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特色美食
客家四星望月
來源:梅州市旅遊局  時間:2016-10-21 10:30:51  瀏覽:-
字號:


客家四星望月

在京九鐵路特意拐個彎的將軍縣興國,有一道毛澤東欽定的名菜——“四星望月”。毛澤東生活簡樸,不尚吃喝,定菜名還有一番掌故呢。

1929年4月,毛澤東率紅四軍從井岡山突圍,轉戰贛南閩西。一路上餐風露宿、疲憊不堪達到興國縣時,興國黨的負責人陳奇涵、胡燦等湊錢請他打個牙祭,吃興國縣的蒸籠粉魚。

蒸籠粉魚是興國縣的客家家常傳菜,用竹編圓籠盛魚,包含“合家團園、吉慶有餘”的寓義。做法簡單,先將鮮魚肉切成薄片,拌好油鹽料酒,芋片先入鍋蒸熟,再鋪上魚片,澆上一層生薑、辣椒、芝麻擂成的糊汁,蓋好蒸透,和竹透一起上桌。籠蓋一揭,熱氣騰騰,香、辣、鮮味撲鼻而來,令人口舌生津,食欲大開。

毛澤東見桌上擺上個圓竹籠,周圍四個碟子小菜,頗為新奇。嚐了魚塊後,覺得又辣又鮮,頗對他的湖南口味,不禁頻頻舉箸。吃了一陣,凡事喜歡調查的毛澤東,開口問道:“這菜叫個麼子名?”胡燦說:“家常菜,沒啥正以名字”陳奇涵接口道:“凡事名正才言順,這菜委員起個雅名如何?”

毛澤東興致盎然的指點說;“你們看,一個圓竹籠象月亮,四個碟子象星星。這星星和月亮,就象各地的工、農、商、學群眾盼望紅軍的到來。我看到它‘四星望月’好不好?大家被他奇妙的聯想折服,紛紛叫好。

毛澤東不愧為詩人、政治家,一個菜名他都賦予了浪漫的外表和深刻的內涵。他把紅軍比作月亮,把工農商學等群眾比作星星,和他後來選定四顆小星圍著一顆大星的國旗圖案,有著驚人的相似。

蘇區時毛澤東最愛到興國,他的菱裏有四篇專門反映興國的文章。四星望月從此也成為興國人民招待紅軍的傳統菜。建國後,毛澤東曆次回江西,都要點四星望月,並把這道菜引進了中南海,1972年12月台票鄧小平重返興國,指名要吃“四星望月”,說是重溫曆史。四星望月台票雖是名菜,其實用料簡單,成本低廉,其標準和四菜一湯類似(朱元章吃的菜)類似,它是以一種代表革命傳統的飲食文化享譽全國。19963年9月9日,京九鐵路一通車,江澤民同誌便到興國視察,也要求職為他準備四星望月,中國三代領導人都看好這一道菜,其意義恐怕還不止於菜本身。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名肴佳菜何止萬千,但像四通八達星望月這樣和中國革命曆史相連的名菜,四星望月卻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