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瓷、釉下青花工藝瓷、薄胎瓷、特種陶瓷和紫砂陶等產品和樣品,琳琅滿目。
瓷屋通往二樓的高牆上,兩條船采用瓷製船身,瓷製船帆。
梅州市富大陶瓷工業旅遊區,位於大埔縣高陂鎮,是集陶瓷工業觀光、體驗、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區。
在陶瓷產業園門口,左右兩邊各立著一個約一層樓高的巨型花瓶為柱子,撐起產業園的牌坊。去往陶瓷工業旅遊區的路上,道路兩邊的廠房圍牆上,展示了十幾幅客家民俗風情主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瓷畫,均由各種瓷器拚湊、瓷磚鑲嵌而成,顏色多樣,主題突出。
青花瓷屋是陶瓷工業旅遊區的核心景點。這是一座三層樓、由幾座屋子組合而成的青花瓷文化集聚區。整個區域被青花瓷碎片鋪就的“瓷路”環繞著,屋子周身貼滿了瓷杯、瓷瓶、瓷壺、瓷勺、瓷碟、瓷盤,數以萬計的瓷器、瓷片鑲嵌成各種吉祥紋飾和圖案,規模之宏大,造型之新穎,讓人歎為觀止。
大門口,矗立著十二個彩繪了花鳥、山水、樹木、人物等圖案的巨大花瓶,花瓶頂部擎著十二個巨大的圓形白瓷盤。遠遠望去,就像大花瓶上插著一朵朵永不凋謝的“花朵”。
進入大門,可見用粉彩瓷片拚貼的五隻蝙蝠振翅欲飛,意寓“五福臨門”。門坪鑲有太極圖案,頂上則嵌入“八仙法寶”。百姓喜聞樂見的吉祥元素於細節處充分體現出來。一輛周身貼滿瓷片的汽車,甚是吸睛,自然也吸引了許多遊客站在車邊拍照留念。“瓷車”旁邊,有一條窯洞,我們鑽進去參觀。當我貓腰在窯洞裏行走,觸摸洞壁紅磚時,不禁想到工人們往窯洞口一把把添柴木的畫麵,熾熱火紅的火焰高溫燒烤著裏麵的土坯……
進入瓷屋主體大樓,上百個瓷凳整齊排列在廊柱之間,既是欄杆,又可以供遊客小坐休閑,可謂一舉兩得。屋內一樓大廳,“青花之鄉萬川古韻”的巨幅青花瓷畫占據了整個大廳的正麵牆壁。大廳內擺設的青花瓷大床是“鎮館之寶”,奢華貴氣。坐在廳內的青花瓷沙發上,一股涼意貼上背心、臀部,內心的焦躁瞬間消失了許多。
通往二樓的高牆上,兩條瓷船正乘風破浪,瓷製船身,瓷製船帆,寓意著客家青花瓷產業多年來漂洋過海,駛向廣闊的發展之藍海。800多年的陶瓷文化積澱和不懈努力發展,成就了客家青花瓷在瓷器世界裏舉足輕重的一席之地。
穿過大廳,我們先是參觀“大埔青花瓷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裏麵擺滿了各種遠銷海內外市場的日用瓷、釉下青花工藝瓷、薄胎瓷、特種陶瓷和紫砂陶等產品和樣品,琳琅滿目。
在占地2000餘平方米的遊客體驗區裏,整齊擺放著十幾張長條桌,作舉辦瓷器工藝的培訓班之用。還有幾個大教室,可供遊客體驗瓷器DIY。“坯工日夜畫青花,霽紅霽翠比瓊瑤”。體驗區還設置了名家創作室,遊客可以透過窗戶觀摩工藝大師端坐桌旁,手執畫筆在瓷器上精心描繪、耐心上彩,將客家風情、祖國大好風光融入創作之中。
體驗區大廳四周,均為工藝瓷器展區。高高的玻璃大櫥櫃裏擺著各式各樣的花瓶,櫥櫃下方還擺放著方形的瓷器壁畫,展示了不同時期、不同工藝大師創作的青花瓷精品力作,瓶身工筆細膩、線條流暢,布局構思巧妙,風格或清麗、或沉靜、或活潑、或華貴,讓遊客美不勝收。一個直徑一米的大瓷碗放在展台上,碗身仙鶴飛翔、古鬆遒勁、奇石林立,堪稱一絕。我打趣說:“這真是海碗呀。”
除了實物展示,遊客體驗區的牆上,設置了玻璃展板,圖文並茂地向遊客們介紹了“采土、煉瓷土、成型、彩繪上釉、作匣、燒製”等製作流程。我們深深感到,從一堆瓷土變身為一個千百年不朽的瓷器,中間反複煆燒、精心設計、細心上釉的生產製作過程,才使得瓷器有了永流傳的生命力和絢麗奪目的色彩。
在瓷器購物超市,以居家日用瓷為主。盤碗碟勺筷壺杯,五顏六色,應有盡有。大大小小各種規格都有,滿足不同家庭和人群的需求。我們一個個櫃台欣賞,目不暇接,愛不釋手。
這藏在鄉郊山野中的瓷屋,滿足了遊客“觀光+購物+DIY”三重旅遊體驗,真是別出心裁的。同時也讓我們飽嚐了一次青花瓷文化的盛宴,不虛此行。(記者 楊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