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對圍龍屋很熟悉,但對屋內的廳房為何稱“龍廳”和“南北廳”可能會說不上來。
圍龍屋背後一般都有山,房屋多建在山腳的緩坡地帶。過去有說法,背後的山體為龍身,山脊為龍脈,圍龍屋建造處正是龍首,屋內上堂神龕背為龍首著穴之處。在化胎前端石坎正中砌放有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方龍神石塊(過年人們在神龕前祭祖時,也會在五方龍神石前插上幾支香敬拜),而與五方龍神石正對的上方圍屋正中間廳房便稱龍廳。它比兩側的普通房子稍大,裝雙合門。此廳房被認為是龍的“入首”處,正因有此說法,客家人對龍廳也就特別看重,圍龍屋裏其他普通房子可用來作住房,但這龍廳不住人,也不放閑雜的物具,隻放潔淨的,如:年節和做喜事時用的祭器(木撐、竹籃、盤碗、酒具、桌凳之類的莊重物具。)
南北廳指堂屋之間天井兩側的廳房。三堂屋分上南北廳和下南北廳,上南北廳多作主人的臥室兼書房,下南北廳則作為待客室,擺有茶桌、茶幾和座椅,廳房靠天井一側裝有刻畫精美的可拆屏風,中間裝有雙合門。
會留意這處廳房稱謂的人都會納悶,這些廳房為何稱南北廳而不稱東西廳呢?若整座圍龍屋是東西坐向的話,按廳房所處的方位稱南北廳倒是合理,而南北坐向的一座圍龍屋,兩邊廳房也稱南北廳就讓人不明白了。
其實,南北廳的“南北”並非指方位,是另有其含義的。
古代周易的星象學說中,東南西北四宮各由四大神獸(鳥)鎮守,東宮蒼龍、南宮朱雀、西宮白虎、北宮玄武。上麵提到的上堂神龕背有五方龍神石,為房屋龍脈結穴之位,故上堂正麵牆處為東宮蒼龍的“東”,而正對的下堂大門方向為“西”,依此算來,堂屋間天井兩側的廳房自然該稱“南北廳”了。再者,上堂正中為主人之位,神龕中擺放的都是房屋已故主人的神位。古時主位在東,賓位在西,主人一向有東道主之稱,故“東”字在詞彙中常有“主”之意,房東就是房主,舊時雇工稱房東為東家,都是有此來曆。
順便提一下,圍龍屋的廳和堂是有區分的,但人們有時將堂也混淆說成廳,如“在廳下裏擺酒席”,其實是在堂屋下擺酒席。(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