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日 梅州市發行流動人口“居住證”。
5日 梅州綠色工農產品在香港工展會上,現場銷售1619萬港元,簽訂金額2.8億港元。
梅江區西區市場拆除重建。
6~7日 梅州市消除碘缺乏病工作通過省級綜合考評。
7日 廣汽強華(梅州)汽車零部件公司在佘江工業園掛牌成立。
11日 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到梅視察,並召開粵北地區現場會,要求梅州全力提高“雙轉移”水平,加快實現綠色經濟崛起。
梅(州)龍(岩)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動工興建,梅州至大埔全長61.18公裏,總投資59.57億元。
15日 位於七孔閘與芹洋的廣州大橋動工興建,全長1300米,總投資2.5億元。
梅州出現日食奇觀。
15~18日 深圳台商協會投資考察團一行100多人到梅考察,共商發展投資大計,有20家企業達成投資意向,總額超過30億元。
18日 淩國強捐款250萬元建造長沙淩送來希望學校,舉行落成慶典儀式。
19~21日 市政協召開五屆四次會議,完成各項議程,通過會議決議,選舉鄭少偉為市政協副主席,肖國強為秘書長。
20~22日 召開市五屆人大常委會五次會議,選舉陳衛平、胡國和為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古漢斌為秘書長,陳麗霞為市政府副市長。
21日 市政府與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共同推介梅州旅遊品牌。
23日 香港佐田董事長張新輝投資6800萬元興建的梅花灣酒店開業。
24日 梅縣鬆口發現1處宋代古瓷窯遺址,占地近2萬平方米,遺存大量宋、元時期瓷器殘片。
27日 廣東威華集團出資籌建林風眠藝術園,計劃投資5億元,占地麵積約250畝。
28日 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正式開園。以梅州原生態的自然山水、深厚的客家文化為依托,集科研、教育、培訓、生態、文化、休閑、度假、居住和旅遊於一體的客家文化生態旅遊產業園,是全國首個旅遊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0億元,占地麵積2000公頃。
是月 梅州被評為“最具民俗風情自駕遊目的地”。
梅縣鬆口發清大橋橋體合龍。橫跨梅江河,總投資約5186萬元。
香港150多人到平遠探險登山旅遊。
廣東寶豐陶瓷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是梅州市第一家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08萬元。
2 月
3日 平遠縣在曼陀山莊舉行首屆茶花節啟動儀式。
3~6日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楊汝岱到梅參觀考察。
5日 梅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掛牌成立。
7~18日 梅州市舉辦第26屆迎春花市。
11日 市委書記劉日知首次給網友拜年,發出一封拜年信。
24日 興寧市政府首期投資1000多萬元修複明代古城牆北門及其附屬138米城牆的工程竣工開放。
26日 蕉華工業園區舉行慶典活動,慶祝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成立50周年,並舉行投資3.23億元的12個工程項目剪彩、奠基活動。現場還簽訂3.3億元入園企業合同。
是月 梅州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中國工程院院士廖萬清回到家鄉梅州參觀考察。
大埔縣被授予“中國小吃名縣”稱號。
3 月
2日 豐順縣舉行第八屆世界豐順同鄉聯誼會暨北京大學2010地方經濟發展論壇。同日晚,舉行慈善文藝晚會,參加第八屆世界豐順同鄉聯誼會的海內外鄉親慷慨解囊,為豐順縣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八大民生工程捐出善款。
4日 旅港鄉賢餘捷慶、陳梅冰夫婦捐資100萬元,資助梅縣建設技工學校。
6~8日 中國僑商聯合會率團到梅考察投資環境。
7~8日 中央紀委副書記張毅到梅考察,要求積極推進懲防腐敗體係建設。
11日 蕉嶺縣舉行南方大豆種植示範基地啟動儀式,扶助農村增收致富。
梅江區城北鎮種植百畝蘭花,計劃投資1200萬元,打造粵東最大的蘭花種植出口基地。
11~12日 省委常委、副省長肖誌恒到梅視察指導,要求加大力度加快進度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
12日 穗梅勞務對接招聘會在佘江工業園舉行,4000多名求職者達成就業意向。
梅城歸讀公園認種認捐活動告一段落,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372.92萬元。
15日 市屬專業招商外出半月,有投資總額近4億元的8個項目擬落戶佘江工業園區。
