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
|---|---|---|---|---|---|
| 發布機構: | 平遠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5-06-25 | ||
| 名 稱: | 平遠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梅州平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項目入園評審辦法》的通知 | 發布日期: | 2025-07-01 | ||
| 文 號: | 平府辦發〔2025〕4號 | ||||
平府辦發〔2025〕4號
各鎮人民政府,縣府直屬和省、市屬駐平各單位:
《梅州平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項目入園評審辦法》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反映。
平遠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6月25日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創新發展理念,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範梅州平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園區”) 項目入園準入評審機製,提高落戶、入園項目的質量和水平,提高土地集約利用率和產出率,優化我縣產業布局,確保落戶我縣項目安全、有效,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推動園區提質增效上檔次,助力“百千萬工程建設”。根據《中共梅州市委 梅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大力推進招商引資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通知》(梅市明電〔2022〕92 號)等文件精神,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適用範圍
本辦法適用於符合國家、省、市和縣產業政策擬入園區購地投資或租賃廠房投資的從事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產業項目。擬在園區外投資的項目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評審原則
項目應符合國家、省、市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文件要求,符合梅州平遠高新區的產業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其它相關規劃要求,各項指標達到本辦法相關要求。圍繞推動平遠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著力引進“符合產業政策、環境影響小、稅收貢獻大、畝均效益高、產業配套強”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入園。
(一)產業導向。聚焦“1+N”綠色產業體係,重點發展“覆銅板(銅箔)、矽基、鈣鎂基、稀土為主體的先進材料產業和裝備製造、家居建材、電子信息、中醫藥”等綠色產業;著力突出“建鏈、強鏈、補鏈、延鏈”環節,推動形成產業集聚,打造產業集群。
(二)土地集約。堅持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土地,鼓勵投資大、用地少、高產出、高回報項目落戶、入園。
(三)科學評價。運用各種資源要素,對項目的投資背景、產品及市場、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用地需求等進行科學分析,客觀、真實、準確評估項目。
(四)環境優先。必須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政策,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著力引進綠色生態環保型產業項目,項目選址應符合縣“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汙染物排放達到國家和地方相關排放標準限值以及總量控製要求,確保滿足國家和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管理要求。
第四條 組織領導
(一)成立梅州平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項目入園評審工作小組(以下簡稱“評審工作小組”),組長由縣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由縣委辦公室協調該項工作分管負責同誌、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和高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誌擔任,成員由縣發展改革局、縣科工商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平遠分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財政局、縣稅務局、縣應急管理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高新區管委會等單位分管負責同誌組成,由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負責統籌協調項目入園評審日常工作。
(二)成立梅州平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項目入園分析評估工作小組(以下簡稱“評估工作小組”),組長由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主要負責同誌擔任,副組長由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分管負責同誌擔任,成員由縣發展改革局、縣科工商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平遠分局、縣財政局、縣稅務局、高新區管委會等單位人員組成。辦公地點設在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負責對項目投資者及其投資企業的基本情況、資信和經營狀況等方麵進行分析評估。
第五條 入園準入條件
(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市場準入負麵清單(2025年版)》相關規定;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中的限製類、淘汰類以及《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中高汙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和《廣東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麵清單(試行)》(粵發改規劃〔2017〕331號)中《廣東省平遠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麵清單》中禁止類的項目不能入園。
