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曆史沿革 > 客家文化
“新丈公上門”
來源:梅州日報  時間:2022-02-24 09:07:27  瀏覽:-
字號:

  贛南客家人有一個習俗,叫“新丈公上門”。客家男女結婚後,第二年正月,一般會在年初六前後,做丈夫的帶上妻子兒女去嶽父家拜年。

  他們會早早備好禮盒,根據視嶽父的身份挑選。經商務農的,就備好8斤魚8斤肉和8盒桂圓8包米果等禮物,“8”諧音“發”,寓意大發;嶽父在官場職場的,就備好9斤魚9斤肉和9盒桂圓9包米果等禮物,“9”諧音“久”,寓意長久。按照當地的習俗,這對新人不是直奔嶽父的家,而是先到嶽父的私廳或眾廳堂拜祭。嶽父嶽母和小舅子小姨子及嶽父的兄弟侄子等一幹人也到私廳或眾廳堂門口迎候。關係好的同宗同族叔伯也會到場恭候。新女婿到達後,嶽父會親自給女婿卸下肩上的禮擔,小舅子放一掛鞭炮表示歡迎。

  放下禮擔後,有一個程序必走,那就是上門。客家人的私廳或眾廳大門一般是兩扇門組成,左右對開。這兩扇門板早早被嶽父家卸下,新女婿就要把卸下的門板重新安上。按當地的規矩,別人是不能幫忙的。幾十斤重的門板要套回門洞也不是易事,做過木匠的人還好,三下五下就安好了兩扇大門,沒有做過木匠的,半天也安不上大門,往往累得大汗淋漓,特別是身體比較單薄的女婿,常常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又累又尷尬。這時身邊的妻子邊指揮邊鼓勵,如果一時上不了門,妻子會又氣又急,惹得在場的親人哈哈大笑。為了讓老公上好門,不至於在娘家人麵前出醜,即使老公再忙,妻子也會安排老公在春節前到自己娘家先練個手,練熟了春節拜年時才不會出洋相。但就算練熟了,看到身邊圍了這麼多人,也會心生膽怯,尤其是碰到舅子或族人在門柱或門洞上使個手腳,即使你是熟手也可能半天也安不好門。所以為了不讓舅子或族人使手腳,新女婿還會好好巴結舅子,讓他別使手腳,或叫他看著族人別搞什麼名堂。如果一旦碰到有人使了手腳,這時你一定要冷靜,看看是否在門洞裏塞了楔子或者門柱上釘了釘子,拆除後才能安上。上門,既考驗新女婿的體力,也考驗新女婿的智力。

  上完門後,新女婿會給妻子的爺爺奶奶、嶽父嶽母、至親長輩和小舅子小姨子包紅包,包多包少,看你的經濟實力。客家人喜歡“六八九”的數字,包紅包時一般都會體現出來,討個好彩頭。

  包完紅包後,在私廳或眾廳堂擺好桌子,家家戶戶都會拎著酒菜、糧果前來祝賀。雞肉是客家人的主菜,每家備來的酒菜,一個完整的雞腿是標配,再窮,女主人都會先安排好。每家來陪客的男女主人都會想方設法、說盡理由讓新女婿吃他們的雞腿,既體現自己對新女婿的熱情,又應了客家人“先吃先發”的說法。但妻子會早早囑咐自己的老公,隻能吃自己娘家的雞腿,同時,也會告訴老公,誰家拎來的菜都要吃一點,誰家拎來的酒都要喝一口,這樣才不會得罪人。有的人家裏有事,一時趕不上喝上門酒的,回來後一定要請新女婿到家中做客。所以新女婿去嶽父母家拜年,常常吃了東家喝西家,不僅醉,而且飽,沒有一點食欲,很多都是象征性地動動筷子。

  新女婿回去時,得了新女婿紅包的人一般都要加錢回贈。但若原數回禮,會被人視為“小器”,嶽父母要翻倍地回贈新女婿。新女婿挑來的禮盒,也要拿一半回禮。如果是在官場職場的嶽父母還會大頭回禮,自己隻是象征性地留下一部分禮物。

  客家人流傳的“新丈公上門”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遷慢慢消失,但客家人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仍代代相傳。(李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