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堂
李惠堂
一代球王名揚世界
"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這是上世紀30年代在上海流傳的一句話。一代球王的風采,至今名揚世界。
李惠堂是五華錫坑人,1905年出生於香港大坑村,是建築巨商李浩如的第三子。李惠堂從小就酷愛足球運動。6歲時,其父把他送回五華老家讀私塾,讀書之餘,他以家門前寬闊的草坪作球場,呼朋引伴苦練足球技藝。5年後,他回到香港,繼續刻苦訓練,並常常請教足壇前輩,技藝大進。在1922年香港"夏令營杯"賽中,17歲的李惠堂展現了嫻熟的足球技巧,被足壇前輩所看中,賽後即被吸收為南華體育會甲級隊足球運動員。此後在滬港埠際賽、甲級聯賽、遠東運動會上,他所參加的球隊都獲得冠軍。隨後在出訪澳大利亞各役中,他屢立戰功,從而聲名鵲起。
1925年秋,李惠堂赴上海。起初加盟樂群足球隊,擊敗高麗隊並在市錦標賽上奪冠。之後,他受聘為複旦大學體育係主任。1926年,上海舉辦萬國足球錦標賽,以李惠堂任隊長的中華足球隊,戰勝了葡萄牙、蘇格蘭兩個強隊,創造了華人足球隊連續擊敗外國足球隊的紀錄。同年夏,李惠堂發動在滬粵人組建樂華足球隊,在全國聯賽中獲冠軍。在"史考托"杯賽中,樂華隊以4∶1擊敗蟬聯九屆冠軍的外國臘克斯隊。1927年,樂華隊戰勝各國勁旅組成的西聯隊,獲西聯甲級第3個冠軍。1928年,李惠堂參加萬國球賽,被評為最佳球星。
1930年,李惠堂從上海回到香港任南華足球隊長,帶隊頻繁出賽,所戰皆捷,連續數年為全港甲組足球賽冠軍杯得主,並在第六屆全運會足球賽中獲得冠軍。1934年,第十屆遠東運動會在菲律賓舉行,李惠堂擔任中國足球隊隊長。在第九屆遠東運動會上,日本足球隊和中國足球隊並列冠軍,日本隊揚言這次要打敗中國隊。決賽那天,戰況空前激烈,在比賽即將結束時,比分依然是三比三。這時,中國隊獲得罰點球的機會,由李惠堂操刀,一蹴而就,戰勝了日本隊。這場球賽的勝利,大長了中國人的威風,李惠堂亦榮獲了"亞洲球王"的稱號。
李惠堂出類拔萃的球藝,神乎其神的射門技術,到現在仍讓許多熱愛足球的青年遐想不已。1941年,李惠堂率球隊訪問馬來西亞與檳城軍聯隊對壘時,以11比0大勝,他一人獨進7球,並令人震驚地射穿了對方球網。還有一次與外國球隊交鋒時,獲點球機會,他發腳怒射,球如炮彈出膛,對方門將接球後連球帶人滾進網窩,當即嘔吐不止,從而有李惠堂罰點球"力大無比要踢死人"的傳說。有一次與印尼隊比賽時,對方門將見到李惠堂在門前得球將要拔腳怒射時,竟然離開球門不敢防守......
從17歲成為甲級隊員,到42歲掛靴退役,李惠堂縱橫馳騁綠茵25年,足跡遍及亞、歐、澳洲,進球2000多個,獲得50多個榮譽稱號和120多枚獎章。他曾4次代表國家隊參加遠東運動會獲足球冠軍,1966年擔任亞洲足球協會和世界足球協會的副會長,在世界足壇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聯邦德國一家權威性足球雜誌組織的評選活動中,李惠堂同貝利(巴西)、馬修斯(英格蘭)、斯蒂法諾(西班牙)、普斯卡士(匈牙利)一起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
圖為擔任國際足協副會長時的李惠堂(右)。(資料照片)
足球之鄉名不虛傳
足球自傳入梅州以後,就成為山區人民群眾最為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1907年,孫中山先生特派旅日同盟會員謝逸橋和溫靖侯回到故鄉梅州,創辦鬆口體育會和體育學堂,在開展足球運動的同時,培養辛亥革命軍事骨幹。六七十年前成立的梅縣強民體育會,為普及發展足球運動,起到了推動作用,至今還指導業餘足球隊提高技術水平。1941年香港被日本攻陷後,李惠堂回到老家,曾先後在錫坑、安流、河口、橫陂、華城等鎮獻技傳藝,並率五華足球隊和航建足球隊兩訪興梅,有力地推動了家鄉足球運動的發展。
1956年,國家體委根據梅縣足球運動的悠久曆史和發展現狀,授予梅縣"足球之鄉"稱號。上世紀50年代末,周恩來總理在一次對外工作會議上說:"梅縣是'足球之鄉',請外國友人去那裏參觀。"1964年,國家體委確定梅縣為全國開展足球運動的10個重點市縣之一。1979年,國務院批準在全國設立16個足球重點地區,梅縣地區榜上有名。多年來,梅州足球人才輩出,一度群星璀璨,被足球界譽為"北有足球城(大連)、南有足球之鄉(梅州)"。
上世紀50年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梅州的曆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足球事業的發展,在加強體育場館建設、承辦重大足球賽事、培養足球新秀等方麵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全市共有足球運動訓練場200多個,其中符合比賽標準的足球場40多個。梅州足球運動的群眾基礎非常雄厚,球風鼎盛,成為廣東足球運動發展的一塊聖地。在梅州城鄉,大多數青年特別是在校學生或多或少都能踢上幾腳。市及各縣(市、區)體育局每年都要舉行幾十次足球比賽,"市長杯"、"梅雁杯"、"強民杯"、"梅州杯"、"球王杯"和興寧的"南豐杯"等比賽每年都吸引了眾多群眾足球隊參加。單位與單位之間舉行聯誼活動,往往就是一場足球賽。在廣州的高校足球場上,甚至可以通用客家話。
在中國足球走職業化道路後,梅州將培養青少年足球運動員作為"足球之鄉"發展的重點。全市的4個足球重點縣(市、區)的每間學校都成立了足球隊,市體育運動學校和各縣(市、區)業餘體校接受係統訓練的注冊少年男女足球運動員共有600多人,居全省各地級市前茅。每年,我市向省級隊輸送的優秀足球運動員也是全省最多。目前,在中超、中甲等俱樂部踢球的梅州籍運動員有20多人,在省少年男子足球集訓隊,有近20人是梅州人。梅州青少年足球隊在參加全省的比賽中,多年來一直戰績輝煌。作為我市足球重點縣之一的梅縣,業餘體校目前共有各個年齡層次的少年男、女足球隊7支,共有隊員120多人,近年來在參加比賽、輸送隊員方麵都名列全市、全省前茅。該縣自1999年以來在全省少年足球聯賽中,每年至少獲一項以上冠軍。在今年的全省U15男子和U16女子足球聯賽中,梅縣男、女隊雙雙奪冠。去年,該縣輸送的球員有1人入選國奧隊,有4人入選U19國家集訓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