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曆史沿革 > 大事記
大事記(2018年)
來源:梅州市地方誌辦編審科  時間:2020-03-16 15:45:58  瀏覽:-
字號:


  1月


  1日  平遠縣開通城區2條公交線,首批8輛新能源公交車正式投入運營。此次計劃投放平遠城鄉公交客運車輛共65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50輛、常規能源公交車15輛),總投資1.02億元,初定21條城鄉公交線路,覆蓋城區和136個行政村,加快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

  6日  林書豪—李群籃球聯盟梅州客天下運營實訓基地成立儀式暨球迷體驗公益活動在客天下舉行。林書豪—李群籃球聯盟分別與梅州日報社和客天下旅遊產業園簽署合作協議,標誌著該籃球聯盟正式進駐梅州。林書豪—李群籃球聯盟是NBA球星林書豪和前CBA球星李群共同發起的青少年籃球培訓組織,希望通過美國NBA先進的籃球訓練理念,憑借林書豪、李群籃球生涯的成功經驗,打造一套適合中國青少年的籃球訓練比賽體係。

  7—14日  梅州首屆紅色收藏品展在奧園—梅江天韻舉行。展會分為烽火蘇區、崢嶸歲月、蘇區先驅、紅色老照片、老地圖、紅色軍械、紅色生產資料等主題,展出珍貴紅色文物近300件。

  8日  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梅城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的要求,總結2017年工作,部署2018年工作,動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銘記光輝曆史、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幹,堅持高質量發展,推動生態富民強市,開創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局麵。市委書記譚君鐵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決議》和《市委常委會抓黨建工作情況報告》。

  9日  受寒潮和切變的共同影響,梅州市大部分地區出現中到大雨,其中東南部還出現暴雨,在平遠縣東石鎮錄得全市最低氣溫-1.3℃,部分高海拔山區有冰凍,部分道路出現結冰現象。

  10日  省科學院富硒生物科技創新中心揭牌暨院地科技產業合作協議簽訂儀式在蕉嶺縣舉行。標誌著省科學院和蕉嶺縣正式在富硒生物等健康產業發展上開展廣泛合作,並在富硒生物科創中心落戶運行的基礎上,共推蕉嶺長壽健康產業升級,實現院地、院企合作共贏。

  10—12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率隊到梅州調研關心下一代工作情況。顧秀蓮強調要堅持“黨建帶關建”的工作思路,創新推動關工委基層組織建設,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努力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

  11日  廣東省雁洋公益基金會舉行2017年葉劍英基金獎勵金頒獎大會,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崗位、不同戰線的585名先進人物受到表彰獎勵,發放獎金總額327.85萬元。據了解,廣東省雁洋公益基金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先後設立“葉劍英獎”“葉劍英基金優秀教師獎”“葉劍英基金品學兼優獎”“葉劍英基金助學獎”“葉劍英基金關愛金”等公益項目,累計撥出6200多萬元用於獎教獎學、扶貧濟困、鄉村振興戰略等項目,造福梅州百姓,讓葉劍英元帥的豐功偉績進一步根植在蘇區群眾心中,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12日  梅州市梅江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經選舉,鍾秀堂當選梅州市梅江區人民政府區長。

  △  平遠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經選舉,楊棟當選平遠縣人民政府縣長。

  14日  2018中國特色小鎮博覽會在湖南長沙舉辦,梅州市客天下特色小鎮憑借“文化傳承創新、產業內容為王、工匠藝術追求、生態自然至上、注重細節服務”的實踐經驗,獲2018中國特色小鎮博覽會優秀解決方案。

  △  梅州天空出現連片涇渭分明的“陰陽雲”。“陰陽雲”實際是透光高積雲,產生在3000米左右高空,是比較少見但正常的現象。

  16—18日  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在梅城召開。會議通報政府部門2017年辦理政協提案情況,召開提案委員會全體成員會議,確定立案240件提案。會議通過《政協第七屆梅州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決議》,審議通過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期間提案情況的報告。

  17—18日  梅州市召開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市長方利旭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大會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依法選舉黃建固為梅州市監察委員會主任,表決通過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8年計劃的決議、關於市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預算的決議、關於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19日  梅州市監察委員會掛牌暨成立大會舉行。市委書記譚君鐵、市長方利旭為梅州市監察委員會掛牌揭幕,標誌著梅州市深化監察體製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推進全麵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邁入新階段。

  22日  由梅州市組建的廣東省第28批援赤道幾內亞醫療隊隊員抵達梅縣機場,完成一年半的國際醫療援助任務後回到梅州。

  27日  在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2018年梅州市有47個項目被列為省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逾152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超過205億元。梅州列入省重點的47個項目涵蓋基礎設施工程、產業工程、民生保障工程等領域,包括年度計劃投資1億元的梅州鐵路鬆棚貨場、年度計劃投資1億元的龍川至梅州至龍岩鐵路廣東段、年度計劃投資4億元的梅州高新區廣州輕工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5億元的梅州高新區萬寶高端冷櫃及高端酒櫃生產項目、年度計劃投資2億元的梅州市五華南灃山養生養老生態園。已開工的有年度計劃投資超過18億元的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年度計劃投資30億元的梅州至潮汕鐵路梅州段、年度計劃投資11.5億元的嘉應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42個省重點建設項目。

  28日  梅縣區足球協會成立暨揭牌儀式在梅縣區文體中心舉行。廖振平當選首任會長。梅縣區是著名的足球之鄉,曾培養出曾雪麟、池明華、黃德保、王惠良、李健華、劉彬彬、曾超、葉楚貴等一大批優秀足球運動員和教練員。

  29日  2018“五華農信”足球賀歲杯足球賽在梅城愛奇足球場落幕。經過5天16場的激烈比拚,梅州一達隊獲得冠軍。

  30日  2018廣東省珠三角U10少年足球精英賽在佛山收兵,梅州客家足球俱樂部小將五戰全勝,獲得冠軍。

  31日  中國足協青訓中心授牌及青訓總監聘書頒發儀式在北京舉行。梅州獲批為全國15個“中國足球協會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之一。

  是月  廣東省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正式落戶五華縣華創彙科技孵化產業園,這是梅州市建立的首家園區院士工作站。院士、專家等與企業研發團隊聯合開展技術研發、項目合作和人才培養,是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的一個新平台。

  △  主題為“鄉村振興  廣東行動”的廣東鄉村振興座談會在大埔縣舉行。來自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廣東省委黨校、華南農業大學等機構和高校的“三農”專家學者通過實地調研,圍繞廣東全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  根據市民投票情況及專家評審意見,評選出“桂花樹”作為梅州市“市樹”。

  △  梅州市首家專門治療兒童腦癱、智力障礙、孤獨症、多動症等疾病的兒童康複科,在市第二中醫醫院掛牌成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兒科專家、佛山市南海區婦幼保健院首席專家劉振寰教授到兒童康複科義診助陣,並開設名醫工作室。

  △  深圳市鐵漢生態公益基金會捐贈教育基金儀式在蕉嶺中學舉行。儀式上,鐵漢生態公益基金會向蕉嶺縣教育局捐贈600萬元教育基金,用於獎教獎學、學科發展及扶貧助困項目,並發放獎金獎勵教育教學中尤其是2017年高考中有突出貢獻的學校和個人。

  △  梅縣鐵漢生態俱樂部與廣州恒大隊球員“獵豹”穆裏奇、河北華夏幸福隊球員“野牛”阿洛伊西奧就轉會事宜達成一致,2位球員正式加盟梅縣鐵漢生態隊,與俱樂部攜手征戰2018賽季中甲聯賽。

  △  梅州又迎來一支甲級足球隊:廣東唯一一支女子甲級足球隊——梅州輝駿女子足球隊落戶五華。梅州甲級足球隊增至3支,分別為梅州客家男子足球隊、梅縣鐵漢生態男子足球隊、梅州輝駿女子足球隊。梅州成為全國唯一同時擁有3支甲級足球隊的地級市。

  △  位於廣梅共建園的廣州輕工集團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項目正式動工。項目由廣州輕工集團投資18億元建設,采取“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的產業共建模式,著力打造智能家電研發創新、品質管控、防偽包裝、品牌營銷等6大平台。項目投產後,可年產3000萬台小家電,年產值可達60億元,可實現利稅5.6億元,提供2000個就業機會,打造成全球專用智能家電製造基地,帶動供應鏈上遊和配套工廠進駐,推動梅州家電產業加快發展。

