部門配合做好行政區域內由自然資源部、省自然資源廳及市自然資源局實施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具體配合做好自然資源權籍調查、界線核實、權屬爭議調處等工作。

  (二)做好縣級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

  縣自然資源局負責本縣行政區域內由縣人民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自然資源的統一確權登記工作。按照《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暫行辦法》《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操作指南(試行)》,組織技術單位開展自然資源權籍調查,以不動產登記為基礎,充分利用最新全國國土調查等現有成果,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通過確權登記,明確登記單元內所有權主體、所有權代表行使主體、所有權代理行使主體以及權利內容等權屬狀況,記載登記單元範圍內各類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種類、分布等自然狀況,同時關聯公共管製要求。將登記事項記載於自然資源登記簿,適時向社會公開。

  1.開展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統一確權登記。

  縣自然資源局會同縣林業局等相關單位,組織技術力量依據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設立、審批等資料劃定登記單元界線,收集整理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的用途、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等管製要求及其他特殊保護規定或者政策性文件,直接利用國土調查和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確定資源類型、分布,並開展登記單元內各類自然資源的權籍調查。通過統一確權登記,明確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範圍內各類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種類、分布等自然狀況,所有權主體、所有權代表行使主體、所有權代理行使主體以及權利內容等權屬狀況,並關聯公共管製要求。

  2.開展江河湖泊等水流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縣自然資源局會同縣水務局、相關流域管理機構等組織技術力量,依據國土調查和水資源專項調查結果,以河流、湖泊管理範圍為基礎,結合堤防、水域岸線,劃定登記單元界線,收集整理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的用途、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等管製要求及其他特殊保護規定或者政策性文件,並對承載水資源的土地開展權籍調查。通過統一確權登記明確水流的範圍、麵積等自然狀況,所有權主體、所有權代表行使主體、所有權代理行使主體以及權利內容等權屬狀況,並關聯公共管製要求。

  國家和省批準的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範圍內的水流自然資源不再單獨劃分登記單元。其他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內的水流自然資源,除水流源頭外,應當盡量保持主要河流的生態完整性,可以單獨劃定水流登記單元。

  3.開展濕地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縣自然資源局會同相關部門組織技術力量依據國土調查和濕地資源專項調查結果劃定登記單元界線,收集整理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的用途、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等管製要求及其他特殊保護規定或者政策性文件,並開展權籍調查。通過確權登記明確濕地自然資源的範圍、麵積等自然狀況,所有權主體、所有權代表行使主體、所有權代理行使主體以及權利內容等權屬狀況,並關聯公共管製要求。

  在自然保護地、水流等自然資源登記單元內登記的濕地不再作為單獨濕地進行登記。

  4.開展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縣自然資源局會同相關部門組織技術力量依據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儲量登記庫,結合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數據庫和國家、省出資探明礦產地清理結果等劃定登記單元界線,調查反映各類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的探明儲量狀況,收集整理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的用途、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等管製要求及其他特殊保護規定或者政策性文件。通過確權登記,明確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的數量、質量、範圍、種類、麵積等自然狀況,所有權主體、所有權代表行使主體、所有權代理行使主體以及權利內容等權屬狀況,並關聯勘查、采礦許可證號等相關信息和公共管製要求。

  5.開展森林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縣自然資源局依據《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暫行辦法》,會同林業等部門對行政區域內對已經登記發證的森林資源做好林權權屬證書與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銜接,進一步核實相關權屬界線,對所有權代表行使主體和代理行使主體進行補充登記。對尚未頒發林權權屬證書的森林資源,原則上以土地所有權為基礎,按照國家土地所有權權屬界線封閉的空間劃定登記單元,進行所有權確權登記。

  (三)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信息化建設。

  縣自然資源局不再單獨建設自然資源登記信息係統,統一使用全國自然資源登記信息係統,按照統一的標準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自然資源登記信息的統一管理、實時共享,建立縣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信息數據庫,做好縣負責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將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信息納入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並實現與不動產登記信息、國土調查、專項調查信息的實時關聯。自然資源部門與生態環境、水務、林業等相關部門應當加強信息共享,共同做好自然資源的統一確權登記和有效監管。

