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旅遊動態
客都人家覽勝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1-11-30 09:13:00  瀏覽:-
字號:

res01_attpic_brief (2).jpg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金菊飄香的季節,我來到有“華南文旅新標杆”之譽的客都人家,親身感受這個既具客家風情,又與時尚接軌的世界客都特色商圈。

  客都人家位於梅縣區丙村鎮三堡大橋東側,坐落在梅江與石窟河交彙處的柚子洲頭,緊鄰風景秀麗的最美省道S223線,周邊大批景區富集。透過車窗,我遠遠窺見其毗鄰河岸,四麵環水,坐擁一江美景,顯得恢弘大氣而又典雅穩重。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心懷一份對客都恢宏曆史的虔誠敬仰,我信步跨過三堡大橋。隻見岸邊霓虹閃爍,五顏六色,璀璨奪目;青磚灰瓦,朱欄白牆,一座座玲瓏精致的亭台樓閣,清幽秀麗的池館畫廊,以及古代園林的唯美傑作,使人目不暇接;河水在亭台燈影中緩緩流淌,曆史的古典和現代的繁華在此毫無違和感地有機糅合。穿行在古香古色的樓閣中,凝眸霓虹映水的瑰麗光影,細品客都令人遐想的曆史文化底蘊,《春江花月夜》那清脆悅耳的絲竹之聲頻頻入耳,不禁讓人心醉神迷。

  廣場上,楣杆林立,淙淙流水夾雜在陣陣歡聲笑語中,交織成曲;逶迤曲折的方池曲徑上,紅花綠樹相映,散發淡淡幽香,顯得格外動人,和月色燈光交相輝映,營造出朦朧氛圍,既暖和又溫馨。嚐了美味可口的特產,聽著舒緩悠揚的古曲,跨過氣勢雄偉的木門,我來到高高的戲台邊。不知為何,突然幻想有位優雅古裝女子,頭插珍珠步搖,腳穿綴滿金花銀葉的小巧繡鞋,著一身飄逸長裙,邁著細碎蓮步,踏過石坎,儀態款款地從門中走來。

  這裏興建了許多古風朗朗且風格迥異的“明清建築”,內設客鄉老街、原鄉劇場、度假酒店、文創產業園、康體頤養社區及會展中心六大板塊,集實景演出、民俗體驗、地方美食、休閑度假、康體頤養功能於一體,它們或雄偉壯麗,氣勢不凡,或精致淡雅,清秀宜人,或雕梁畫棟,富麗堂皇,重塑了昔日烏簷朱瓦粉牆的舊宅古巷,再現了明清鼎盛時期衣冠來往,車馬喧闐的繁榮景象,向四方賓朋隆重詮釋了世界客都繁衍數千載的燦爛文化遺韻。這些“明清建築”的背後,似有隱藏一段化為風雨不可尋的曆史。它們的存在,絕非簡單使塵封古建築重獲新生,讓曆史遺存重回人們視線,而是通過對曆史建築的保護複建,完成對客家城鄉文化和精神的重塑構建。站在亭上,青山綠水,如畫美景,盡收眼底。我仿佛瞥見諸多佳麗娉婷憑欄倚望,王公貴族執杯搖扇魚貫而行。

  這其中,客鄉老街乃頗具客都原鄉特色的文化旅遊街區,其以一軸兩翼三核四區規劃打造,將50幢明清古建築從全國遷建於此,憑藉“記憶梅州、饕餮梅州、風物梅州、樂活梅州”四大板塊,將百年古宅與客家非遺匠藝體驗、民俗沉浸式演藝、特色民宿和地方美食完美交融彙合。飛簷翹角,燈籠懸空,綺窗絲幛,紗幔低垂,此地的建築均一脈相承地充分保留明清建築群的舊時風格。亭台樓閣,池館水榭,蒼鬆翠柏,鑲嵌其中;花壇盆景,藤蘿翠竹,假山怪石,點綴其間。幽靜小巷裏店鋪林立,酒樓食肆、風味小食、字畫古玩等間間相鄰,引得遊客紛至遝來。傳承百年的吉玉陶瓷、風味獨具的李小娘酒館、充滿文藝氣息的鈞質樓·又見民宿……老街裏還有各種客家特色手工店,遊客除可近距離觀賞門神畫、紙花、剪紙等非遺作品外,更可在師傅的指導下嚐試親手製作。在這眾多館舍中,其中兩館頗值參觀賞鑒:一是全球客家僑批存量最大的梅州市客都文化博物館,內藏的僑批大多來自民間,是原始而珍貴的檔案文獻;二是全球首個以“客家美食”為主題的客家美食博物館,內分“客家文化與美食”“客家餐具的展示”“客家飲食禮儀”“美食體驗”等諸多篇章,是展現客家先民遷徙、飲食發展演變的風物畫卷。千年客韻,濃鬱鄉愁,兩館典藏的珍玩奇寶、佳肴美饌琳琅滿目,讓人過足眼癮,徜徉其中,不覺時光快逝哉。(昆之子/文 老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