  △  大埔縣在該縣最早的陶瓷產地、被譽為“白玉城”的大埔陶瓷主產區高陂鎮主要交通要道高陂中學門旁的十字路口圓盤,設立大型青花瓷花籃。該圓盤花籃高9.4米,圓最大直徑4.5米,共分三層,第一層主要是以植被為主的綠化帶,寓意春意盎然、百花齊放;第二層是以多個具有特色的青花瓷成品(玻璃鋼替代品)簇立在花草之上,環繞中心,向人們展示不同種類、風格的青花瓷;第三層則是花籃,傲立中心,展示青花瓷賞心悅目、淡雅脫俗的特點。 


  2月


  1—2日  住建部組織專家到梅州考察梅州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並開展規劃審查工作。專家組到約亭頂民居群、中國客家博物館、黃遵憲故居、淩風路曆史文化街區和玉庭樓現場踏勘,並召開梅州《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5—2030)》專家審查會。

  2日  “梅州農信社/農商銀行”梅州第三屆網絡春晚在梅城亮勝藝術中心開演。在晚會現場,610多名“草根”演員帶來的15個精彩節目輪番登台,為上千名現場觀眾,以及在新華社客戶端“現場雲”、掌上梅州客戶端、《梅州日報》微信公眾號、梅州網四大平台上收看直播的粉絲們獻上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4日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副總河長、韓江流域省級河長林少春到梅州市開展巡河檢查並主持召開韓江省級河長巡河工作會議,強調要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科學係統管水治水,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和效益,打造河清岸綠的良好生態環境。

  5日  客都大橋連接江南新城臨時通道開通,來往江南新城和梅縣新城的車輛可以臨時通行客都大橋。

  5—7日  省住建廳廳長張少康率隊到梅州開展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調研。張少康強調要紮實做好古驛道修複活化工作。

  5—16日  梅州市舉行第34屆迎春花市。花市設梅江區院士廣場、梅縣區人民廣場2個展區,分別設有近200個展位,主要展出時花、幹花、根藝、花藝、盆景、觀賞魚鳥、喜慶用品、新春對聯、年貨、年橘等。有廣州、順德、潮汕和福建漳州等地的花農參展。

  7日  梅州市與省農業科學院簽訂《共建鄉村振興農業科技合作示範市框架協議》。由省農科院組建金柚(含臍橙)、茶葉、稻米、蔬菜、水產5個科技服務專家團,從品種、種植、加工、標準到三產融合等開展全產業鏈技術服務,每個專家團隊每季度、首席專家每半年至少深入基層交流指導一次。雙方每年共建5~10個農業科技創新轉化示範園區,聯合開展3~5項技術攻關;每年至少舉辦一場科技對接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梅州市農業博覽會及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並在檢測技術、檢測設備、檢測數據等方麵共建共享,打造2~3個市級技術研發工程中心、1~2個升級為省級技術研發工程中心。建設鄉村振興農業科技合作示範市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攜手省農科院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實走好生態富民強市新路的具體行動。

  △在梅城廣梅路秋雲橋南端,一輛小汽車在撞上花帶後騰起墜落,事故致使2人死亡、1人受傷。

  8日  全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會議在市委禮堂召開,研究部署全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

  9日  由市創文辦、市文明辦和梅州萬達主辦的“萬達·梅州好人館”正式開館。展館以圖文結合的形式,集中展示熊永和、吳菊芳、湯娜等50多位受到國家和省市級表彰的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的感人事跡。自2011年11月啟動“廣東好人”評選以來,梅州市累計有24人獲評“廣東好人”。

  10日  位於梅縣區新縣城的梅州新城水廠通水試運行,從三龍水電站庫區而來的梅江水源源不斷“抵達”梅州新城水廠,經過處理後輸送至千家萬戶。隨著新城水廠的投產,梅州城區日供水規模達到31萬噸,困擾梅縣區及城北環市路片區市民已久的用水難題得到有效解決。

  12日  “歡樂客家·劍英公園首屆新春文化嘉年華”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持續至3月2日,活動其間開展美食嘉年華、親子遊樂園、新春蘭花精品展、客家文創區、客家文藝鬧新春、蓮花燈祈福等活動。其中2月16日(年初一)舉行祝福新春活動,3月2日(正月十五)舉行快樂鬧元宵活動。

  14日  梅州市獲得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這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大事,標誌著梅州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步入一個新的階段。梅州市力爭2020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2日  春節黃金周,梅州市接待遊客438.05萬人次,同比增長7.18%;實現旅遊收入15.01億元,同比增長9.93%,遊客出行出遊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特色化的消費趨勢,有新年祈福遊、美麗鄉村遊、溫泉體驗遊、親子休閑遊、健康養生遊等線路。

  26日  梅城承德樓(星園酒家)傳統客家大盆菜亮相中央電視台《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節目,為全國觀眾展示客家大盆菜的製作過程及其精神內涵。在古老的圍龍屋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傳統客家大盆菜,共享團圓時刻。

  26—27日  副省長許瑞生率省有關專家到梅州調研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和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是月  經中共廣東省委批準:彭延虎任梅州市委委員、常委。

  △  市政府通報2017年度梅州市科學技術獎,有56項科學技術成果被授予“梅州市科學技術獎”。決定授予“顯微結構控製技術在高檔青花瓷生產中研究與應用”“實木家具構件彎曲技術研究與應用”“梅州市富硒資源的發現、生物醫學功能與產業化推廣應用”和“梅州市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後免疫重建效果評價研究”4項科學技術成果為梅州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廣東省生產力促進協會印發《關於2017年度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認定及複核名單的通知》,全省此次共有69家單位被認定為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梅縣區南壽峰健康產業園名列其中。南壽峰健康產業園位於梅縣區鬆口鎮德化村,計劃總投資30億元,是集南藥和紅豆杉種植、中藥飲片加工、養生養老等產業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園區。

  △  梅江區金山街道黃坑田園綜合體首期完工。梅江區規劃以生態、農業為基底,打造集生態、休閑、度假、商業、居住等功能於一體,親子度假、生態康養、農業觀光有機結合的新模式,將百歲山—黃坑村建設成田園綜合體。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打造黃坑生態主題公園,二期在百歲山原有基礎上打造景觀公園,融合健身、休閑於一體,三期打造商業街區和度假酒店,著力將百歲山—黃坑打造成為市民的“城市後花園”。項目建設涉及黃坑、周溪、東郊3個行政村,總麵積10.76平方千米。

  

  3月


  1日  梅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簡稱《條例》)實施新聞發布會。《條例》於2017年11月30日經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批準,於2018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共分六章四十四條,規定市人民政府建立客家圍龍屋保護名錄,將客家圍龍屋分為三個類別按程序確定後納入保護名錄。《條例》是一部體現地方特色、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規,對於保護梅州市客家圍龍屋、傳承客家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  由市農業局主辦、省漁政總隊梅州支隊承辦的2018年韓江、梅江幹支流禁漁啟動暨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儀式,在市漁政碼頭舉行。禁漁期從3月1日零時起至6月30日24時止。活動放生包括鱅魚、鰱魚、鯪魚等在內的梅州江河常見品種魚苗110萬尾。

  1—3日  梅州市旅遊局組織梅縣、平遠、豐順等縣旅遊局及雁南飛茶田景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豐順千江溫泉度假村等旅遊企業,參加廣州國際旅遊展覽會。展覽會設立2個展位,以“世界客都、葉帥故裏、國際慢城、長壽之鄉”為主題,通過圖文展示、派發資料、交流互動、洽談業務等形式,展示“世界客都”旅遊城市總體形象,進行宣傳推介。

  9日  《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簡稱《條例》)巡回宣講啟動儀式暨首場宣講活動在梅縣區南口鎮舉行。通過宣講、發放宣傳資料、觀看相關知識圖片展等形式宣傳《條例》,提高公眾保護客家圍龍屋的意識。