17日 梅州龍豐垃圾場清潔發展項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全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客天下舉行。
19~21日 馬來西亞客人到梅訪問,進行客家山歌藝術交流。
23日 梅州城區全麵啟動實施道路整治工程,總投資3700多萬元,涉及約300條(段)街道的維修或硬底化。
26日 梅州市高爾夫球協會成立,餘鋒光當選為理事會主席。
29日 梅江區引進眾成實業公司生產的高科技產品終端測試儀,填補了國內空白。
是月 梅江區引進兩個投資億元以上的招商項目,落戶佘江工業園。
豐順縣太平寺佛印閣落成,是由豐順鄉賢、廣東常裕總裁陳紹常投資100多萬元興建。
五華縣投資1.71億元改造S238線安流龍中至橋江塘唇段。
五華龍村抽水蓄能電站被列入廣東省低碳項目,首期計劃投資24億元,裝機60萬千瓦。
大埔縣新建縣人民醫院動工,是市重點工程,建築麵積4萬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
4 月
1日 全市召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計劃投資38億元加強交通建設。
7日 曾憲梓捐資100萬元,支持梅縣扶大憲梓中心小學建設。
8日 梅州市水務局掛牌組建。
9日 梅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掛牌成立。
13日 梅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掛牌成立。
15~19日 梅州市在第107屆廣交會上總成交額1.18億多美元。
19~21日 梅州市12家企業參加廣東產品江西、福建行暨開拓市場活動,簽訂購銷合同10億元。
27日 梅州城區出現日暈奇觀。
28日 梅州市交通運輸局掛牌成立。
29日 梅州市與廣東省工商聯簽訂協議,共同推進產業轉移和產業發展戰略合作。
豐順縣舉行龍鯨河漂流AAA級旅遊區掛牌儀式。
是月 梅州市計劃投資5.2億元,建設韓江、梅江沿岸180公裏重點堤圍項目。
總投資1.5億元的500千伏嘉應至上寨(梅州段)線路工程完成主體施工,梅州打通電網北部通道。
梅州市屬7個專業招商隊,兩個月時間引進計劃投資25.74億元。
梅州市刁東田、劉興宏、梁雅佳、龍思學、徐有權當選全國勞動模範。
蕉華工業園區搭平台促招商,共引進9家企業,投資總額達3.8億元。
大埔鄉賢、市俊發公司總經理蔡俊發捐資100萬元,支持大埔洲瑞鎮教育事業。
五華縣棉洋鎮聯西村發現明朝皇帝朱元璋賜建牌坊,高約4.5米,寬約3.8米。
5 月
5日 梅州市在第107屆廣交會上成交金額達2.6億美元,參展企業成交額和價格雙增長。
5~7日 梅州市北部和東北部降大暴雨,6縣(市)37鎮共2.37萬多人受災。
8日 福建浦城至梅州計劃建設200公裏時速鐵路,總投資估算468億元。
9日 梅州市舉行關愛困難群體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慈善晚會,現場籌集善款689萬元。
10日 江西鷹潭至梅州鐵路通過評審,全長約580公裏,總投資估算394.2億元。其中梅州境內73.3公裏,投資估算30億元。
13日 梅州市經信局與華潤電力(風能)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在梅州市投資開發風電。開發容量為30~45萬千瓦,投資規模為30~45億元。
14~15日 中共中央委員、國家工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周伯華到梅考察調研基層工商部門工作,要求轉變工商職能、服務經濟發展。
19日 台灣玻璃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林柏實到梅考察,擬建世界先進的光伏玻璃生產基地,預計首期投資1.28億美元。
20日 梅州市直機關派出164名幹部到119個貧困村擔任村官,開展扶貧“雙到”工作。
20~21日 省政協主席黃龍雲到興寧葉塘石新村檢查扶貧“雙到”工作,要求確保高質量完成扶貧開發任務。
26日 梅州被文化部設立為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28日 大埔西嶺中國書法公園落成,同時舉行廣東文藝采風創作基地合作簽約和當代中國書法名家作品開展儀式。這是廣東省首個中國書法公園。
是月 興寧市建設國家高標準示範農田項目成功立項,總投資3300萬元,其中國家財政項目資金2400萬元。
豐順鄉賢、南洋糖業公司董事長馮小華出資500萬元,支持豐順教育事業。
6 月
2日 豐順縣與香港登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其旗下12家企業整體搬遷落戶梅州佘江工業園區,總投資8.27億元。
《梅縣誌(1979~2000)》舉行首發儀式,這是梅州市第二輪修誌工作中第一部出版發行的誌書。全書130萬字。
5日 汕頭宜華集團董事長劉紹喜捐資100萬元,支持平遠仁居宜華城南希望小學建設。
8日 副省長雷於藍到梅調研計生工作,要求鞏固成果再上台階,為全省創造更多新亮點新經驗。
