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旅遊梅州 > 旅遊動態
橫乾村:風景這邊獨好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19-08-27 11:36:22  瀏覽:-
字號:



(圖片來源:梅州日報)

從大埔縣城出發,沿著梅潭河岸邊公路,穿過侯北田疇翠綠,經春秋亭邊的岔路進入東山電站庫區河岸的平坦綠道,一路清風花草香,十幾分鍾就到達橫乾村的村口。村口的梅潭河寬闊風光,讓我不自覺地停車下來欣賞一番。四處群峰聳翠,眼前碧水流玉,據說舊時這河段兩岸有渡口,名叫“黃前渡”。眺望對岸,還留存有“黃前渡”渡口的殘垣斷壁。這殘垣斷壁,讓我想象著往昔這裏曾經的擺渡熱鬧繁忙場景,正是有這曆史痕跡之美,才使這河段的平靜水麵上鋪滿厚厚的滄桑味。橫乾村正規劃利用這裏的一段岸邊荒草地打造“黃前渡小公園”。有了這臨河小公園,屆時就可停車坐看平湖映翠了。

穿巷陌,過曲徑,來到聚奎齋、東川世第、溫氏宗祠等人文氣息濃鬱的古建築,感受曆史風煙之美。這聚奎齋,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由羅氏十一世翰威公獨資所建,作村童學習之場所。現村裏正規劃修複聚奎齋,以舊修舊保護曆史文物,並作為村史紀念館。同時,村裏還規劃修複聚奎齋對麵的橫乾禮堂舊址,打造成韓江畫院橫乾寫生基地,用藝術活化美麗鄉村。聚奎齋和橫乾禮堂舊址,坐落在群山如黛、翠竹搖風、碧水縈回的梅潭河邊,山溪繚曲,田疇繡錯,煙村隱約,平湖映翠,玉盤疊珠,如此旖旎風光,是寫生的勝地。

橫乾村的綠色、古色是非常地濃重而富有特色的,且紅色文化也甚為突出。比如村中的東川世第就是革命烈士羅法勝的故居。羅法勝(發勝、法勝),又名武銘,是大埔縣百侯鎮橫乾村人,1900年出生,1924-1926年就讀於黃埔軍校,畢業後留校先後任教官及訓育部次長職務,在校期間受周恩來、聶榮臻、葉劍英等共產黨員進步思想影響,於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羅法勝曾參加第一、二次東征和北伐戰爭,英勇善戰,戰功赫赫。1931年6月羅法勝因叛徒出賣在香港被捕,被國民黨反動派秘密殺害於廣州,犧牲時年僅31歲。村裏老人說,羅法勝東征時期帶兵回村裏,還在河邊練過槍法,把瓶子扔到流動的河裏,一槍打爆瓶子。曾經有國民黨兵在橫乾村河對岸準備渡河抓中共黨員,羅法勝在屋後山把鞭炮綁在點燃的香枝上,香枝燒到鞭炮處而引燃鞭炮,連續不斷的鞭炮聲把國民黨兵嚇到不敢立馬過渡,他們誤認為有很多地下黨在村裏,等到鞭炮停了,羅法勝等已經轉移到其他地方。

硝煙早已散去,梅潭河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但為革命犧牲的烈士,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革命烈士羅法勝的故居一定要好好保護,革命烈士的精神一定要好好發揚。

目前,村裏正在規劃的“黃前渡小公園”等幾個項目,都是鄉村振興的初期項目。這些鄉村振興項目的建成,將打造出集娛樂、運動、停車、休閑為一體的老少鹹宜之清靜優雅活動場所,將進一步彰顯傳統村落文翰薈萃之特色。同時,對發展旅遊產業和促進經濟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邱漢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