  10日  由中國足協主辦、梅縣鐵漢足球俱樂部承辦的2018賽季中甲聯賽開幕式在梅縣區曾憲梓體育場舉行。開幕式文藝演出不僅有活力四射的啦啦操,還有客家歌舞和客家武術、足球表演等,呈現足球之鄉的客家元素。開幕式文藝演出後,揭幕戰——梅縣鐵漢與延邊富德的比賽隨即拉開帷幕。本場比賽不僅是“南北球鄉”在中甲賽場的直接對話,也是中甲“升班馬”與中超降級隊之間的對決。比賽中,延邊富德隊在第23分鍾的一次反擊中利用邊路突破傳中攻入一球。此後梅縣鐵漢隊發起反擊,多次讓對手門前險象環生,但始終未有建樹,最終0比1憾負。

  13日  梅縣區南口鎮與寒舍(北京)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舉行民宿投資項目簽約儀式。“讓我們住進舊時光裏”項目計劃投資1500萬元,用於租賃南口鎮僑鄉村“東華廬”及附屬土地、果園,共3200平方米,在最大限度保護古建築原貌的基礎上,將“東華廬”打造成民宿精品酒店。

  15日  廣東鹿湖溫泉度假村獲授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牌匾,這是豐順縣首個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位於豐順縣留隍鎮,總麵積約5平方千米、投資規模約25億元,包括3萬多平方米的園林式溫泉區、100棟溫泉配套單體建築、超五星級酒店、惠仁聖寺以及規劃二期建設的生態濕地公園、韓江水上旅遊項目等。景區將依托“氡+硫黃”溫泉資源和獨特的山水優勢,打造成為粵東第一旅遊品牌,形成以生態休閑、健康養生為特色的高端、綜合型旅遊集聚區。

  16—18日,首屆中國汽車旅行大會暨第七屆廣東自駕旅遊日活動啟動儀式在雁南飛茶田景區舉行。活動主題為“走進葉帥故裏·探秘世界客都”。有省、市領導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廣東省自駕旅遊協會等負責人、旅行達人、體驗師、自駕遊客近500人參加。活動舉辦首屆中國汽車旅行大會之中國新能源汽車+自駕旅行高峰論壇,頒發“中國汽車旅行年度風雲榜”“最受歡迎的國外十大自駕路線”和“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自駕路線”等獎項,並舉行房車營地、自駕車營地項目簽約儀式。嘉賓和自駕遊車隊沿著靈光寺—葉劍英紀念園—橋溪古韻—雁南飛—五指石—客天下—八鄉山—鹿湖溫泉度假村的線路,進行為期3天的梅州深度遊。

  17日  中國第一條商辦鐵路——潮汕鐵路的創建人、晚清著名華僑實業家張榕軒故居——幹蔭堂,經重修和布展,作為紀念張榕軒的主題紀念館正式開館迎客。該館的建成和開放,為千年古鎮、華僑之鄉鬆口增添一處重要的曆史人文和旅遊景觀,是反映梅州和梅州華僑在曆史上的海上絲綢之路貢獻的重要展館。張榕軒紀念館館址所在地——幹蔭堂是一座三堂五橫一圍龍的客家圍龍屋,始建於清末,建成於清宣統二年(1910)。幹蔭堂采用大量的石灣陶、雕刻、灰塑等建築藝術元素,尤其以采用大量的繪畫裝飾而炫彩奪目。其中,中廳桁梁上90幅百餘年曆史的書畫作品保存完好,牆壁上有彩色壁畫150幅。

  19—21日  中國鐵路總公司檢驗認證中心小組到豐順縣,對承擔梅汕客專建設的中鐵二局新運公司豐順軌枕場進行CRCC(中鐵檢驗認證中心)認證審查。豐順軌枕場將承擔梅汕客專梅州至潮汕段範圍內12.4萬根雙塊式軌枕的預製任務。該軌枕場位於豐順縣湯坑鎮石聯村,場內設置鋼筋加工車間、軌枕生產車間、混凝土拌製區、軌枕存放區、生活辦公區等。

  24日  在梅城錠子橋圓盤,一輛混凝土攪拌車與一輛摩托車發生碰撞,導致摩托車上的2人遭碾壓當場死亡。

  25日  華夏航空從重慶飛抵梅州的G52837班機降落在梅縣機場,標誌著梅州市首條西南航線——梅州至重慶航線通航。梅州至重慶航線由87座的CRJ900機型或172座的A320機型執飛,逢每周一、三、日執飛,空中飛行時間約為2個小時。

  28—29日,烏幹達駐廣州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史蒂芬一行4人到梅州參觀考察。考察團一行先後到平遠縣、梅縣區、市直有關農業企業和東升工業園區等地參觀,了解梅州的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能源、電子通信與技術等行業發展情況,並與有關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共同探討烏幹達與梅州在農業、電子製造業等領域開展合作的前景。

  29日  從湛江飛往梅州的華夏航空G52917航班平穩降落在梅縣機場,標誌著梅州至湛江航線正式開通。該航線將由87座的CRJ900機型或172座的A320機型執飛。開航之初,該航線每周四、六各執飛一班。待市場成熟穩定後,將適時每周增開2班。

  是月  《南方日報》對《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即“實體經濟十條”)進行第三方評估。梅州獲21地市“最強宣貫”第一名。梅州市通過認真實施省“實體經濟十條”,2017年共為企業降低成本14.82億元。

  △  農業部公布2018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名單,共有135個產品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其中“梅江區清涼山茶”榜上有名,成為此次廣東省唯一上榜的農產品。從此填補梅江區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空白。

  △  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通過三級中醫醫院評審並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備案,被確定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成為梅州市首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該院是“全國示範中醫醫院”,擁有“廣東省中醫名科”骨傷科,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人、廣東省名中醫2人、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2人,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占執業醫師比例達到81.7%,本院製劑31種。

  △  梅州市榮譽市民、旅港實業家餘捷慶、陳梅冰伉儷捐資300萬港元,用於梅縣區中醫醫院“中醫養生大樓”工程建設。

  △  由廣東省旅行社行業協會與景區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廣東旅行社&景區行業峰會”在清遠市舉行,會議公布廣東省十佳旅遊景區名單,梅州市有3個景區榜上有名。其中雁南飛茶田景區獲評“十佳服務好評景區”,客天下景區和五指石景區獲評“十佳設施好評景區”。

  △  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布《梅州市2018年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公告》,計劃麵向全國引進急需緊缺人才360人,其中事業單位需求238人、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需求122人。

  △  教育部印發《關於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嘉應學院申報的建築學、測控技術與儀器2個專業通過審批。2個專業授予門類均為工學,於2019年開始招生,學製4年。

  △  省委宣傳部公布首批共54處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重點建設示範點名單,梅州市平遠縣紅四軍紀念館、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園以及青溪中央紅色交通線遺址3處遺址成功入選。

  △  梅州市人民醫院啟動房顫中心項目建設。市人民醫院將從房顫早期篩查、卒中精準預防、普及規範新技術、房顫綜合管理等方麵入手,進一步提高房顫診療規範化水平,降低房顫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作為首批“中國房顫中心建設單位”之一,梅州市人民醫院是粵東西北地區獲授牌的僅此一家地級市醫院。

  △   廣東省平遠商會第一屆第四次會員大會暨平遠招商交流會在廣州舉行。會議舉行招商項目簽約儀式,共有生態園項目等11個合同、意向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63.71億元。其中有梅州柘嶺投資實業有限公司投資4億元建設的生態園項目、廣東金雁電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8億元建設的新能源及高效節能電機用特種電磁線項目、廣東宏昇泰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6億元建設的50萬件套智能製造精工高端裝備生產項目。

  △  豐順縣組織10多家電聲企業參加第八屆中國(花都)視聽數碼博覽會,總成交額約3000萬元。 


  4月


  1日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大學組)東南賽區的決賽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進行。嘉應學院隊0∶1負於廣東工業大學隊,獲得亞軍。這是嘉應學院第二次參加CUFA,並取得最好成績。

  3日  市七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三次會議。會議決定任命陳敏為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職務。

  8日  梅州市刷新兩組氣象數據極值:一是平遠國家氣象站錄得4.7℃的低溫,創下當地4月氣溫的新低;二是各地的最小相對濕度均在20%及以下,均創各地建站以來4月的最幹燥紀錄。

