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旅遊動態
平遠以綠色為底色,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大力發展紅色文化旅遊產業
紅色旅遊添熱度 大美平遠增魅力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1-05-26 09:50:22  瀏覽:-
字號:

3439736388431ddbeb0cefe5ada6c530.jpeg

八尺鎮角坑村是“平遠紅色記憶景觀廊道”旅遊線路景點之一。(圖片來源:梅州日報,鍾小豐 攝)

  仁居鎮仁居村的紅軍街內遊人如織,不少革命遺址門前排起長隊;八尺鎮角坑村的農家樂爆棚,服務員忙個不停;大柘鎮黃沙村,梅平武工隊舊址迎來了一批批紅色研學旅遊的團隊……

  5月19日是第11個中國旅遊日,今年旅遊日的主題是“綠色發展,美好生活”。作為粵北生態區和原中央蘇區,平遠縣除了擁有豐富的綠色生態資源,更有著深厚的紅色底蘊。近年來,平遠立足紅色資源優勢,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著力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吸引了遊客紛至遝來。

  紅色旅遊線路引客來

  穿行在仁居鎮仁居村巷陌之間,青磚米色的民居別具一格,鮮紅奪目的黨旗標誌沿巷排布,精美生動的紅軍故事圖繪躍然牆上,紅四軍第一縱隊政委駐地舊址、紅四軍司令部舊址等革命遺跡修繕完好……

  周末,家住廣州的陳女士與家人一起自駕來到平遠縣仁居鎮。“來到這裏能更直觀了解紅軍故事,深刻感受紅軍精神。”陳女士說,這是她第二次到仁居鎮體驗紅色文化。

  1929年11月到1930年5月間,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先後在朱德、陳毅、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帶領下三進平遠,兩度駐紮平遠縣仁居鎮,宣傳革命思想、幫助建立革命政權、開展土地革命、播撒革命火種。這段厚重的革命曆史,為平遠積澱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

  漫步在八尺鎮角坑村梅州岃古道上,兩旁茂密的樹林遮住了熱辣的陽光,坑窪不平的青石板路向遠處延伸,沿途馬欄鋪紅軍宣講舊址、角坑村紅軍標語牆、雪風庵紅色交通站等紅色遺址見證著當年紅軍的風雨曆程。

  八尺鎮角坑村是“平遠紅色記憶景觀廊道”旅遊線路景點之一。“按照‘紅色、綠色、古色’的思路,我們推出‘平遠紅色記憶景觀廊道’和‘梅州平遠紅四軍三進平遠曆史文化遊徑’兩條旅遊線路,遊客在遊玩的過程中既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還能感受平遠的紅色文化。”平遠縣文廣旅體局局長李勝說。

  “平遠紅色記憶景觀廊道”旅遊線路包括八尺鎮角坑村、仁居鎮紅軍紀念館、仁居鎮仁居村、差幹鎮五指石景區、差幹鎮鬆溪河景區;“平遠紅四軍三進平遠曆史文化遊徑”包括八尺鎮角坑村、仁居鎮紅軍紀念館、廣東四大銀行金庫舊址、仁居鎮仁居村。“兩條旅遊線路分別獲評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和第一批廣東省曆史文化遊徑,深受遊客歡迎。”李勝說。

  紅色文化讓平遠旅遊越來越紅火,據統計,今年“五一”假期,平遠縣共接待全國各地遊客157047人,同比去年增長108.89%。

  紅色文化體驗更豐富

  在仁居鎮紅軍街鹹寧街入口處,一堵印著許多電影名字的城牆格外引人注目。石磚雕刻成電影錄像帶的模樣,中間還刻著電影名字與二維碼。

  “我們結合紅四軍兩次進駐仁居的史實,選取了《四渡赤水》《我的長征》《十送紅軍》等25部以紅軍為主題的紅色經典影視作品製碼上牆,遊客市民用手機掃影片二維碼,就可以輕鬆觀看紅色影視作品。”仁居鎮黨委書記姚文順介紹,該堵牆在改造前破舊不堪,不僅影響環境,而且有安全隱患。該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進行了改造並賦予文化內涵,打造了這堵“網紅牆”,讓紅色體驗更有內容、更有深度。

  根據調查,平遠全縣至目前有革命舊址和遺址共101處,其中列為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紅色革命遺址有9個。近年來,平遠結合鄉村振興,積極爭取資金與政策支持,對紅色革命遺址進行修繕,並修建旅遊驛站、旅遊廁所等,不斷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此外,還根據遊客特點,將紅色旅遊與文化、科技、娛樂等產業融合,開發設計具有參與性、趣味性和時尚性的旅遊產品和活動,讓人們的旅途體驗變得更加豐富。

  “提升後的紅四軍紀念館將融入VR等科技元素,並積極開發研學課程,吸引更多年齡層次的遊客關注。”李勝說,為了更好地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平遠已於去年12月啟動紅四軍紀念館改陳布展及建設紅色文化講習所項目,提升改造紀念館,完善館內及周邊配套設施,更好展現紅四軍三進平遠、紅四軍發展壯大的曆史脈絡。紀念館預計7月1日重新開放。(特約記者 朱維佳 朱雙玲 袁誌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