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旅遊動態
追尋紅色足跡 領略五月風景
——紅四軍入粵首勝公園遊記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2-05-10 09:16:43  瀏覽:-
字號:

  趁著“五一”小長假,我約著幾位好友一路穿過“醉美春色”,來到了位於蕉嶺縣南磜鎮步上村的紅四軍入粵首勝公園,開啟了難忘的紅色之旅。

  一座紅色的標識在綠色掩映中非常醒目,“紅四軍入粵首勝公園”幾個金黃的大字映入眼簾。山路兩側,綠意盎然的景象不斷向我們“撲來”,讓我們仿佛從車水馬龍的城市,瞬間穿越到了“世外桃源”,天空中不時有飛鳥劃過,草木花香沁人心脾。



紅四軍入粵首勝公園全景。(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梁偉龍 攝)



公園標識在綠色掩映中非常醒目。(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徐亦斌 攝)

  前麵不遠處,依稀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循聲望去這才發現,原來前方有一座小橋,此情此景,容易讓人聯想到“小橋流水路縈紆,竹裏茅茨是隱居”中的意境。

  小橋的一側是一座茅草屋頂的小房子,從門口牌匾的簡介上得知,它就是當年發揮重要作用的紅色驛站。從外觀看,這座驛站顯然是經過了修葺,但依然可以看到那段紅色歲月的印記。紅色驛站裏設置了展覽館,展示了四大元帥過南磜的簡要介紹,以及發生在南磜這片熱土上的光輝事跡。置身於此,我們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

  沿著山路繼續前行,發現一個由巨大的拳頭與飄揚的黨旗組合而成的主題雕塑,它高高地聳立於半山腰上,與周邊的綠樹融為一體,此地就是紅四軍入粵首勝公園的所在地。我心想,這不就是毛澤東主席寫下《西江月·井岡山》中的“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所描述的場景嗎?

  說起這個標誌,公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和我們娓娓道來。他說,雕塑的設計靈感來自紅四軍挺進東江途中獲得入粵首勝的那段曆史事跡,凸顯了紅軍勇往直前的精氣神,成了一段壯麗的曆史畫卷。高舉的鐵拳有著深刻的含義,意思是將紅軍力量壯大,黨旗則代表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隊伍。

  在公園的一處牆麵上,有紅四軍入粵首勝的文字介紹,可以重溫那段崢嶸歲月。入粵首勝發生在1929年,說的是紅四軍一支縱隊在由步上村到梅縣鬆源集結時發生的一場戰爭。當年10月18日,朱德、朱雲卿等命令第一縱隊司令員林彪等率領兩千多人,長途跋涉到達南磜步上村,經過了一夜的短暫休整後,紅四軍第一縱隊對國民黨陳維遠駐軍十三團一營發起猛攻,最終大獲全勝,這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入粵首勝。入粵首勝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為“九月來信”的傳達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為“古田會議”的順利召開打下了基礎。

  走在公園裏,時刻會被一種紅色精神感染著,周圍群山掩映、鬱鬱蔥蔥,讓人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真正體會到了“黃金意氣鐵肝腸,革命運中最擅場”的意境。

  千裏來尋故地,舊貌換新顏。站在公園雕塑處極目遠眺,美景盡收眼底,在這個湧動著紅色精神的地方,我們感受到了五月的別樣之美,懂得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激勵著我們以紅色精神為祖國的發展發光發熱。(徐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