  13日  豐順縣發生特重大交通事故,一輛載沙大貨車途經湯坑鎮火車站紅綠燈路口時,失控導致側翻,造成7名摩托車騎乘人員被埋壓,最後致6死1傷。

  15日  在中甲聯賽第6輪比賽中,坐鎮五華縣體育場作戰的梅州客家隊憑塞爾戈、馬裏的進球,以2∶1戰勝大連超越。憑借此場勝利,梅州客家隊在取得13分之後,與武漢卓爾、北京北控並列積分榜榜首。這也是梅州客家隊三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16—19日  中國鄉村複興論壇·梅縣峰會在南口鎮僑鄉村、鬆口鎮舉行。中國鄉村複興論壇·梅縣峰會主要包括開幕式、主題峰會、資源對接、同期活動、現場展示5大部分。其中,開幕式於17日舉行,主題峰會設客僑版塊、民宿集群、文創版塊3個主題峰會,邀請民宿實踐、華僑鄉賢方麵的嘉賓針對客僑特色,結合鄉村建設典型案例,共同探討鄉村建設與發展問題。

  18—19日  由省愛衛會辦公室副調研員張弘任組長的省明查組到梅州,開展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明查。省明查組認為梅州市各項考核指標均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的基本要求,建議省愛衛會向全國愛衛會推薦重新確認梅州市國家衛生城市。

  21—23日  梅縣區創文汽車文化節暨梅州第五屆品牌汽車大聯展在梅縣區人民廣場舉行。本次車展有30多個品牌上百款車型參展,以“新時代·駕未來”為主題,在舉辦車展的同時宣傳創文相關知識,通過客家傳統文藝晚會、創文知識有獎互動競答、新車推介、微電影展播、推介環保低碳車型等活動,讓更多人參與到創文活動中。活動共達成意向銷售金額1.2億元。

  22日  廣東平遠五指石省級地質公園正式開園。廣東平遠五指石省級地質公園由五指石園區和南台山園區組成,總麵積36.61平方千米,是集丹霞地貌、水文景觀與自然生態、人文景觀相依托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其中五指石園區麵積10.2平方千米,分為五指石景區、牙子寨景區和雲轉石景區;南台山園區麵積26.41平方千米,分為石龍寨景區、臥佛景區和大河背景區。地質博物館是平遠五指石省級地質公園的主要工程,位於五指石園區遊客服務中心後麵,占地1072.22平方米。內館主要有地球生成源起、地球生命演化、平遠地質資源、地質公園規劃、地質公園核心模型五大展區及配套功能區域,采用大量高科技手段,將全息影像、沙盤模型、3D影院等現代聲光電技術融入博物館展區,是集地質標本、規劃展示、科普教育、特色旅遊、展示交流與彙報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地質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

  24日  梅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市委禮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大會經過選舉,補選陳敏為梅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25日  主題為“美麗始於足下”的2018女甲聯賽開幕式在五華縣體育場舉行。開幕式上,5個文藝會演節目把客家元素等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充分體現客家特色,向全國球迷觀眾展現梅州“足球之鄉”的獨特魅力。開幕式文藝演出後,進行2018女甲聯賽揭幕戰,由梅州輝駿迎戰陝西女足。經過激烈較量,梅州輝駿憑譚茹殷第62分鍾的進球,以1∶0戰勝陝西女足,取得開門紅。梅州輝駿隊是廣東唯一一支職業女子甲級足球隊。

  29日至5月1日  “給您一個完美的家”梅州第六屆家居裝飾博覽會開幕式在梅縣新城錦繡國際家居博覽中心舉行。150多個商家攜200多個品牌參展。展會持續至5月1日,其間,舉行家文化主題展、皇家大馬戲、Cosplay動漫展、專場特賣、通用代金券等一係列優惠活動和現場精彩表演,還在紅星美凱龍廣場搭建“豪車展位”“家文化主題展”“客家傳統婚慶展”等特色展位,為市民提供一站式家居裝飾產品商洽采購平台。展會收到訂單5200多個,達成意向金額1.2億元,其中現場成交5300多萬元。

  是月  經廣東省委批準,餘其豹任中共興寧市委書記,吳暉任中共五華縣委書記。

  △  經中共廣東省委批準,黃文沐、陳曉建任梅州市委委員、常委,閆景軍掛任梅州市委委員、常委。

  △  梅縣區和梅江區分別在水車鎮白沙村、西陽鎮白宮河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70多萬尾魚苗。進一步豐富水生生物的多樣性,改善區域水域生態環境。

  △  市商務局聯合大埔縣政府組織寶豐、富大、順源等9家陶瓷企業和通美、衎衎2家食品企業,參加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鑽石島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2018中國—東盟博覽會柬埔寨展”,共達成貿易成交意向金額近500萬元。梅州市企業此次參展共有11個展位,參展產品有陶瓷、食品等,向大會和參會客商宣傳展示“大埔青花瓷”的區域品牌及優質的食品和農產品。

  △  梅州市有10個旅遊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革命遺址被納入省旅遊局重點打造的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包括葉劍英紀念園、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平遠紅軍紀念園、大埔縣青溪中央蘇區紅色交通線、大埔中轉站和秘密倉庫、楓朗南方工委機關舊址、閩粵贛邊區革命曆史紀念館、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和東江軍事政治學校舊址、雁南飛茶田景區、客家公園。

  △  蕉嶺縣組團參加在北京舉行的2018第七屆世界健康產業大會產業論壇和長壽產品展覽,推介蕉嶺長壽健康產業。參展的長壽產品被搶購一空,展區還獲大會“2018CIHIE·健博會有機綠色食品暨高端食材展”最佳組織獎。

  △  梅縣區鬆口鎮和南口鎮推出“會說話”的手繪旅遊地圖。遊客隻需用手機“掃一掃”便能聽到詳細介紹,就像身邊跟著一位“導遊”,自動推介自然人文景觀、特色美食、特色建築等。

  △  梅州市有2條古驛道入選廣東11條南粵古驛道重點線路,分別是大埔三河壩—潮州饒平麒麟嶺古道、興寧—平遠古道。南粵古驛道沿線擁有豐富的曆史古跡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及自然資源,修複將以保持古驛道本體及驛站古亭等重要標誌物的原真性為首要原則,利用或建設連接線貫通古驛道。

  △  廣東省經信委公布2018年省級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產業共建與產業園發展)項目,梅州市獲得21318萬元的專項資金。其中20918萬元的產業共建資金,用於對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項目進行獎補,400萬元的獎勵資金,主要用於改善廣州南沙(平遠)產業轉移工業園區環境,提升園區管理水平。

  △  第123屆廣交會第一期在廣州琶洲會展中心舉行。梅州市組織10家企業參展,主要涉及電子信息產品、家電、汽車配件等科技含量高的產業,產品深受廣大客戶青睞,成交3.63億美元,比上屆增長4.9%。

  △  梅州市、梅江區幹部職工代表齊聚梅江區金山森林小鎮廣東省天鵝山森林公園(百歲山)的十萬畝群山觀景亭周圍,參與梅花專類園植樹活動。合力種下1000多株2米多高的潮塘宮粉、桃紅宮粉、美人梅、綠萼、朱砂等梅花品種。

  △  騰訊研究院在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發布《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梅州市入選全國“互聯網+”總指數城市百強,位居第66位。同時,梅州市還進入全國數字經濟、數字政務和數字生活分指數百強,成為“互聯網+”快速崛起的城市。

  △  由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林學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最美古樹”遴選活動結果公布,梅縣區城東鎮潮塘古梅獲評“中國最美古樹”稱號,成為梅州唯一入選的古樹。潮塘古梅位於城東鎮潮塘村,經專家考證為“宋梅”,樹齡已有千年,是國家一級古樹,填補中國野生古梅分布的空白。潮塘古梅授名“潮塘宮粉”,被編入《中國梅花》,是廣東樹齡最長的古老花梅,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幾株古梅之一。

  △  第十二屆中國發明家論壇暨第十屆發明創業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熱能工程係教授、大埔縣百侯人張衍國獲“發明創業獎·人物獎”特等獎,被授予“當代發明家”稱號。張衍國出版專著《垃圾清潔焚燒發電技術》和《爐內傳熱原理與計算》,發表文章166篇,其中SCI、EI收錄82篇,獲得發明專利30多項。

