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線木偶戲《金鱗記》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源於周秦,是古老傳統木偶戲的一種。“五華提線木偶”於明朝初年由福建傳入,在五華流行至今600多年,是廣東地區保存的最為完整的提線木偶戲;於2007年被確定為廣東省稀有劇種,於2008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形象結構完整,製作精美,木偶頭的雕刻和粉彩工藝,獨具匠心,尤為強調性格化和表現力。演唱以漢劇為主,樸實淳厚,高昂悲壯;間唱客家山歌或采茶小調,曲調優美、動聽感人;角色行當分公、婆、淨、生、旦、醜。一般都係有16條以上甚至多達20餘條纖細懸絲,線條繁多,操弄複雜,與我國多數傳統木偶戲相比,技巧表演難度最高。
五華縣木偶劇團成立於1951年,於2012年轉製為國家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五華縣提線木偶傳習所,是專門從事傳承、保護、研究和展演“五華提線木偶”的機構,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傳習所至今保存著二十多出傳統劇目和眾多小戲、小節目,較出名的有漢劇《金鱗記》、《水漫金山》、《智取大名府》等,山歌劇《楊駝娶妻》、《滿月酒》、《劉三妹》等,現代小戲《沙家浜·智鬥》、《少年李惠堂》等,小節目《書法》、《茶藝》、《舞蹈》、《民樂合奏》等。
近年來,傳習所不斷加大文化交流力度,與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共建了廣東漢劇(漢樂)活動驛站,是暨南大學華文學院中華文化學習基地。作為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多次出訪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法國、澳大利亞、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演出總監:李軒安
主 持 人:彭嘉聖
演出單位:五華提線木偶傳習所
演出時間:2020年11月21日晚7:30
演出地點:院士廣場親水公園小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