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華“好玩”項目多多。圖為遊客在體驗足球玩樂項目。
五華提線木偶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嶺南民間戲曲藝術的瑰寶。
每逢中超梅州客家主場比賽日,眾多球迷趕來看球,風雨無阻。
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五華菩米受到不少人的關注。(賴運香 攝)
在五華益塘水庫可乘船遊覽、欣賞湖光山色,還可以體驗荔枝采摘樂趣。
五華魚生標準出台後,食客可以更放心品嚐美味五華魚生。(除署名外,均由周揚供圖)
中超梅州客家球市火爆,“看球踢球到中國五華”持續升溫;益塘水庫風光旖旎,滿山荔枝等著遊客采摘,同時可體驗乘船遊玩樂趣;美味五華魚生迎“新生”,讓食客大快朵頤無後顧之憂……一段時間以來,五華縣積極打造“好看、好玩、好吃”文旅新場景,讓八方遊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好看 不止於一場球
“幾乎每場主場比賽我都沒落下,一來是支持客家人自家的球隊,更重要的是比賽精彩好看,主場氛圍相當棒。”5月6日,2025中超聯賽第11輪,梅州客家坐鎮主場迎戰強敵上海申花,比賽當天五華雖然大雨滂沱,但依然沒能阻擋河源球迷謝誌強前來看球的腳步。
精彩好看的中超球賽,是五華一張亮麗又熱情的“邀請函”。每逢梅州客家主場比賽,除了在家門口看球的廣大梅州球迷外,還有一大批與謝誌強一樣的忠實球迷會從潮州、揭陽、汕頭、河源、惠州、深圳甚至福建、江西等地趕來五華,沉浸享受精彩賽事。數據顯示,2025賽季開賽至今的梅州客家7個主場比賽,五華惠堂體育場場均有超萬名球迷現場看球,氛圍相當熱鬧。
為了進一步提升球迷看球體驗,五華縣相關負責人在今年2月召開的“看球踢球到中國五華”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看球踢球到中國五華”係列活動和相關優惠措施,提出要以球為媒、久久為功,促進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全縣上下做足做好“被踢”“陪踢”準備,全力打響“看球踢球到中國五華”品牌,擦亮梅州五華“足球之鄉”金字招牌。
五華可謂是一座“文武雙全”的城市。在這裏,除了有精彩球賽可看,國家級非遺五華提線木偶、省級非遺采茶戲、武術等同樣精彩紛呈、看點十足。作為“廣東省戲劇之鄉”,五華城裏鄉間搭台唱戲,方寸舞台能夠“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生旦淨末醜、手眼身法步,絲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生動詮釋著客家文化。如今,每逢重大節日或舉辦活動,五華總會準備精彩的提線木偶戲、采茶戲等表演,讓廣大市民和遊客過足眼癮;精彩的表演,也常常座無虛席,令人讚歎不已。
從“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的傳奇,到如今“剛直為人硬打硬,匠心做事實打實”的新時代“五華精神”,五華正著力塑造獨有的“文武雙全”城市形象,努力打造更多看點、亮點,聚力提升五華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好玩 讓人流連忘返
盛夏時節,荔枝成熟。近日,益塘水庫荔枝園的荔枝逐漸步入成熟期,眾多遊客正翹首以盼準備前往體驗采摘樂趣、嚐鮮美味荔枝。五華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為了進一步提升遊客采摘體驗,該縣策劃了“秘境尋寶+萬人共飲嘉應茶+荔枝采摘活動”這一好玩“套餐”,並計劃於6月25日開啟,歡迎廣大市民和遊客前往體驗。