 

  5月


  1日  一架由柬埔寨暹粒起飛的客機降落梅縣機場,標誌著梅州至柬埔寨國際航線正式開通。這是梅縣機場繼泰國芭提雅、曼穀後開通的又一東南亞航線。暹粒至梅州航線由柬埔寨天空吳哥航空執飛,機型為A320,每5天一班。暹粒是柬埔寨暹粒省的首府,是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的所在地。

  4日  梅州市七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六次會議,決定任命閆景軍為市政府副市長。

  △  一架從台灣高雄飛往梅州的AE7213航班客機降落在梅縣機場,標誌著華信航空開通的高雄—梅州航線正式運營。自此,梅州至台灣每周有2班台中、1班高雄共3班航班往返。該航線執飛機型為ERJ190,逢每周五執飛。增開高雄航點後,進一步拉近梅台兩地的時空距離,為深化梅台兩地的經濟、文化、旅遊等方麵交流奠定基礎。

  5日  第123屆廣交會在廣州琶洲展館閉幕。梅州分團參展企業87家,展位總數229個。其中一期參展企業10家,展位24個;二期參展企業76家,展位192個;三期參展企業5家,展位13個。主要參展產品為機電產品、陶瓷產品、裝飾工藝品、家居用品、紡織品、服裝、辦公文具、箱包、食品、醫藥等。梅州參展企業共達成意向成交額8.0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4.0%。

  6日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通過廣東省醫院管理評價質控中心現場評審組的三級甲等醫院現場評審。專家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的創建工作推動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真正落實分級診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粵東醫院探索大學附屬醫院與地方醫院垂直縱向管理的模式,經驗值得總結推廣。

  7日  一輛從興寧市羅浮開往廣州的大巴車,在行駛至惠河高速公路楊村服務區(惠州博羅縣)附近時發生翻車事故,事故致2人死亡。

  10—14日  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此屆深圳文博會梅州團以“傳統文化、現代生活”為主題,梅州館展位麵積約300平方米,整體設計以“梅花”造型呈開放式格局,分設青花瓷、紫砂、木雕根藝、石雕等係列產品展區。重點展示陶瓷、石雕、木雕、紫砂瓷、玉飾、林風眠係列藝術衍生品、文化旅遊產品、文化創意日用品、客家動漫產品及衍生品、“非遺”精品等。由廣東大埔縣怡豐園公司選送的青花骨質瓷“聚寶盆”《清明上河圖》,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梅州14家參展企業現場成交560萬元,同比增長5%,意向訂單比上屆略有增長。還獲得“優秀組織獎”和“優秀展示獎”等獎項。

  11日  “國之瑰寶·傾獻梅州”中國保利·圓明園國寶暨南北朝石佛像珍品展開幕式暨開箱儀式在梅州保利江南和府營銷中心舉行。此次展出的展品是保利藝術博物館館藏中最具代表性的珍品,牛首、虎首、猴首、豬首4座獸首和13尊南北朝時期的石佛像珍品登台亮相。如此高規格的文化盛宴吸引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12日  由著名雕塑家廖慧蘭創作的《譽滿天下,心係客家》雕塑在中國客家博物館落成揭幕。該群雕作品為純銅鑄造,長13.8米、高3.08米、厚1.52米,由19位“走向世界”和“回歸家鄉”的典型人物組成。群像中間是由五個銅圈組成的“圓拱門”,象征著客家人分布五大洲。圓拱門前還放置一尊鑄銅老奶奶像。

  17日  豐順縣大龍華鎮發現3條大蟒蛇。其中一條有3米多長、19千克重,另2條有2米多長、5千克重。捕獲後,均被放歸深山。

  20—27日  2018廣東省促消費(夏季)暨家·“520”購物節(梅州)活動在梅城客都彙、萬達廣場和五華奧園廣場舉行。此次活動共組織529家企業參展,涵蓋百貨、餐飲、家電、家居建材、通信、汽車等領域。活動針對不同消費群體開展不同的促銷活動,消費市場活躍。銷售額超過4100萬元,客流量超過110萬人次。

  21日  梅州市大觀博物館掛牌典禮暨閩粵贛曆史文化傳承研討會在梅縣區大觀天下文化旅遊產業園(中國收藏文化示範基地)舉行。大觀博物館主館麵積1萬多平方米,館藏涵蓋精品陶瓷、名家書畫、古典家具、華僑文史、客家民俗、梅州國寶、世界鍾表等,並設置古陶瓷修複工作室。大觀天下文化旅遊產業園位於梅縣區雁洋鎮葉劍英紀念園對麵,總占地麵積約8萬平方米,總投資30億元,由博物館群(九館一中心)、文化旅遊古街、世界蝴蝶館、中央蘇區紅軍標語館、蠟像館等附屬館組成。

  22日  梅州市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首發儀式及“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製作點”揭牌儀式在市交警支隊車管所江南工作站(製牌點)舉行,正式啟用新號牌。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外廓尺寸為480毫米×140毫米,其中小型車為漸變綠色,大型車為黃綠雙拚色。號碼比普通汽車增加1位,如原“粵MD1234”升位至“粵M·D12345”。號牌采用無汙染的燙印製作方式,使用二維條碼、防偽底紋暗記、激光圖案等防偽技術。

  25日  梅州籍旅馬來西亞華僑梁典元後裔向梅縣區人民政府捐贈“輯瑞廬”簽約儀式在梅縣區舉行。該屋位於梅縣區程江鎮車上村,建於民國21年(1932),由梁典元興建,是一座中西合璧風格的客家圍屋建築,占地麵積約5000平方米,為梅縣區不可移動文物,是梅縣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文物登記單位。捐贈後,由梅縣區對其進行活化保護和開發利用。

  28日  市七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七次會議,審議市政府《關於提請審議梅州市“市樹”評選結果的議案》,並通過《梅州市人大常委會關於批準梅州市市樹的決定》,決定桂花樹為梅州市市樹。主要依據有:一是適宜梅州市種植及推廣應用。梅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桂花樹是梅州市鄉土樹種,分布廣泛,適宜梅州市種植,推廣前景良好。二是具有眾多優點。桂花樹為常綠樹種,適應性強,管理粗放,在園林中應用普遍,常作園景樹。枝繁葉茂,開花時芳香四溢,是城鄉綠化的優良樹種。三是寓意美好。桂花樹象征勝利、崇高、友好、吉祥,深受市民喜愛。

  是月  廣東漢光超順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農旅園安流基地動工建設。這是漢光超順在五華繼黃龍基地後的又一個現代農業基地、田園綜合體,也是漢光超順占地麵積最大的項目。該公司計劃在安流樓光、文葵、福嶺、長江等村再打造一個農旅園,項目總投資5億元,其中首期200公頃,投資1.6億元,從發展現代科技農業產業著手,打造種植區、倉儲加工區、親水平台、濱江帶狀公園、育苗大棚、科技大棚和農產品研發中心於一體,集果蔬生產基地、科普教育、觀光旅遊、休閑度假、親子采摘的鄉村旅遊特色和果蔬種植基地,同時還將建立農產品深加工中心,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質量興農之路。

  △  廣東省發改委公示2017年度、2018年度省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項資金安排計劃,梅州市獲得省級專項財政補貼資金2687萬元,用於補貼新能源汽車購置。其中2017年獲得分配金額1205萬元、2018年獲得分配金額1482萬元。

  △  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梅州市新增3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分別是龍舞(埔寨火龍)代表性傳承人張自進、獅舞(席獅舞)代表性傳承人池宏慶和木偶戲(五華提線木偶)代表性傳承人李新賢。

  △  梅縣區政府計劃投資1.3億元在梅縣區人民廣場側規劃新建博物館和青少年宮,打造梅縣文化地標性建築。梅縣區博物館是梅州市建館時間最長、收藏珍貴文物最多、文物藏品類別最豐富的地誌性綜合館,有館藏文物7136件和考古標本一批。為確保文物安全,打造地方人文曆史窗口,梅縣區將建設總投資約1億元、建築麵積12417平方米的新博物館。同時,該區還計劃建設總投資約3200萬元、建築麵積8134平方米的新青少年宮,滿足梅縣區青少年培訓和活動需要。

