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梅州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2017-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將於近期印發實施。根據《規劃》,我市力爭用13年時間,推動梅州成為廣東省養生功能區,依托具有全國層麵戰略價值的養生休閑資源,打造充滿經濟活力和文化感染力的全國養生休閑度假精品目的地。
“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2016 年,我市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為推進梅州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我市啟動《梅州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編製工作。據介紹,《規劃》是一個中長期規劃,結合梅州實際,緊緊圍繞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導則進行編製,與梅州市城市總體規劃、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規劃、梅州市旅遊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我市其他規劃進行有機銜接,實現“多規合一”。《規劃》專門編製了《梅州市全域旅遊市民讀本》,讓市民看得懂什麼是“全域旅遊”、怎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實現主客共享,提高市民和遊客文明旅遊水平。此外,《規劃》還配套製定了《梅州市全域旅遊重點任務工作指南》。
《規劃》重點分析梅州發展全域旅遊的條件及8個縣(市、區)旅遊產業的特征,明確提出要構建梅州旅遊“麵向全國”戰略體係,全麵推進梅州旅遊管理體製機製改革,形成梅州領先時代精致產品體係,構建梅州點線麵旅遊空間體係,促進梅州旅遊企業迭代更新,精準建設梅州公共配套體係,營造清新美好的高品質人居環境,推動城市品牌與旅遊品牌協同發展,啟動梅州旅遊國際化發展計劃,促進梅州旅遊可持續發展。
構建梅州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規劃》提出“一心、一帶、兩環、四區”的全域旅遊空間布局結構,實現點線麵聯動,構建梅州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一心”即梅州城市旅遊中心,“一帶”是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兩環”指環梅州市康養圈(外環)、環陰那山度假圈(內環),“四區”為文化慢城旅遊區、健康山水養生區、風情溫泉度假區、文體康養休閑區。我市將打破行政邊界,共建區域公共配套,共商精品業態布局。《規劃》還提出“梅開六瓣,全境爭芳”的空間布局演繹,即以梅江區、梅縣區為花心,以蕉嶺縣、豐順縣、大埔縣、平遠縣、五華縣、興寧市為花瓣,構成一花六瓣空間意象,形成主次分明、主題各異的空間組合。
根據《規劃》,我市將實施梅州旅遊發展“八大路徑”,推動我市旅遊實現從休閑觀光向養生度假轉變、從擴大增量向存量優化轉變、從寡頭開發向多元共生轉變、從以客為主向主客共享轉變、從特色引領向服務為王轉變、從景區為主到旅城一體轉變、從單一開發到兼容發展轉變、從政府主導到市場引領轉變,構建麵向 2030 年的梅州全域旅遊發展願景,力爭用2至3年時間,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到 2020 年,精品化的養生度假成為梅州主流產品,梅州成為廣東省養生功能區;到 2025 年,麵向全國戰略體係初步建成,梅州進入全國旅遊視野;到 2030 年,全國養生休閑度假精品目的地全麵建成,進入中國養生度假領域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