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菌豆腐渣
紅菌豆腐渣係武平特產,上杭及廣東平遠一帶也有。它是用豆漿濾出的一般人僅作為喂豬飲料的渣滓,經過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具有鮮明個性的菜肴。它的曆史有多久,無從考證,僅知在味精問世之前,它是經常當作味精來使用的,像甘草和諸藥一樣,它能和諸菜。
無論煮肉、煮豆腐及一秀菜蔬,放一點紅菌豆腐渣,即鮮美異常,且價格又極低廉,因此備受人們的喜愛。據說,許多過南洋的仁居人在回家鄉探親之前,常預先寫信,囑親屬買好紅菌豆腐渣,烤熟曬幹,用瓶裝好,以便帶往南洋,贈送親友做菜品嚐。
紅菌豆腐渣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將新鮮豆腐渣倒入鐵鍋中以文火烤焙,待豆腐渣幹至手捏成團,指縫有濕痕卻不溢水,而拋之即散時,即鏟起,置於已鋪好芭蕉葉的米篩或糠篩的背麵,用手壓緊壓平壓勻,厚約寸許;待冷卻後,即在豆腐渣表麵撒上菌種,菌種的根須很快伸入豆腐渣中,使渣變得既結實又柔韌,同時渣麵長出一層紅毛,此即為紅菌。
出售時,用刀切成塊狀,要多少切多少。食用前,將它切成一塊塊薄片,放在鍋爐壁上略烤幾分鍾,無須放油,然後鏟起,攔肉成攔菜煮均可,味道好極了!
菌種就像發酵的麵種一樣,重做時撒入豆腐渣表麵即可。菌種從柯而來:任何市場上均無出售。這是關鍵的秘密,筆者隻好遵囑不書。 若豆腐渣表麵長出的不是紅毛,而是黑毛,則說明是變質者,不可食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