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民俗節慶
年三十敬祖公
來源:本網  時間:2016-09-07 09:55:58  瀏覽:-
字號:


祭祖

香燭

供品

  【年俗】

  千年漂泊中形成的客家文化,一直固守著濃厚的 “尋根意識”和強烈的“祖靈崇拜”觀念。近十幾年來,隨著國家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市,平日裏鄉村中同村共屋、同屋共族、同族共根、同根共脈的叔伯梓侄、叔婆伯姆都難得一見。年三十敬祖公,成為客家地區宗族親人相聚相敬、增進情誼的最重要的民間習俗之一。

  神可以不拜,祖公卻一定要敬——敬祖公勝過拜神,這是客家人在新形勢下形成的一個世俗共識。拜神者,各人有各人的企求,而敬祖公卻絕無二心,它就是緬懷祖先功德,增進宗族觀念,共享幸福生活,企盼美好未來。

  年三十當天,各家各戶一家老小來到老祖 屋廳堂內,將三牲(豬肉、魚、雞)和供品(果品茶酒等),在八仙桌上整齊擺放,接著斟茶敬酒,焚香點燭,在香燭焚燒期間需添酒加茶,酒過三巡後,眾人在先祖靈位前舉香施行三鞠躬或三叩首禮,行禮時可在祖靈麵前彙報家事或說一些吉祥話以及求財求平安之類的吉言善語,禮畢後接著是“奉財寶”(將壽衣、冥幣等物品焚燒),最後是燃放喜炮,整個過程大概持續一個小時左右。

  年三十敬祖公,平日冷清的祖屋此時變得熱鬧非常,人頭攢動,喜氣洋溢,濃濃的親情使人與人之間顯得格外友愛親善。就在這一天,不管是本地還是遷居到外地如“珠三角”等地的族人,都會返回老祖屋,焚香叩首,祭拜祖先,追思先祖功德的虔誠之情。祭祀期間,不分權貴高低隻分輩分大小,同祖屋、同祖公的叔婆伯姆、叔侄孫嫂歡聚一堂,聊一聊世間事,敘一敘別後情。一句句祝福話、一聲聲拜年語伴隨著朗朗笑聲,把祖公廳堂內歡樂祥和熱鬧歡騰的氣氛推向高潮。通過敬祖拜宗,不但可以加深一祖相傳、血脈相通的歸屬感,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拉緊血緣關係這根紐帶,增強族人間愛鄉愛家的凝聚力。

  年三十敬祖公,是客都地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畫,一首悅耳的和諧曲,一首激昂的抒情詩,一個傳統的大民俗。

  (圖/文 黎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