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旅遊動態
風情濃鬱的“張弼士旅遊景區”
來源:梅州市旅遊局  時間:2018-09-19 11:21:00  瀏覽:-
字號:

走進鄉村,融入田野,讓思緒在徐徐吹拂的山風中飄浮,讓時光在湖光山色的綠野間浪漫,讓認知在解讀名人史實中得到升華,這是當今社會人們難以擺脫的一個心理情結。不久前的一天,我們從梅城江南出發,直奔目的地——有著“廣東省最美鄉村”和“廣東省古村落”美稱的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張弼士旅遊景區”。

不足一個小時,從高速路上下來,隻幾分鍾就到達剛建成不久的景區“客服中心”。在這裏有寬闊的停車場,有農家樂餐飲店,最吸人眼球的是那兩個葡萄酒木桶形狀的房屋建築,酒文化的氣息迎麵撲來,濃鬱的酒香味四處彌漫,讓人們一下子聯想到中國葡萄酒之父、張裕釀酒公司創始人張弼士這位客家曆名人。

從車上下來,轉乘遊覽車,走完約三公裏的村道,便來到了車龍村。隻見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山明水秀、恬靜閑適的全景式原生態客家鄉村的生活畫卷。峰巒舒緩的群山將山村環抱,遠山籠罩著淡淡的霧靄,近處樹木蔥蘢蒼翠。農田灌滿春水,田坎上幾個村民正在鋤地播種,晃動的身影映照在水麵上,給寂靜的山村增添了幾許靈動與生機。村屋農舍疏密有致,黑瓦青磚,飛簷高翹,精致而又儒雅。潔淨的水泥路如銀帶,蜿蜒伸向農家村屋的盡頭。在這裏,沒有喧嚷和嘈雜,聞到的是空氣中飄蕩的柚花的清香,目睹的是滿目的盎然春意。

(以上圖片來源:梅州市旅遊局)

從右邊的水泥村道往前走,路兩旁是一座座始建於清末民初的民居,有“篤慶樓”、“資政第”、“明經第”、“大夫第”、“奉政第”、“學齡筱築”、“壽南公祠”等十餘座清逸雅致、古色古香客家民居。就整體結構而言,這些民居與其它村屋的不同之處在於每個大門的上方,都加建了一層設計精美的簷屋,使它從普通農舍的表象中,理解出蘊含著的文化追求的隱意。這些民居雖然沒有豪門的奢華,但也並非是平頭百姓人家的簡單樸實,裏裏外外體現的是從從容容、落落大方的居家情調。我們隨意走進一座民居,這座民居叫“資政第”,是張裕葡萄酒釀酒公司首任總經理張成卿的故居,房屋雖不見寬闊,但建造精致。抬梁、鬥拱、雀替等木雕件飾於花鳥、瑞草等吉祥物,牆壁描繪生動傳神的民間傳說彩畫,特別是二樓左右兩邊的屏風和天井四周的鐵藝柵欄以及前牆鑲嵌的當年罕見的彩色玻璃,呈現出中西合璧的韻味,極具觀賞價值。

從“資政第”出來,不久就來到了宮廷式深宅大院“光祿第”。從鬥門進去,隻見大門門楣上方由清代大臣李鴻章親筆題寫的“光祿第”三字剛勁雄渾、莊重大氣。大門兩邊梁枋的木雕深雕淺刻,工藝精湛;牆上的壁畫圖案豐富,色彩素雅;這些雕刻與繪畫雖經一百多年的風雨侵蝕,仍色彩豐富,形象逼真。踏入大門,眼前豁然開朗,堂屋雖顯陳舊,卻依然堂皇氣派。一根根娟秀的石柱托起粗壯的大梁,顯得高深空曠,氣勢軒昂。上堂上方“五知堂”三字格外醒目,下方是神龕,供奉著祖宗的牌位和先人的照片,顯得莊重肅穆。中堂是整座房屋的核心,中廳的梁枋、柱頭和雀替以及南北廂房的屏風均飾於鎏金的精美的雕刻,以祥禽瑞獸為題材,精工細鏤,線條流暢。牆上配於精美的繪畫,色彩豐富,形象生動。看得出,主人當年造屋時,不但體現出尊貴的社會地位,而且彰顯出主人的文化素養和經濟實力。除了堂屋作為重點裝飾外,兩側橫屋的窗欞和天井瓦簷有著強烈的形式感,簷頂飛舞飄逸的圖案與建築的端莊整肅形成鮮明對比,剛柔相濟,在規整劃一中顯出清秀與嫵媚。堂屋背後是悠長呈弧形的圍屋,它與左右兩邊的橫屋緊緊相連,形成“U”字形二層通廊式的“走馬樓”,營造出極具生活情趣的居住環境。圍龍內的地坪由鵝蛋大小的卵石鋪就,人為的刻意裝飾顯現著精致與雅觀。地坪中栽種的五棵楊桃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綠色的樹葉與素色的樓屋交相映襯,使樓屋更顯得高聳深遠和純樸典雅。

“光祿第”是清代紅頂商人、著名愛國僑領、客家八賢之一、張裕釀酒公司創始人、被譽為中國民族工業之父的張弼士故居。“張弼士旅遊景區”以“光祿第”為中心,整合周邊村屋民舍、河流山坡,把曆史名人、客鄉風情、鄉村休閑等功能融為一體,讓人們在品讀人文,欣賞山村美景之中,親身感受一次風情獨特的文化記憶。(黎金本/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