  △  梅江區城北鎮愛麗絲莊園種出一個重達400千克的“巨無霸”南瓜。而且這個“巨無霸”南瓜的生長期還有1個月左右,還在以每天增重10千克左右的速度“挑戰”著極限。這種巨型南瓜為亞特蘭大品種,屬觀賞南瓜,2017年由台灣引入梅州。

  △  大埔縣中醫醫院遷建工程主樓完成全麵封頂。大埔縣中醫醫院遷建工程是該縣“2017年十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於2017年10月動工。工程按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建設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占地麵積4公頃,建築總麵積6.4萬平方米,設置病床300張,總投資3.62億元。

  △  市委組織部與市人社局聯合發布《梅州市2018年第二輪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公告》,計劃麵向全國引進急需緊缺人才331人,其中事業單位人才需求209人、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人才需求122人。引進對象為全日製博士研究生、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或副高職稱以上人才;全日製碩士研究生、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其他具有特殊專業技能、業績特別突出的急需緊缺人才,不受學曆、職稱、職業資格的限製。引進人才可以享受人才新政“20條”規定的相應優惠政策,可享受30萬元~55萬元的生活補貼、購房補貼。

  △  第三屆廣東省農村電子商務峰會在茂名舉行,平遠縣在會上獲授“互聯網+消費扶貧示範縣”稱號,成為全省首個獲此稱號的縣。平遠縣已建成1個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1個物流配送中心、1個倉儲中心、3個電商創業示範點、8個鎮級服務中心、90個村級電商服務網點、130多個農村網商網店,服務群眾10多萬人。平遠縣政府與省農村電子商務協會簽訂共建全國消費扶貧示範縣、電商扶貧示範縣合作協議,還重點支持貧困村建設電商驛站。在20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村中,已有14個建立電商驛站。

  △  廣東省經信委發布2018年促進民營經濟及中小微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安排計劃。梅州市獲得3157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扶持中小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服務體係建設以及上市融資等方麵。

  △  平遠縣召開工業園區建設暨入園評估會議,決定同意玖誠科技鈹銅合金、雅瑪西金屬軟磁粉芯、金雁集團漆包線、金森道路工程機械和桐子園城市通訊智能監控設備5個項目落戶入園,計劃總投資約12億元。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產值16億元、稅收1.6億元。


  6月


  10日  2018廣東·豐順高山茶文化節產銷對接會在廣州芳村南方茶葉市場舉行,並舉行“豐順高山茶館”揭牌儀式。有6家采購商現場與豐順茶企達成采購協議。產銷對接會期間共達成意向簽約總額3000多萬元。這是南方茶葉市場建成以來舉行的廣東首場縣級茶葉推介活動。

  15日  豐順縣豐良鎮太平村發生一宗命案,導致一個家庭4人死亡。犯罪嫌疑人疑因家庭矛盾糾紛,在家中將其妻和兩名孫女殺害後,割脈自殺身亡。

  17日  大埔縣三河壩首屆龍舟文化節在朱德大橋側舉行,來自彙城、彙東、舊寨3個村的6艘龍舟齊聚韓江競渡,喜迎端午佳節。

  20日  市委書記、市總河長譚君鐵主持召開全市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聽取推進河長製工作實施情況彙報,審議市管5條河流“一河一策”實施方案及市全麵推行河長製工作三年行動計劃。

  23日  “講好廣東地標品牌故事,助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主題活動在大埔縣西河鎮張弼士故居舉行。大田柿花、七佘徑茶、蕉嶺冬筍、三圳淮山、八鄉山番薯5個新獲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和客都稻米、梅江區清涼山茶、龍門大米、甜水蘿卜4個新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的產品獲授牌。省農科院和梅州市政府正式啟動鄉村振興農業科技合作,還舉行地標產品進超市、進電商簽約儀式和地標產品生產企業融資授信儀式及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此外,活動現場設地標產品展,共展出梅州金柚、增城荔枝、化州橘紅、新會陳皮等20多個地標產品。

  27日  豐順縣舉行2018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啟動儀式,籌得首批善款(含認捐)4億多元。活動當天現場認捐1.85億元。其中,廣州凱源房地產實業有限公司許應裘捐款1.5億元、廣東珠光集團捐款2000萬元、廣東省陳紹常慈善基金會捐款1500萬元。會前,留隍傑出鄉賢朱孟依認捐2.18億元;其中1.18億元用於該縣扶貧項目建設,1億元用於該縣鄉村振興工作。

  28日  中國共產黨梅州市第七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市委禮堂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攬梅州工作全局,按照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部署,總結運用梅州市“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成果,深入分析梅州市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梅州重點工作。發出“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以新擔當新作為奮力開創梅州工作新局麵”的動員令。號召市委常委、市委全體委員要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立足構建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建設生態功能區先行地,當好綠色發展引領者,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奮力開創梅州工作新局麵。

  28—29日  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產業促進委員會主任、評審專家董永生一行到梅州,開展竹纏繞複合材料應用及蔬菜水果農藥殘留降解保鮮全自動科技成果推介活動。竹纏繞複合材料生產項目對推進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盤活閑置竹資源、發展農村經濟有重要意義。投資方已與蕉華工業園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計劃總投資5億元以上。蔬菜水果農藥殘留降解保鮮全自動科技成果項目為企業級客戶提供關於蔬菜、水果農藥殘留的降解和保鮮的係統解決方案,包括降農殘洗液、降農殘保鮮冰箱等4大主營產品及係列衍生產品,健康功能飲料係列等。投資方已與蕉華工業園區簽訂合作協議,總投資約3億元,擬在園區建一個國家實驗室。

  30日  2018廣東·豐順高山茶文化節在新世紀文化廣場舉行。有40家參展茶企帶來上百種高山茶在現場展銷。文化節以“綠水青山豐順茶、好茶出山行天下”為主題,舉行高山茶產銷對接會現場簽約、豐順縣茶葉流通協會成立揭牌儀式、高山茶文化節攝影大賽頒獎儀式、豐順縣茶產業發展專家證書頒發儀式。現場簽約合同訂單超過3億元。豐順縣有500米~1000米高山547座,1000米以上的高山57座。高山茶種植麵積0.69萬公頃,主產地在龍崗、豐良、八鄉山等鎮,主要種植品種包括小葉烏龍、金萱、雀舌、水仙、單樅、杏仁香、鴨藤香、八仙、竹葉香等。茶葉企業近百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6家,成為廣東乃至華南地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和高端茶葉供應地。

  是月  經中共廣東省委批準:吳琦任嘉應學院黨委委員、書記。

  △  廣東省發改委公布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名單,共有36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範點入選,梅州市有梅江東山健康小鎮、梅縣雁洋文化旅遊小鎮和豐順留隍潮客小鎮3個小鎮上榜。

  △  2018年中國消費品(俄羅斯)品牌展在俄羅斯莫斯科紅寶石展館舉行。市商務局聯合大埔縣政府組織18家陶瓷企業抱團參加,參展展位17個,占廣東團的6%,是廣東團展位最多的地級市。梅州市共達成現場貿易成交金額近20萬美元、意向成交金額380多萬美元,集中宣傳展示和推介“大埔青花瓷”區域品牌,擴大梅州對外影響。

  △  連通百歲山和潮塘古梅2個景點的金豐至潮塘三級公路項目動工。項目位於金山街道辦事處金豐村、周溪村境內,路線全長4000多米,全線采用雙向兩車道三級公路標準建設,工程總投資2200多萬元。

  △  省政府公布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其中梅州市客家山歌劇、豆腐傳統製作技藝(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製作技藝)、竹板歌(梅江五句板)、元宵節(興寧上燈習俗)、元宵節(西河漳溪圩掃街燈)5個項目入選。

  △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中國心衰中心總部聯合公布通過第一批次中國心衰中心認證的50家醫院名單。梅州市人民醫院上榜,為粵東西北地區首家。梅州市人民醫院心衰中心通過規範診療、用藥、健教等,拓展區域內心衰協同診療網絡,心衰患者再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