9日 興寧市人口計生服務站大樓落成,總投資1500多萬元,建築麵積7000多平方米。
梅州市客家山歌協會成立,童愛娜當選會長。
12~13日 廣州軍區政委張陽中將到梅考察,要求加強雙擁共建,推進國防建設。
18~21日 梅州市參加東莞第二屆廣東外博會,完成貿易成交額2.3億元。
20日 蕉嶺境內205國道發生一起重大車禍,4人當場死亡。
24~26日 梅州市普降大暴雨,大埔等5縣21個鎮遭水災,1.6萬多人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227萬元。
28日 蕉嶺皇馬水泥公司因電網跳閘發生工傷事故,造成4人死亡。
29日 梅州城區天然氣管道過江工程動工,總投資150萬元。
30日 梅州市舉行首個“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捐助儀式,共收到捐助款物2.05億元,居全省第二。
是月 香港絲寶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梁亮勝、古爾夫夫婦捐資1100萬港元,支持梅縣新縣城人民醫院建設。
7 月
5日 中山大學與梅州市人民醫院簽署《醫教研合作協議》,並舉行中山大學附屬梅州醫院揭牌儀式。
6日 梅州市召開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誓師大會。
12日 梅州市地名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討論地名管理辦法,擬重新製作城區路牌。
16日 在廣東省第十三屆運動會上,梅州運動員何光在男子甲組三級跳中兩破省少年男子甲組紀錄,乒乓球項目收獲1枚銀牌和1枚銅牌,實現曆史性突破。
18日 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胡澤君到梅宣布省委決定,劉日知任省委副秘書長。
22~25日 梅州綠色產品熱銷澳門市場,在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上現場銷售額達202萬港元,簽訂對外成交意向1000萬美元。
是月 廣東鴻源集團董事長何全君為興寧市石馬鎮捐資200萬元,支持扶貧濟困工作。
深圳富源集團董事長繆壽良博士捐款300萬元,支持五華扶貧濟困工作。
梅縣水車鎮茶山村被命名為“中國古村落(客家民居)”。
8 月
4日 大埔縣測得最高氣溫38.6℃,為廣東省入夏以來最高氣溫。梅州城區測得最高氣溫38.4℃。
梅州市召開第六次歸僑僑眷代表大會,朱瑛當選主席,湯誌平、鄧銳等7人當選副主席。並籌集到仁愛幫扶基金437.5萬元。
7日 廣發銀行梅州分行以全新的銀團貸款形式向江南東片人居環境改善工程相關開發項目投放9.8億元貸款,全力支持梅州城區打造宜居城市。
14日 梅州市在全省率先召開以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為主要內容的“三舊”改造項目推介會,有45個“三舊”改造項目,其中10個項目簽訂改造意向合同。同時,南方工業城改造工程(凱旋門花園)正式動工,投資10億元。
18日 曾憲梓博士捐資100萬元,支持梅州城區綠化建設。
19日 梅州市舉行第三屆閩粵贛三市“紅土清風”論壇,加強區域交流,推進反腐倡廉。
19~20日 副省長李容根到興寧參加全省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要求落實政策、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推動油茶產業健康發展。
25日 新西蘭華僑、廣東瑞華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卓定華捐資1000萬元,興建五華偉梅華僑中學。
25~26日 省委常委、副省長肖誌恒到梅調研檢查,要求加快推進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
26~29日 梅州組團參加廣州博覽會,現場零售4120萬元,簽約金額5.08億元經貿合作項目。
28日 梅州代表團參加第六屆“泛珠三角”洽談會,簽約19個項目,涉及合同金額27.02億元。
是月 曾憲梓捐資300萬元,興建嘉應學院學生公寓“曾智明大樓”。
廣東威華集團設立“威華·林風眠助學金”,連續20年、每年投100萬元資助梅州貧困學生上大學。
梅縣葉劍英紀念園、平遠縣紅軍紀念園、大埔縣“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被評為廣東省紅色旅遊示範基地。
五洲電路集團董事長蔡誌浩捐資100萬元,修築白渡至新鋪南山6公裏長的水泥公路。
9 月
4日 廣東新濠畔投資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劉穗龍捐資100萬元,在梅縣鬆源中學設立“少模獎學金”。
10日 平遠縣舉行中國華南LED芯片產學研基地投資項目簽約儀式,總投資36億元。
11日 梅州市啟動30萬兒童麻疹疫苗免費接種工作。
15日 梅州市新建奇龍坑垃圾填埋場啟用,總投資1.5億元,日處理生活垃圾496噸。
