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綜合政務 | |||
---|---|---|---|---|---|
發布機構: | 蕉嶺縣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2-02-28 | ||
名 稱: | 關於印發蕉嶺縣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獎補工作方案的通知 | 發布日期: | 2022-02-28 | ||
文 號: | 蕉府〔2022〕7號 |
蕉府〔2022〕7號
蕉華園區管委會,各鎮人民政府,縣府直屬有關單位:
《蕉嶺縣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獎補工作方案》業經2022年2月24日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縣農業農村局反映。
蕉嶺縣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8日
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進農房外立麵升級改造和鄉村風貌整體提升,根據《亚搏app下载安装 關於全麵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的指導意見》(粵府〔2020〕43號)和《梅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全麵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實施方案〉的通知》(梅市府〔2020〕24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製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開展全域農村建房風貌管控和農房外立麵提升改造,重點在長深高速公路和205國道沿線、石窟河沿線、省際邊界線、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美麗鄉村示範村等範圍內進行農房外立麵統一改造,率先打造一批風貌突出的樣板示範村莊和美麗鄉村示範帶,引領帶動全縣農房外立麵改造和鄉村風貌提升。其他村莊要因地製宜開展農房風貌提升改造工作。
2021年底前,全麵摸清需改造農房情況,率先在長深高速公路和205國道沿線打造總長42公裏的省際廊道美麗鄉村風貌示範帶,鄉村風貌提升初見成效。
2022年底前,長深高速公路和205國道沿線、石窟河沿線、省際邊界線、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美麗鄉村示範村等範圍內存量農房率先完成微改造,基本完成風貌提升工作,全縣鄉村風貌提升整體效果顯現。
2023年底前,全縣存量農房基本完成微改造,基本實現農村住房外觀整潔、建設有序、管理規範,充分呈現獨具蕉嶺特色的新時代鄉村風貌,全縣鄉村風貌提升取得顯著成效。
二、工作原則
堅持政府統籌與尊重民意相結合。政府主導,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鼓勵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實施農房外立麵改造,同心合力建設美麗鄉村。對幹部群眾積極性高、基礎工作紮實、謀劃合理到位的優先安排獎補資金。
堅持示範創建與分類指導相結合。試點先行,典型引領,以點帶麵。因地製宜精心打造,彰顯特色,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麵。
堅持傳承曆史文化與塑造現代風貌相結合。不搞大拆大建,既要注重客家傳統文化、農村古建築、古文物、紅色文物等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傳統古村落的曆史風貌;又要合理運用現代技術和生態環保材料,體現時代特色。
堅持財政投入與多方籌資相結合。在加強財政投入保障的基礎上,拓寬資金來源,動員村民和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
三、獎補時間和範圍
本方案獎補時間為方案印發之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以自然村、片區或村民小組為單位,對連片70%以上戶數的農房外立麵改造進行獎補。方案印發前已進行農房外立麵升級改造的農戶和印發後新建成的農房不列入此次獎補範圍;違規占用河道和水田建房的不列入獎補範圍;縣城和圩鎮範圍的民居外立麵改造暫不列入獎補範圍;危舊棄房、殘垣斷壁、露天廁所茅房、破舊泥磚房、違章建築等應拆未拆的建築不列入獎補範圍;祠堂修繕改造不列入獎補範圍;未按程序申報而自行改造的不列入獎補範圍;縣政府認為不宜獎補的建築不列入獎補範圍。