  △  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煥彬率“基於知識服務的中國客家文化原創數據庫建設”項目組到梅州考察。項目組先後到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市方誌辦、葉劍英紀念園、劍英圖書館、中國客家博物館、梅縣區鬆口鎮等地調研考察,探討客家文化研究動態,了解和感受梅州市風土人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項目組肯定梅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打造“廣東文化名城”所取得的成績。

  △  省文化廳公布2018至2020年度“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全省有43個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入選。其中梅縣區客家山歌、興寧市杯花舞、大埔縣廣東漢樂榜上有名。

  △  興寧市分別與廣州佳盟子機床有限公司和浙江慈溪市恒立密封材料有限公司簽訂項目合作協議書,計劃總投資超3億元的2個工業項目落戶東莞石碣(興寧)產業轉移工業園。興寧佳盟子數控機床項目用地5.2公頃,計劃總投資2.6億元,主要生產數控機床等。興寧恒立密封材料項目廠房麵積約5000平方米,計劃投資總額6000萬元,主要生產金屬墊片、石墨金屬纏繞墊片等密封器材。

  △  廣東省衛計委辦公室發文,正式確定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這是國家新標準實施以來,梅州市誕生的首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  廣東省第一批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正式發布,梅縣區金柚產業園、大埔縣蜜柚產業園、豐順縣茶葉產業園榜上有名。每個產業園可獲得5000萬元省級財政補助資金。


  7月


  1日  落戶蕉華工業園的科技項目——“鮮果降農殘保鮮方法和半自動生產線”在北京通過專家評審。這是中國新標準實施以來,首個通過評審的蔬果科技成果。該項科技成果由廣東天運樂享大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共同研發。該項目已在蕉華工業園區落地且已辦理入園手續,計劃總投資5.5億元。

  3日  副省長葉貞琴到梅州慰問和調研。葉貞琴先到大埔縣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和黨員家屬,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送去省委、省政府的關懷與溫暖。再開展農業、水利和“三防”調研工作,肯定梅州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和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強調讓農業迸發出持續旺盛的生命力。

  5日  梅州實施開放發展戰略的重要平台——梅州市跨境電商清關中心正式建成啟用。標誌著梅州市成功實現海關“單一窗口”申報、集中查驗放行的一站式作業。清關中心內設待檢區、查驗區、已檢區、監管區等功能區。占地麵積約1200平方米。首期投資近千萬元,已建成1條分揀線,由中國郵政速遞物流梅州市分公司負責運營。最大日處理量可達1萬件,最高可實現年進出口額約8億元。

  △  新組建的國家稅務總局梅州市稅務局掛牌成立,標誌著原廣東省梅州市國家稅務局、原廣東省梅州市地方稅務局正式合並。

  5—7日  梅州市負責籌建的國家水泥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專家組的能力建設現場驗收,正式完成籌建工作。國檢中心位於蕉嶺縣長壽新城,是第一家落戶梅州的國家級檢驗檢測技術服務平台。中心總投資8000多萬元。中心的成立填補了中南、華南等“泛珠三角”地區國家級水泥及製品質檢中心的空白。

  8日  梅縣區城東交通圓盤處發生一宗交通事故,大貨車與摩托車在交通圓盤彎道處發生碰撞,致2人死亡。

  20日  梅州女子足球乙組在第五戰中以6∶3戰勝湛江隊,提前一輪奪得省運會女足冠軍。這是梅州在省運會上的首個女足冠軍,也是繼2017年12月奪得省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冠軍後,梅州女乙創造的又一戰績。

  △  市旅遊局召開梅州市全域旅遊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現場推進會,分析上半年全市旅遊產業發展形勢,研究部署下半年旅遊工作。截至6月,全市旅遊接待總人數2058.34萬人次,同比增長15.08%。旅遊總收入215.06億元,同比增長16.29%,旅遊消費增幅超過旅遊人數增幅,實現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

  △  廣東輝駿集團董事長周輝權為五華縣新球王青少年足球發展基金會捐資100萬元,培養足球人才,助推五華足球事業發展。

  26日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由葉劍英紀念園管理局和鄧小平故裏管理局共同主辦的《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鄧小平同誌經典圖片展》,在葉劍英元帥紀念館隆重開展,展期2個月。這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圖片展首次在梅州展出。

  27日  2018年交通銀行“沃德杯”廣場舞大賽梅州賽區決賽在梅縣區人民廣場舉行。有22支隊伍參賽,梅州甜甜文藝隊奪得冠軍。

  31日  省重點項目——新建興寧市人民醫院動工建設。項目位於福興街道新聯村,按照三甲醫院標準建設。規劃用地13.2公頃,總建築麵積21.8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500張。總投資15.55億元。分兩期建設,首期建設門診醫技樓、婦產科樓、住院樓等;二期建設醫療業務用房及配套設施。

  是月  梅江區城北鎮愛麗絲莊園培育出的520千克重巨型南瓜,重量突破全國紀錄,是梅台兩地合作種出“中國最重南瓜”。吸引眾多遊客入園觀賞,引起兩岸新農人的關注,以此為契機聯手打造南瓜產業鏈,助推梅州鄉村振興發展。

  △  由市民族宗教局組織編纂的《梅州宗教誌》出版發行。該誌是一部研究和弘揚梅州宗教文化的力作,全麵反映梅州宗教曆史文化資源,是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的首部宗教誌書。曆時4年編纂出版,全書102萬字,圖照243張,采用述、記、誌、傳、圖、照、表、錄等體裁。

  △  豐順縣八鄉山大峽穀景區對3D玻璃吊橋進行改造,升級為7D高空玻璃吊橋,正式開放迎客。吊橋長188米,垂直落差86米。橋麵全采用透明玻璃麵板鋪設,總厚度38毫米,具有強度高、抗彎曲、耐衝擊、耐踩壓等優點。每道鋼索由18根預拉伸鋼繩組成,加上7D特效,給遊客帶來更為驚險刺激的感受。

  △  廣東鼎新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公司)投產。位於豐順縣埔寨鎮的廣州海珠(豐順)產業轉移工業園,項目規劃占地4公頃,計劃總投資1億元,主要生產防水材料係列產品,產品涵蓋鐵路、道橋、市政、民建、工業、軍工等所有防水領域。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億元~2.5億元,稅收約2000萬元。

  △  梅州市首條柚苷提取深加工生產線在梅縣區鬆口鎮木子李金柚深加工基地成功試產。該生產線的深加工原材料是蔬花果被淘汰的小柚果。該柚苷提取深加工生產線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正式投產後年產量可達500噸;幼果經過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濃縮、幹燥,最終製成柚苷成品,可應用於生物藥品、食品和日化中。柚苷可加氫還原成“柚苷二氫查爾酮”作為甜味劑,甜度約為蔗糖的300倍以上。整個項目產值預計約3億元。

  △  市農業科學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高產常規稻新品種“客鄉一號”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可在廣東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種植。這是市農業科學院(所)建院以來選育出的首個水稻新品種,平均畝產445.8千克。

  △  梅州供電局與梅州市粵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計劃合作建設充電站點26個、充電樁260個。

  △  廣東省旅遊局、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發布10條首批廣東最美旅遊公路。其中梅州市S223線推薦遊覽線路秀蘭大橋—雁洋鎮長教村入選。線路全長30千米,途經秀蘭大橋—葉劍英紀念園—雁鳴湖旅遊度假村—靈光寺旅遊區—雁南飛茶田景區—橋溪古韻景區。

  △  國家體育總局公布《2018年全國優選體育產業項目名錄》,五華縣橫陂足球小鎮和五華縣足球文化公園體育場館2個項目入選,未來可獲得銀行優先支持融資服務項目建設。

  △  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和廣東省商務廳聯合主辦的“2018粵澳名優商品展覽會”在澳門舉行。梅州市組織梅州南洋(思鄉)食品有限公司等具有進出口資質的5家企業參展。梅州分團現場銷售額270多萬元,簽訂對外貿易成交意向金額530萬元。

  

  8月


  2日  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遷建項目奠基。項目是市政府重點項目和“十件民生實事工程項目”之一,位於梅江區江南新城客都大道。項目按三級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建設,設置床位600張,占地麵積33339平方米,總建築麵積9萬平方米。