15~16日 李玉妹(7月起任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到梅調研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要求梅州要走出山區黨建新路子。
18日 梅州市36家企業參加第七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達成意向合作金額2.34億元。
19~20日 中共梅州市委五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
29日 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工業經濟暨招商引資工作會議,要求狠抓工業提速,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工作。
是月 五華縣長布鎮長安村怡亞通長安希望小學落成,由深圳怡亞通公司捐資500萬元興建。
9日 田家炳捐資300萬元,資助大埔遷建縣人民醫院。
12日 梅州市劍英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圖書館。
16日 曾憲梓、梁亮勝率香港嘉應商會新一屆會董回梅,共敘鄉情、共商家鄉發展大計。
曾憲梓博士捐資300萬元,支持梅縣扶大憲梓中學建設。
五華橫陂中學舉行建校100周年慶典,共獲捐款630多萬元,用於改善學校教育教學條件。
市委、市政府舉行梅州城區江北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八一路改造項目和周溪河堤防護岸工程項目動工儀式,並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梅州城區江北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建設問題。
20日 梅州錢幣展覽館在梅城開館,這是粵東首家綜合性錢幣展覽館。
24日 第16屆亞運會火炬在梅州城區傳遞。
29日 梅縣在雁洋鎮卡萊(梅州)橡膠製品有限公司舉行卡萊公司整體搬遷暨新建硫化車間等3個項目落成慶典活動。公司新落成的3個項目總投資1億元。
深圳市富源實業集團董事長繆壽良捐資300萬元,興建嘉應學院實訓中心大樓。
是月 梅州代表團在第108屆廣交會第一期交易中,總成交1.5億美元。在第二期交易中,75家企業總成交1.56億美元。
嘉應學院召開第二次校友代表大會,共獲捐款999萬元,其中廣州美之臣集團總裁陳公顏捐款480萬元;深圳飛馬城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偉華捐款300萬元興建“飛馬城學生活動中心”。
廣東萬綠達公司董事長李遠峰捐資300萬元,興建五華河東大嵩小學紀念樓。
富力地產聯席董事長張力、廖冬芬夫婦捐款168萬元,興建梅縣丙村中學冬芬樓。
第一批20輛梅州產“白雲牌”城市客車在興寧城區投入運營。
梅縣雁南飛茶田有限公司獲“全國生態文化示範企業”稱號,豐順縣砂田鎮黃花村獲“全國生態文化示範村”稱號。
11 月
2日 副省長宋海到梅州調研,希望梅州在全省農村金融改革創新、科學發展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3日 全省山區首家村鎮銀行“梅縣客家村鎮銀行”在梅縣正式開業。這是梅州市首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製商業銀行。
4日 廣東省第五次台商協會會長聯誼座談會在雁南飛召開。
5日 梅州分團參加第108屆廣交會,累計成交3.3億美元。
7日 香港固特科技園項目在蕉嶺試產,總投資1.56億元,年產值將達6億元。
15日 印尼華僑考察團到蕉嶺考察,黃德新捐資100萬元,支持蕉嶺中學新校區建設。
23日 瑞士龍沙集團捐資150萬元,支持興建蕉嶺油坑龍沙小學。
25日 省政協籌資500萬元,幫扶興寧市葉塘鎮石新村。
26日 僑胞陳誌明捐資200萬元,支持蕉嶺中學新校區建設。
30日 五華縣舉行“番禺·五華手牽手工業樓”奠基儀式,番禺區投資1000萬元在五華建工業樓,租金收益歸17個掛扶貧困村。
是月 平遠南台藥業與深圳美善堂簽約合作成立“廣東南台美善堂保健品廠”,共建靈芝產業鏈基地,總投資2億元,首期投資5200萬元。
梅縣投入4000萬元改造S223線雁洋段,致力打造“國際旅遊特色鎮”。
梅州龍豐垃圾場CDM項目榮獲“迪拜獎”全球百佳。
平遠縣獲“中國油茶之鄉”稱號。
12 月
1日 經過農業、科技、質監部門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認真評選,由梅縣雁洋鎮梅盛水果專業合作社選送的“梅盛牌”金柚獲得今年全市優質金柚金獎。銀獎由梅縣隆文鎮梅燕水果專業合作社選送的“梅燕牌”金柚、梅縣鬆口鎮木子金柚專業合作社選送的“木子牌”金柚獲得。此外還評出3個優勝獎。
2日 省委常委、副省長肖誌恒到梅調研,強調要積極完善社會保障,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3~7日 梅州市舉行第二屆名優農產品展銷會、梅台農業合作交流會暨客家美食文化節。吸引18萬人次觀展,總交易額850萬元,簽訂投資和訂貨項目159個,總金額20.49億元。