四、資金來源
獎補資金由縣級財政統籌安排。鼓勵各鎮、村充分發揮社會力量,通過“萬企興萬村”“6·30”扶貧濟困日捐款等方式籌集資金,用於農房外立麵風貌提升工作。
五、獎補方式
(一)改造標準。各鎮要嚴格按照《梅州市農村建築風貌提升指引》(梅市建字〔2021〕113號)有關要求,指導農戶做好農房外立麵改造工作。
1. 屋頂標簷。屋瓦為琉璃瓦或西瓦;屋棟砼搗製、白色水泥刷麵或白色瓦;屋簷(瓦簷)外飄牆體不得超過1.2米。樓房有曬台的,曬台邊沿須進行裝飾(如坡麵小披簷,材料顏色與屋頂要求一致)。根據村莊位置及農戶的實際情況,少部分屋頂改造需要采用磚混貼小青瓦或建騎頭牆的民居,屆時現場根據實際情況由各鎮自行確定。
2. 牆體。老屋民居應采用原工藝進行修補,做到修舊如舊;新建樓房牆體支撐屋頂、外牆(材料為粉灰或瓷塊,平房0.8米以下要有客家特色的勒腳裝飾)顏色淡雅,主色以白色、灰色和淡黃色為主。外牆批蕩刷白後要畫上腰線(分層線)和窗戶框線。一層磚瓦屋在牆腳劃線,線寬不少於30厘米。腰線、窗戶框線及牆腳線采用黛青、黛藍或靛藍色調。現已貼有瓷磚(片)的外牆及新刷且亮麗的外牆不再改造。
3. 圍牆。對重點線路兩邊第一重視線範圍內的現有赤膊圍牆,刷白或作黨建、鄉村振興宣傳標語、宣傳畫。
4. 改造項目。一棟建築可作全麵改造,隻改造一項的,另一項須符合以上標準。已完成外牆改造而沒有完成坡屋麵改造的,隻做坡屋麵改造;已完成坡屋麵改造而沒有完成外牆改造的,隻做外立麵改造。無論做哪一方麵內容的改造,都要在保留現有建築基本結構,確保房屋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實施,可結合村莊實際,有針對性地選擇某幾項進行綜合改造,不搞“一刀切”,不搞全覆蓋。每棟民居的外立麵、坡屋麵顏色整體上要接近、協調。根據農戶意願,房屋樓頂樓梯間或閣樓可以實行全坡屋麵進行改造。
5. 規劃要求。未按照《梅州市農村建築風貌提升指引》改造的不納入獎補範圍。改造房屋未作瓦棟、無牆體(或以鋼、鋁等柱材代替牆體)、未覆蓋牆體的坡型屋頂視作不合格,應整改合格後方可驗收。實施牆體改造的,須同意安裝橋架,對外牆水電、空調、廣告、“四線”等進行綜合治理,並不得私自改動。
6. 文物保護單位建築和傳統古村落建築。文物保護單位建築和傳統古村落建築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和古村落規劃保護有關要求進行維修。
(二)獎補標準。1. 省際廊道美麗鄉村風貌示範帶沿線可視範圍內的行政村(見附件2)的農房,由政府主導實施,采取專項資金和獎補相結合方式,按規劃設計要求進行統一改造。
(1)屋頂標簷。屋頂標簷麵積按投影麵積的1.2倍計算,統一采用西瓦進行改造。屋頂已有鐵皮瓦的,群眾每平方米自籌50元;屋頂無瓦的,群眾每平方米自籌100元,其餘改造費用由政府財政資金統籌解決。
(2)牆體。牆體(含門窗)由政府統一實施。
(3)為統一農房外立麵和鄉村風貌整體協調,對部分采用加裝光伏發電設備、部分采用西瓦進行改造的屋頂,不再進行獎補。
2. 石窟河沿線、省際邊界線、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美麗鄉村示範村等範圍內行政村(見附件3)的農房,由鎮、村組織農戶按標準進行改造。
(1)屋頂標簷。屋頂標簷麵積按投影麵積的1.2倍計算,統一采用琉璃瓦或西瓦進行改造,每平方米獎補100元。
(2)為統一農房外立麵和鄉村風貌整體協調,對已有鐵皮瓦的屋頂按照標準進行改造的,每平方米再加獎補30元;對部分采用加裝光伏發電設備、部分采用琉璃瓦或西瓦進行改造的屋頂,不再進行獎補。
(3)牆體。按外圍可視牆體麵積計算,牆體采用抹灰刷白的,每平方米獎補30元;采用外牆漆的,每平方米獎補50元;采用石漆的,每平方米獎補80元。每棟房屋外牆總麵積計算標準為統一不除門窗。
各鎮可以根據時限要求,在獎補標準範圍內自行確定獎補比例,越遲改造,獎補比例越低。按上述標準計算後實行總額限高獎補,每戶房屋(麵積80-150平方米)獎補不超過3萬元(含)。
(三)申報程序。1. 提出申請。對擬改造農房外立麵的,由農戶向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並附改造方案,以行政村為單位統一上報鎮政府。
2. 實地核查。鎮村工作人員現場拍照留證,丈量麵積,確認四至界線和權屬,由村民委員會審核後,上報鎮政府進行審核。