  三、工作步驟

  (一)準備啟動階段(2022年6月前)。

  縣自然資源局根據本工作方案要求,應選定2~5個重點項目(以自然保護地、濕地、森林等自然資源為主)作為縣級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計劃,落實配合市級項目及開展縣級項目所需項目經費和技術單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2年6月—2022年年底)。

  縣自然資源局等部門認真配合部、省開展梅州市行政區域內的自然資源的統一確權登記工作,並根據確權登記計劃,對選取的重點區域自然保護地、濕地、森林等自然資源等自然資源開展內外業調查,並按程序進行成果審核登簿,辦理統一確權登記,於2022年年底基本完成本行政區域內縣級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同步完成縣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數據庫的建設(登記庫)。正式登簿前,自然資源所在地的縣人民政府以戶外張貼、網站發布等方式配合發布公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根據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正式發布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權和省級、市地級政府代理履行所有者職責的自然資源清單,對具體負責審核的登記機構進行調整。技術承擔單位負責將最終調查成果按照統一標準和要求整理上圖,並建立自然資源地籍調查數據庫(調查庫)。縣自然資源局配合省級、市級技術承擔單位做好本轄區範圍內涉及的省級、市級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數據成果資料的彙交、圖形接邊、數據整理、上圖入庫等工作。

  (三)全麵覆蓋階段(2023年以後)。

  在基本完成全縣重點區域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的基礎上,按照本方案的工作要求適時啟動非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最終實現全縣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全覆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縣自然資源局是組織實施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充分認識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對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多部門合作的協調機製,明確任務要求,落實責任分工。

  (二)強化統籌配合。

  各相關部門應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麵完成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任務。縣自然資源局負責全縣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的組織實施、業務指導和督導檢查,會同生態環境、水務、林業等有關部門劃定自然資源登記單元,了解掌握各地工作推進情況並加強實時監管,及時製止違法違規、損害所有者權益的登記行為;縣財政局負責根據工作需要,落實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項目經費;市生態環境局五華分局負責提供環境保護規劃、特殊保護規定及審批資料和水功能區劃、水質監測成果等資料信息,配合開展登記單元劃定及單元內公共管製狀況核實等;縣水務局負責提供河湖名錄、水利普查成果、水資源調查成果、河湖管理範圍界線、水利工程管理範圍界線、公共用途管製、特殊保護規定、河長信息、取水許可審批資料等資料信息,以及水流、湖泊、水庫等統計資料,配合開展水流登記單元劃定、調查以及成果審核、確認等工作,協助劃定水流自然資源登記單元;縣林業局負責提供各類自然保護地、森林、濕地的審批資料以及公共用途管製、特殊保護規定、規劃等相關資料信息,配合開展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劃定、調查以及成果審核、確認等;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協助提供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名稱、位置、範圍和主要保護對象等相關資料;各鎮人民政府負責工作協調,配合開展確權登記相關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權提供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所需的相關資料信息,配合開展確權登記工作。

  (三)健全協調機製。

  縣自然資源局應當主動做好與生態環境、水務、林業、農業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預劃登記單元、劃清自然資源類型邊界、開展自然資源權籍調查、對登記的內容進行審核。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基礎資料,現有資料不能滿足需要的,應當積極研究解決辦法,必要時可以開展補充性調查。加強數據質量審核評估和檢查,確保基礎數據真實可靠、準確客觀。

  (四)落實資金保障。

  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權籍調查、數據庫建設等項目經費,根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對等的原則,由縣級財政保障,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五)做好宣傳培訓。

  各有關部門、各鎮人民政府要做好宣傳工作,通過政府門戶網站、電視、廣播、報刊等媒介,大力宣傳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的重大意義和目標任務,加強工作經驗交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同時,要加大培訓力度,提升隊伍素質,加強自然資源登記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政策解讀:《五華縣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實施方案》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