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南鎮水美村星拱樓。(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暮春時節,我們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郊遊,前往梅縣區梅南鎮遊覽。
沿著平整的村道,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恬靜而閑適的鄉村景象。視線裏,青山與綠水相映;耳際間,除了雞鳴狗吠還有鳥雀鳴唱。鄉道兩旁,五顏六色的花兒,一致向你綻放笑顏;田野裏,農人在地裏忙著耕耘,鬱鬱蔥蔥的莊稼散發著盎然的生機。
梅南鎮水美村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望著矗立在村口,氣勢磅礴的“九龍嶂紅軍烈士紀念碑”不得不讓遊人相信這裏果真是有著光輝革命曆史的紅色熱土。紀念碑底座的碑文詳細記錄了1927年至1937年朱德、陳毅等率領的紅四軍、古大存領導的紅十一軍以及東江紅軍等部隊在九龍嶂革命根據地的戰鬥曆程。為了取得革命勝利,大批革命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側旁,那些模擬戰壕、槍支彈藥也形象地告訴我們戰爭的殘酷。英雄已逝,但精神永垂不朽!
穿過紀念碑不遠,便可望見“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幾個大字,後麵是一座名叫“星拱樓”的民居,斑駁的牆,褪色的門,給它悠久的曆史完美地作了腳注。
“星拱樓”是一座建於1915年的客家民居,整體結構為二堂二橫,這座老屋就是當年革命戰爭時期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
跨進“星拱樓”的門檻,門廳兩側分別展出了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的有關圖文資料和當年紅四軍在梅縣開展活動的情況。此情此景,讓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種敬意。
一陣芳香撲鼻而來,同行嗅覺靈敏,脫口而出“哇,有紅軍酒哦”。出發前,我們也了解了紅軍酒的由來。在艱苦的戰爭年代,這裏釀製的米酒曾經為受傷的戰士提供了大量的消毒材料,讓戰士傷口治療得以解決。
尋著酒香,我們來到側旁的釀酒作坊,紅軍酒的守護人馮紹粦師傅正在給剛蒸好的米飯攤涼,一邊拌曲,一邊跟我們說起了他爺爺為紅軍釀酒的故事。
民營的釀酒作坊,一樣整潔幹淨,布擺有序。大家一致同意團購回去,返程的路上,車子重了,但一路酒香相伴,收獲滿滿,最為關鍵的是東江紅軍的光輝曆史和革命精神充滿激蕩人心、催人奮進的力量,它必將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撰文 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