4日 平遠縣舉行第六屆臍橙旅遊節。開幕式上,國家經濟林協會和省委宣傳部分別為平遠縣頒發“中國油茶之鄉”和“廣東省首批紅色旅遊示範基地”牌匾。有14個經貿項目舉行簽約儀式,總投資26.28億元。
6日 豐順縣舉行第四屆溫泉文化旅遊節。
大埔縣舉行第二屆西岩茶香旅遊節。
8日 梅州代表團參加在汕頭舉行的第六屆“山洽會”,簽約72個投資合作項目,總投資188.15億元。
9日 梅州市舉行林風眠誕辰110周年係列紀念活動,內容包括“林風眠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林風眠師生畫作聯展”、“林風眠故居修複工程竣工剪彩”等。“林風眠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由亚搏app下载安装
主辦,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承辦。
11日 由市委、市政府主辦的客家山歌新秀培訓班在市藝術學校開班,有70多人,全部實行免費教學。
14日 廣東省質監局與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要求以質量強市,助推綠色產業在全省實現突圍。
14~15日 廣汽集團到梅考察,共建廣汽產業園,規劃3000畝,選址佘江工業園。
16~20日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原全國政協常委、少將葉選寧專程回到家鄉梅州視察,並出席第四屆中國(梅州)國際客家山歌文化節相關活動。
18日 由梅州市委市政府、省文化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客家山歌文化節在梅州開幕。在開幕式上,梅州市增聘於建嶸等21名市發展戰略顧問,舉行3個投資文化產業項目的簽約和揭幕儀式,涉及投資金額約70億元。其中,最大的投資項目是,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與梅州市政府共同投資興建具備國家級規模的梅州客家文化產業基地。項目預計10年投資50億元人民幣,把該基地建設成為國內最具有品牌價值的客家文化產業新亮點、新標杆。
梅州市足球訓練基地在梅縣雁洋奠基。占地麵積247.7畝,建築麵積10962平方米,估算總投資1.49億元。建成後,將成為能同時接待10支以上球隊訓練,集訓練、教育教學、食宿、理療康複為一體的綜合性體育訓練基地。
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在梅州正式掛牌。
梅縣機場飛行區擴建工程開工,總投資4.5億元,飛行區等級提升到4C。
世界客都大道正式通車。工程投資5.87億元,全長3.5公裏,路寬100米。
西環高速三期工程建成通車,總投資約3.78億元,全長4.82公裏。
江北人居環境改善工程梅江碧桂園奠基,碧桂園集團計劃投資60億元,首期投資20億元,開發300多畝土地。
19日 梅州市委、市政府聯合廣東省社科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南方新聞網,在嘉應學院舉辦2010客家文化發展戰略高峰論壇。深圳市文聯專職副主席楊宏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教授丘峰,台灣台北大學教授丘昌泰,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譚元亨,廣東商學院旅遊學院教授吳建華,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師所萌等專家學者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
第四屆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賽總決賽在梅城亮勝客家藝術中心舉行,盧揚、徐璐璐、黃昊陽分別獲得冠、亞、季軍。肖佩茹獲得最佳才智獎,王軼彤獲得最佳上鏡獎,盧揚獲得網絡最具人氣獎。
26~27日 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率廣州黨政代表團到梅州考察扶貧開發“雙到”和“雙轉移”工作,互促共進,助力梅州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
27日 豐順縣舉行千江集團投資9.8億元開發的韓江東山水利樞紐工程竣工慶典。
是月 梅州市組團參加第19屆中國食品博覽會暨交易會,現場銷售金額183.3萬元,簽訂合同總金額1328.6萬元。
梅州市舉行“第四屆廣東自駕旅遊日暨梅州金柚飄香自駕旅遊周”係列活動。
梅縣被評為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是廣東省唯一的獲獎地區。
梅縣水車茶山村被評為中國曆史文化名村,成為梅州市首個獲此殊榮的村。
大埔縣百侯鎮被授予中國曆史文化名鎮,是梅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