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曆史沿革 > 梅州名人 > 古代人物
崇禎戊辰年進士李二何
來源:梅州市旅遊局  時間:2012-05-04 16:24:20  瀏覽:-
字號:

李二何,梅縣鬆口人,學名士淳,李二何是他的家名。李二何於萬曆己酉中解元,崇禎戊辰中進士,曾為山西翼城、曲沃縣令,後授翰林院編修,充東宮講讀。

據說清初明室傾覆,李二何攜崇禎太子慈姅潛遁歸裏,與明唐王駕下兵部給事東莞人張家玉、明大學士揭陽人郭之奇陰圖規複,用蠟丸勾通,後人稱為反清複明"一杆稱":張稱砣、李稱杆、郭稱鉤。後因大勢已去,未能有所作為。

太子出家陰那,法號"弔和尚",李二何則著述陰那,以為保護。李二何有詩"東山何處最崔巍?獅象灘前浪滾雷。石破天驚弔客至,披肝瀝膽紫宸開。趙雲阿鬥肩孤命,雲貴征袍護主來。收拾金甌掀鐵臂,龍飛九五又重回"可為佐證。

清順治十年間,明永曆狩安隆,張獻忠餘部孫可望,李定國等均降順。李定國率一支軍自滇入桂,攻下沅靖、武崗、全州、桂林,殺清提督孔有德,出梧州攻粵,延平郡王鄭成功於閩沿海收複漳浦、平和、詔安、南靖,逼近潮郡。李二何以為時機已到,欲舉事鬆口。在梅江河口橫一鐵鏈攔河收稅以充軍餉。郭之奇上奏疏於明永曆帝雲:"潮郡衣帶漳泉,趾相錯也。......

據陽江知縣饒章稟報,則鎮守惠潮原伯臣郝尚久反正有日,輔臣黃士俊、刑貳臣黃廣輔起義於廣,銓貳臣李士淳、僉憲臣羅萬傑、賴其肖、兵科都臣謝元汴起義於潮。但得詔蠟相通,修茅敵愾,其一呼萬應也。"李二何反清複明事從郭奏疏中可見。

今鬆口世德堂,相傳為李二何設計建造的明太子行宮。屋為半圓形三圍城圍龍,外圍設有崗樓,底層牆高而厚,牆體用三合土混糯米飯夯築而成,堅硬牢固,門廳、中堂、上堂屋瓦下麵用木頭鑲拱,成"三堂不見瓦"殿堂式,廳中現還有李士淳題詞數處。整幢屋有72個天井,24個門樓,二百餘間房子。內圍龍種有花、草、樹,屋中現還留下建屋時種下的荔枝樹5棵(三活兩死)。世德堂第二、三圍龍分為一個個四合院式的單元居住區,每個居住區有小廳一個,天井一個,住房12間(樓上、地下各6間),樓梯一個。單元之間,既可分開,又可相連。在世德堂附近,還有花園樓、仁壽樓等9幢房子,相傳亦為李二何所建,作為皇親國戚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