近兩年來,五華文旅活動持續出新出彩,遊客的遊玩體驗不斷提升。2023年,五華開始謀劃開展“一場球激活一座城”係列活動,辦節會、搞活動,讓五華變得“好玩”“好逛”。如踢“福洞”挑戰賽、全國征聯、客家音樂會、功夫足球等主題活動,贏得廣大遊客的點讚和好評。
今年4月20日,正值梅州客家主場比賽日,球場外的五華奧體中心雕像廣場樂聲悠揚、掌聲雷動,“傳球王薪火·奏長樂歡歌”五華縣客家音樂會在這裏熱鬧舉行,為遠道而來的各地球迷和當地市民群眾獻上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不少球迷紛紛表示,“賞樂看球兩不誤,真是太好玩了,這個周末太值了”。
在五華,好玩的項目還有不少。在漢光超順農旅園,遊客可以體驗采摘的樂趣,品嚐新鮮的水果;在益塘水庫,遊客可以乘船遊覽,欣賞湖光山色;在熱礦泥溫泉度假村,遊客可以泡溫泉、玩泥浴,享受愜意時光……除了自然景觀,五華的人文景觀也別具特色。在球王故裏,遊客可以參觀世界球王李惠堂故居,了解球王的成長曆程;在長樂學宮,遊客可以感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在獅雄山秦漢遺址,遊客可以探尋曆史的遺跡。“這裏的熱礦泥泡完之後渾身輕鬆。”來自深圳的遊客李女士說,來五華遊玩,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五華縣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五華將結合梅州客家主場比賽日,推出炒綠茶推廣周、工匠文化展示周、武林大會、荔枝文化節、鷹嘴桃節、啤酒音樂節、百名文藝名家文藝交流活動、熱礦泥溫泉旅遊推廣大會、魚生菩米產業發展大會、醉美鄉村徒步遊等10多項精彩活動。活動和節目貫穿整個2025賽季梅州客家主場比賽,在球賽外給廣大球迷提供更多更好的遊玩體驗。
好吃 擋不住的誘惑
端午假期從廣州前來五華旅遊的何以晴在當地朋友帶領下,走進五華魚生標準示範店吃下了第一口五華魚生。“滿滿一大口,魚生的鮮甜和各種配菜的豐富味道充滿了整個味覺係統,太好吃了,根本停不下來。”何以晴點讚道。從剛開始的“不敢嚐試”到“根本停不下來”,一方麵是五華魚生足夠“惹味”,另一方麵也是《五華魚生製作技術規範團體標準》出台給食客帶來更強安全感的體現。
“唔食魚生就冇人生!”這句流傳百年的俗語,道盡了五華人對魚生的鍾愛。過去,五華魚生雖美味,卻難以擺脫地域的局限,也缺乏相關安全衛生標準的支撐。去年,《五華魚生製作技術規範團體標準》正式出台,有效填補了這一空白。與此同時,五華大力推進建成50家“五華魚生標準示範店”,確保從“魚塘到餐桌”的全鏈條安全,讓食客吃得放心。
如今,已建成的這批“五華魚生標準示範店”生意持續火爆。五華縣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李慶泉算了一筆賬:以50家魚生標準示範店為例,按每桌席280元、日均10桌席、年營業天數300天測算,預計創造營業收入約4200萬元,能真正讓小魚生發展成大產業。
提到五華特色美食,還不得不提到五華菩米。近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五華菩米受到不少人的關注。來自江蘇的毛先生正是在深圳文博會現場被五華菩米“圈粉”的一位新朋友。“一直想去梅州,這次趁著逛深圳文博會,特意來梅州館逛一逛,一進來就被菩米吸引了,聽說又好吃又健康,就先買了一些嚐嚐鮮。”毛先生笑著說,他還特地添加了工作人員的聯係方式,方便以後繼續回購。
去年以來,五華深入挖掘五華魚生、五華菩米等特色美食資源,努力推動標準化、規模化水平提升,通過舉辦百桌魚生宴和菩米宴,推進農文旅體深度融合,“五華魚生”“五華菩米”為主題的消費場景初顯成效。來到五華,除魚生、菩米,五華釀豆腐、橫陂小炒、五華釀粄……一道道特色美食同樣讓人垂涎欲滴。
好看、好玩、好吃的五華,正等著您來打卡。(記者 賴鋒 特約記者 周揚 曾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