3. 項目審批。各鎮將擬改造項目以村為單位彙總,在自然村、片區或村民小組進行公示5天,公示結束後上報縣獎補審核工作領導小組審批。縣領導小組審批通過後,鎮、村根據美麗鄉村建設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要求,按程序組織實施項目建設。
4. 鎮村初驗。各鎮要加強對改造方案的把關,確保改造後符合農房改造有關要求。改造完成後由鎮、村聯合進行初驗,初驗後應建立台賬,並在村民小組範圍內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台賬資料含申請表、申請人戶口簿或身份證複印件、改造前後農房外立麵照片、農戶銀行賬戶複印件和鎮級驗收表。
5. 驗收撥款。(1)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審核。經鎮初驗合格後,統一上報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審核,並抽取部分行政村進行現場核查,原則上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
(2)資金撥付。驗收資料經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審核通過後,由鎮統一申報資金,由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審核後再報縣財政局,縣財政局將獎補資金劃撥鎮財政所,由鎮財政所直接發放。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製。建立縣級統籌、部門指導、鎮村實施的工作機製。將農房外立麵改造、鄉村風貌提升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壓實各鎮各單位責任。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負責加強檢查指導和工作調度,及時總結推廣具有地域特色的典型經驗。各鎮要落實實施主體責任,健全工作機構,細化目標任務,加強轄區農房外立麵改造、鄉村風貌提升工作的組織領導;要探索建立鄉村建設協管員機製和鄉村建設項目長效管護機製。縣住房城鄉建設局要認真製定完善鄉村風貌提升指引、負麵清單和農房外立麵改造標準圖例,做好相關指導和技術支撐。
(二)強化資金保障。縣財政局要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加強投入保障,重點投向農房外立麵改造和鄉村風貌提升,指導鎮、村合法合規用好項目資金。采取競爭性分配等方式,將財政資金優先投向群眾積極性高、項目儲備好、工作推進快的村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鼓勵各鎮因地製宜選擇項目建設模式,優化項目建設審批流程,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方式,對依照統一風貌指引積極申報新建、改造農房的行政村給予資金獎補。
(三)營造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村級各類組織的作用,完善村規民約,發動村民投工投勞、積極參與。注重加強對農房外立麵改造、鄉村風貌提升工作的宣傳引導,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支持並踴躍參與,大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四)加強督促檢查。加強對各鎮農房外立麵改造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對重視不夠、落實不力、進度緩慢的,及時督促整改;對弄虛作假、失職瀆職的,嚴肅追責問責。
本方案自發文之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附件:
1. 蕉嶺縣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獎補審核工作領導小組
2. 蕉嶺縣省際廊道美麗鄉村風貌示範帶可視範圍內行政村名單
3. 蕉嶺縣石窟河沿線、省際邊界線、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美麗鄉村示範村行政村名單
4. 蕉嶺縣農房外立麵風貌提升申請表
5. 蕉嶺縣農房外立麵風貌提升驗收表
6. 蕉嶺縣農房外立麵風貌提升鎮級驗收彙總表
7. 蕉嶺縣農房外立麵風貌提升承諾書
8. 蕉嶺縣農房外立麵風貌提升獎補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