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旅遊動態
梅花山麓訪古田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3-12-19 11:12:11  瀏覽:-
字號:

古田會議舊址。(吳騰江 攝)


  到達古田鎮是初冬的上午時分,但此時閩西溫和的陽光照在我的身上,沒有絲毫寒意,猶如春日般的溫暖,眺望遠處的梅花山心曠神怡,長途車程帶來的勞累一掃而光。多美啊,古田!不像想象中紅色聖地隻有剛強的一麵,還有其柔美的內涵。這座處於閩西梅花山南麓的小鎮,不但是曆史偉人毛澤東點燃革命火種之地,還是一座天然氧吧。生生不息的五龍溪水,交織出四季輪換的美麗田園。此時我在想,如果沒有當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激情燃燒,就不會有我們洋溢充滿幸福的今天。懷著按捺不住的心情,我跟隨導遊進入古田會議舊址,在這裏聚焦光輝的歲月,聆聽曆史的回聲。

  造訪古田會議舊址,緣於對現代革命曆史的進一步了解。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我雖然從小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但是實地拜訪古田會議舊址卻是第一次。

  相傳,古田的得名是因境內五龍村有一丘田為古代最早開辟而得名,是梅花山4A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古田鎮還入選了2003年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選的中國曆史文化名鎮(第一批)名單。可是,最出名的不是它的自然景色,而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寫下的一筆濃墨重彩。

  走進古田會議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掛在牆上的一排黑白照片,這些照片全是當年參加古田會議的老紅軍。其中,有偉大領袖毛澤東、朱德,也不乏不為人知的革命戰士。每幅照片的下方還配有革命者的生平介紹,緬懷偉人和先烈,讓參觀者進一步了解了每一位當年為中國革命作出巨大貢獻的先輩。

  隨後,我參觀了鬆蔭堂。這座建於清朝的圍攏式建築,懸山式屋頂,磚木結構,飛簷翹角,雕梁畫棟,融合了客家建築的特色。也就是在這裏,毛澤東運籌帷幄,把革命的火種撒向全國。佇立在後廳二樓毛澤東的臥室,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毛澤東當年臨窗工作偉岸的身軀。那裏,至今留著毛澤東用過的一張小木床、一張老書桌、一張竹背椅,一盞煤油燈,一隻缺角的硯台和一支禿心的毛筆。

  鬆蔭堂的印記,協成店的遺跡,穿越了曆史隧道,雖說曆時近百年,但仍是人們心中一盞不熄的明燈。

  離開古田時,已是午後。回望梅花山,山峰披上金甲,呈現在我眼前的是另一幅畫麵:村落、田園、溪流、山林薈萃成生態古田的美景。(撰文 鄔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