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旅遊動態
印象禾肚裏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0-08-25 09:58:16  瀏覽:-
字號:

res16_attpic_brief.jpg


漳北橋(謝小康 攝)

res19_attpic_brief.jpg

禾肚裏民宿全貌(謝虹 攝)

res22_attpic_brief.jpg

“禾肚裏”的民宿(謝小康 攝)

(以上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早聞大埔漳北有一座民宿——禾肚裏,一聽這名字就很想去探個究竟。從梅城上高速一個小時至茶陽出口,再沿221省道和005縣道行駛半小時左右就到達目的地。

  禾肚裏,顧名思義,民宿是建在田園中心的,在合適的季節可以看見禾苗或者稻穗,隻可惜,這次我們來遲了一步——水稻於當天上午剛被收割,稻田裏隻留下散亂的稻稈,並不時飄來濃鬱的稻草香。

  在前台辦理入住手續後,我迫不及待地開始觀察其室內環境。隻見服務大廳中心擺放了不少供客人休息的桌凳,靠窗的牆根一邊橫列著幾塊宣傳畫板,另一邊則是琳琅滿目的大埔特產和文化圖書,還有幾張棋牌桌;而堆在走廊盡頭角落的瓜果蔬菜則一下子吊足了我的胃口。接著,我便開始品讀宣傳板上記載的有關禾肚裏的故事。據載,“禾肚裏”是大埔鄉賢於2016年在惠州創立的品牌,曾獲“全國民宿示範單位100強”“中國最美民宿案例”,是2018年廣東省全域旅遊現場會指定地點,難怪成為網紅!眼前這家民宿是由建於120年前的一間小學——漳北公學改造而成的,分別有東西南北樓4棟共30間客房。正在打量之際,忽有一聲尖叫“哇,這裏有禾,果然是禾肚裏!”我便趕忙跑了過去。原來,樓房主體外的水稻是被收割了,但回字形樓房的空地上還保留了一小塊完整的水稻田,大概是這裏的稻子因光照稍弱而尚未成熟之故。剛剛的失落得以彌補,自然十分愉悅——我們終歸還是來到了禾肚裏!

  進入“教學樓”,經過兩道原汁原味的木板樓梯,便來到了二樓的客房。它實際上是由原來的教室改造而成的。由於這棟建築是民國風格,所以主人對房間的布置顯得非常用心,擺件除老式台櫃外,還有手搖電話和老式收音機等,床鋪也是仿舊的。房間在總體風格上沒有刻意去裝飾,連地板都保留了原貌。室外的走廊上放著數張休閑椅,欄杆上則裝點一些盆景,算是雅致。

  華燈初上,踱步於漳北河岸,回望夜光中的民宿,恍惚有一種莫名的靜謐;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偶爾傳來蛙鳴和蟋蟀聲,又像是另一種田園交響曲!大概是白天氣溫太高的緣故,雖夜色沉沉,卻未能領略到晚風的涼意。還是回到房間享受空調去吧。

  第二天起來,自然又要考察一番。從住宿的二樓來到三樓屋頂,意外發現了一個茶敘小閣樓和東邊房頂的“無邊際泳池”,這也是這座民宿的與眾不同之處。再向南麵的接待大廳(遊客服務中心)望去,忽見屋頂上似有木質廊道,便走了過去。果然是設計師的匠心獨運,營造了一個體驗客家屋脊和放眼美麗田園的“天台”。

  走過田埂,沿著漳北河岸南行約100米,便是漳北橋。橋是石砌的,由三墩兩孔組成,每一墩上又有三個小孔,雖然河水算不上清澈,卻也在水中形成一美麗的倒影。走過橋的另一端,我仔細閱讀著“漳北大橋碑記”,上麵除交代建橋始末,列舉捐款芳名外,還有詩讚曰:“偉哉漳北橋,雙拱石台高。壯景飛車速,新觀氣象豪。歡聲歌大道,放膽看洪濤。誰與行人便,芳名萬古昭。”是呀,站在這裏環顧村莊四周的田園牧歌,不由得思緒良多,感慨萬千!

  我說不出太多對禾肚裏的讚美,但至少它是特別的,特別得讓人來了還想再來!(■謝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