(二)根據《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修訂梅州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若幹措施及其配套文件的通知》(梅市府〔2025〕1 號)、《平遠縣人民政府關於落實〈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修訂梅州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若幹措施及其配套文件的通知〉的意見》(平府發〔2025〕4號)要求,投資項目主要指標應達到:
1. 購地項目〔包括增資擴產(購地)項目〕:單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額1億元以上(含1億元),達產後年納稅15萬元/畝以上,投資強度200萬元/畝以上,容積率≥1.2,建築密度≥40%。(對於公益事業性的鄉村振興產業項目的投資強度和年納稅標準可以適當降低要求;對增資擴產項目,若已有購地的,原已購地塊須按其地塊總體規劃要求將廠房全部建成投產後方可再申請新購地)。
2. 租賃政府及遠嶺標準廠房類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在2500萬元以上,單個項目投資強度達到1500元/m2,且年納稅達到60元/m2以上(含60元/ m2)。
3. 租賃私營企業廠房項目: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單個項目投資強度達到1500元/m2,且年納稅達到60元/m2以上(含60元/ m2)。
(三)在平遠縣轄區內依法依規經營。
(四)項目的建設、安全生產、物業等管理按照《平遠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梅州平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入園企業(項目)及標準廠房管理辦法〉的通知》(平府辦發〔2025〕3號)相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 評估內容
(一)產業政策評估。主要對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市場準入負麵清單》等最新版法律、法規、文件的有關規定,是否享受國家和地方給予的扶持政策等進行評估。同時,對項目受政策變化影響的程度和潛在政策風險進行分析。(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市場監管局、縣科工商務局、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
(二)環境影響評估。主要核實項目是否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政策的要求,是否符合園區規劃環評要求,在項目建設、生產過程對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對需總量控製的主要汙染物產排量和擬采取的環保措施是否可行進行初步評估,同時嚴格落實汙染物排放總量削減替代。(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平遠分局、高新區管委會)
(三)用能評估。核實項目的產品或工序是否涉及“兩高”項目管理,工業增加值能耗是否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水平,是否需辦理節能審查手續。年綜合能源消費量 1000噸標準煤以上(含 1000噸標準煤),或年電力消費量 500萬千瓦時以上(含 500萬千瓦時)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需在項目開工建設前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高新區管委會)
(四)經濟社會效益評估。主要對項目的用地規劃、投資強度、單位麵積土地產出和稅收、全員勞動生產率、安全生產指標、吸納勞動就業及產品外向型指標等進行測算評估。(責任單位: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財政局、縣稅務局、縣應急管理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高新區管委會)
(五)投資者背景評估。主要對項目投資者及其投資企業的基本情況、資本結構、組織結構、資信及經營狀況等方麵進行分類分析評估。對於購地20畝以下的項目原則上由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出具企業考察意見。對於購地20畝(含20畝)~50畝的項目,原則上需由評估工作小組出具企業投資項目評估報告。對購地50畝以上(含50畝)的項目,原則上應委托第三方機構出具企業背景調查報告,特殊情況不用出具背景調查報告情形的則由評審工作小組會議研究決定。(責任單位: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高新區管委會、項目招引責任單位)
第七條 評審程序
(一)項目受理。投資者必須向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提交《項目基本情況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投資計劃書》)等材料。
(二)征求意見。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負責整理項目材料並征求評審工作小組成員單位意見,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責職能在3個工作日內出具產業準入,環保準入,用能、用地、安全生產等方麵書麵意見。
(三)項目初審。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負責彙總整理評審工作小組成員單位意見以及項目考察評估意見,提出項目入園初審意見。
(四)審核批準。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對擬入園項目進行評審。
1. 對租賃廠房的項目原則上由項目入園評審工作小組會議研究提出審批意見。批準後,由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高新區管委會與投資方分別簽訂《招商項目投資服務協議書》和《入園協議》。
2. 對經項目入園評審工作小組審核通過的購地項目,提請縣政府常務會議或縣委常委會會議研究確定。批準後,由縣人民政府(或授權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與投資方簽訂《招商項目投資服務協議書》,由高新區管委會與投資方簽訂《入園協議》。
第八條 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單個項目投資強度達到1500元/m2且年納稅達到60元/m2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500萬元租賃私營企業廠房的生產性孵化型項目,入駐前必須向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備案並提交《項目基本情況表》和《項目投資計劃書》等材料,經征求項目入園評審工作小組各成員單位意見後,由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會同高新區管委會研究提出審批意見。批準後,由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高新區管委會與投資方分別簽訂《招商項目投資服務協議書》和《入園協議》。企業須依法依規經營並接受監督管理。
第九條 本辦法有效期5年,自發文公布之日起施行。《平遠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廣州南沙(平遠)產業轉移工業園項目入園評審辦法的通知》(平府辦發〔2020〕7號)文件同時廢止。本辦法由縣招商和企業服務中心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