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旅遊動態
訪華城武狀元故居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2-01-19 11:34:58  瀏覽:-
字號:

“武狀元”李威光故居(圖片來源:梅州日報,張炳鋒 攝)

  從華城鎮走了一趟回來,我肯定,這個經過千年積澱的古鎮,確實積藏了一筆曆史財富。長樂學宮、獅雄山塔、獅雄山秦漢遺址、城隍廟、老君祠等文物古跡成了我印象裏古城古風古韻的色彩符號,而李威光的故居更是留下了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傳說,給古鎮增添了無比深厚的人文底蘊。

  李威光是廣東曆史上為數不多的武狀元之一,他的故居就坐落在五華縣華城鎮黃埔村四角樓,如今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狀元故居建於清朝初期,坐南向北,是三堂四橫一圍結構的客家圍龍屋,門前的禾坪、照壁、鬥門、半月形池塘普通得就像鄰家的建築般。然而,看似普通的民居卻孕育出了文載五鬥、武冠華夏、精忠報國的一代忠臣——李威光。故居門前,李威光文武雙全、智慧過人的英雄形象展現在世人麵前,我們帶著敬仰之情向名人鞠躬致意。

  從鬥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懸掛在鬥門正上方的“狀元及第”匾額,剛勁有力的大字和沾滿滄桑的字跡無法埋沒昔日的榮光。接待員介紹:“這個匾額是當年乾隆皇帝欽點武狀元時禦賜的,是狀元家榮耀的見證,也是五華人的自豪。”

  進了大門,大夥立刻被一把大刀吸引住了,這把長約2.5米,重達64斤的鐵柄大刀就是李狀元之前練武的大刀。此外,還參觀了其他練武用的石頭、石屐等器材,目睹這些古物,讓遊人仿佛看到了當年李威光聞雞起舞、苦練武藝的身影。李威光能文能武、知書達理離不開客家精神的熏陶,離不開家庭的諄諄教誨,更離不開他自身的勤奮和努力!

  在屋內走了一圈,一邊感受曆史的滄桑,一邊尋找這裏的文風,每一個窗欞門楣,每一塊磚瓦都彰顯著客家的韻味,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濃厚的武學氣息。 “禦前侍衛”“會元”“進士”“世受恩倫”……這些囊括武狀元豐功偉業的匾額俯拾皆是!當參觀了上廳堂左側的文物陳列室後,我情不自禁浮想聯翩,眼前顯現出李威光南征北戰,東伐西討的戎馬生涯。離開故居時,禁不住再回首遙望,對這個平凡而又富有曆史文化內涵的建築,油然而生一種敬意,為李威光愛國精神而折服,為客家人崇文尚武的精神而自豪!

  來到華城鎮政府廣場,“狀元公園”四個大字在金色的陽光下熠熠生輝,萬丈光芒折射出濃濃的人文氣息;漫步在廣場,不時遇見來自相鄰縣市前來參觀學習的遊客,以及當地休閑娛樂的民眾,長廊裏飄蕩的客家山歌與綠樹叢林裏的鳥鳴蟬叫奏響了一首歡快的圓舞曲,那是來自狀元故居人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處,愜意舒適的幸福生活。(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