  △  梅州市所有助產機構均可簽發電子出生醫學證明。該電子證明可直接應用於辦理戶口、出入境、計劃生育相關業務等30多個需出示出生醫學證明的辦事場景。市民通過微信“粵省事”公眾號或小程序申領“電子出生證”後,辦理業務時隻需出示該電子證,辦事部門便可實行網絡核查電子證照,可較大程度降低紙質出生證明的丟失率。梅州市婦女兒童醫院簽發梅州市首張電子出生醫學證明。

  4日  梅州市太極拳協會在市劍英體育館舉行全民健身文體展演活動,傳承太極文化,推進全民健身。城區各輔導站代表400多人參與太極拳展演活動,為大家帶來一場太極拳的視覺盛宴。在展演活動上,不僅有太極拳的表演,還有太極劍、太極功夫扇、廣場舞等。

  7日  市長陳敏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審議《梅州市“客家菜師傅”工程實施方案》,傳達全省全域旅遊工作現場會精神。會議強調,要結合梅州市實際,整合資源、調整結構、突出重點,實施“客家菜師傅”工程,將“客家菜師傅”工程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相結合,以培養客家菜師傅為重點,支持有意願的農民群眾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教育,提高鄉村勞動者客家菜技能水平;要借鑒粵菜、潮菜等菜係的成功經驗,製定並推廣客家菜標準,扶持打造一批客家菜名企、名店,努力讓客家菜在融合與創新中做精做優,打響客家菜品牌。

  9日  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廣東省企業家協會公布2018年廣東企業500強等榜單。梅州市的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超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家企業上榜。

  12日  在肇慶市封開縣體育館進行的第十五屆省運會舉重比賽中,梅州市舉重運動員彭益虎以總成績176千克奪得男子丙組52千克級冠軍。這是時隔24年,梅州市運動員再次在省運會上奪得舉重金牌。

  13日  梅州市舉行“客家菜師傅”文化研討會。專家學者及部分縣(市、區)餐飲行業代表、客家菜名廚等齊聚一堂,就助力實施“客家菜師傅工程”進行研討。梅州是“中國客家菜之鄉”,梅州農校被認定為“中國客家菜研發培訓基地”,是閩粵贛客家地區獲得國家技師最多的地級市,共有6家餐飲企業被評為“中華餐飲名店”。

  16日  省運會梅州代表團田徑隊堯瑩瑩以38.14米的成績奪得女子乙組標槍第一名,為梅州田徑項目再奪一枚金牌。

  17日  省運會田徑比賽,梅州市又奪得兩枚金牌。張惠梅以25秒04成績奪得女子乙組200米冠軍,劉金茂以55.18米成績奪得男子乙組標槍冠軍。

  △  五華縣長布鎮紅旗村2名少年到河裏遊泳,不幸雙雙溺水身亡。

  18日  省運會田徑賽場李鈺冰、曹豐濤、羅思婷、朱丹丹4位梅州姑娘以3分49秒05的成績奪得女子甲組4×400米接力賽金牌。為梅州代表團再添一枚金牌。

  20日  全市旅遊產業發展暨全域旅遊推進大會在市委禮堂召開。市委書記譚君鐵強調要求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把梅州打造成為世界客家文化旅遊休閑目的地、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

  △  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在肇慶市肇慶新區體育中心閉幕。梅州代表團收獲8枚金牌、10枚銀牌、6枚銅牌,金牌數排名全省第10名,團體總分2543.75分、排名全省第12名。這也是梅州市團體總分首次躋身全省前12名,獲得團體總分獎。梅州金牌數、團體總分和團體總分排名實現曆史性的“三突破”。

  23日  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廣州市市長溫國輝率廣州市黨政代表團到梅州考察對口幫扶工作,並召開廣州—梅州對口幫扶黨政一把手聯席會議暨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

  24日  廖萬清院士工作站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皮膚科掛牌。廖萬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皮膚病學專家、醫學真菌學專家,在中國首次發現9種新的致病真菌及其引起的疾病類型。廖萬清院士工作站將通過聯合研究、聯合培養科技創新型人才、聯合開展高層次學術或技術交流活動等方式,把粵東醫院皮膚科打造成粵東地區乃至廣東省一流的皮膚科。

  25日  中國供銷·粵東農批招商簽約大會暨首屆農產品展銷會在五華縣舉行,來自粵東、珠三角以及梅州本土的上百家知名品牌商家現場簽約進駐,標誌著經過兩年多建設的中國供銷·粵東農批項目已進入全麵招商階段。項目是中國供銷合作社屬下的一個重要農批項目,也是五華招商引資曆史上的首個央企項目。建設用地約24公頃、建築麵積約45萬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著力打造成立足五華、服務粵東的農商產品物流集散中心、粵東地區農商綜合產業區。

  27日  雅加達亞運會羽毛球賽場女雙決賽中,客家妹陳清晨女雙奪冠。中國組合陳清晨(梅州籍)/賈一凡以2∶0的成績戰勝裏約奧運會冠軍組合鬆友美佐紀/高橋禮華,首次摘得亞運會冠軍。這也是中國羽毛球隊第七次在亞運會女雙比賽中奪冠。

  是月  省農業廳公布2018年第二批2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蕉嶺縣絲苗米產業園、平遠縣臍橙產業園榜上有名。每個產業園可獲得省級財政補助資金5000萬元。

  △  2018第三屆“公爵杯”全國青少年鋼琴邀請賽總決賽在上海舉行,梅州市選手李旬婧、徐芊、陳曦3人獲金獎。翁雨晴、陳君妮獲銀獎,陳佳悅獲銅獎,何镓成、姚果彤獲優秀獎,梅州賽區獲“突出貢獻獎”。

  △  海關總署正式啟動梅州綜保區聯審。重點審核梅州市提交的設立綜合保稅區可行性研究報告等6個申報材料。梅州綜保區建設邊申報邊建設邊招商“三條腿”快步走取得階段性進展。梅縣區累計投入約10億元加快推進綜保區基礎設施、監管設施和運營服務設施等建設。

  △  教育部等部門公布第三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名單,大埔縣榜上有名,成為粵東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2015—2017年,大埔縣相繼投入近億元用於改善職成教育辦學條件、升級辦學設備等。

  △  廣州百稻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落戶五華,將建立集水稻種植、存儲、加工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項目計劃總投資2億元。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梅州百稻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五華注冊成立,將建立以五華為中心的富硒優質水稻種植基地,並配套建設集稻穀烘幹、碾米脫殼、冷藏貯存於一體的精米生產加工基地,以及成立五華水稻種植深加工研究院。

  △  “梅州文化雲”微信公眾號和APP開始試運行。“梅州文化雲”采用“一個平台、資源整合、全麵覆蓋”的建設模式。其中,平台包括基礎共享和梅州特色兩大係統,包括有PC端、APP、微網站三個服務渠道,主要功能有文化活動、藝術場館、藝術培訓、文化團體等文化信息谘詢、網上預約等。“梅州文化雲”首頁有“看演出”“愛社團”“文藝薈”“聽講座”“客家名人”“文化遺產”“客家文創”等10多個模塊,能搜索了解到當地最新的文化資訊。

  △  興寧市在龍田鎮舉辦水稻無人機精量直播現場觀摩會,興寧市首次試驗水稻無人機直播。不到半小時,無人機就完成約1.33公頃農田的直播工作。

  △  平遠縣印發《促進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辦法(試行)》,決定從2018年起至2020年,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作為旅遊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於鼓勵和引導旅遊項目建設、企業培大育強、生態富民帶建設、旅遊市場開拓、新業態和產品開發、旅遊人才培養等。

  △  市商務局聯合豐順縣政府組織培英、旺興達等11家電聲企業,赴新加坡參加“2018新加坡—中國電子消費品和家居用品博覽會”,共達成意向合同金額800萬美元。

  △  省道225線興寧市火車站至水口段改建工程項目有序推進,完成投資1.9億元。項目全長24.35千米,總投資5.52億元,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鋪設瀝青路麵,路基寬21.5米,為雙向四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80千米,全線有橋梁13座,途經興寧市刁坊、坭陂、新圩、水口4個鎮。

  △  梅州市公安機關和紀檢監察機關聯合成立專案組,開展代號為“1801”的專案收網行動,成功打掉一個以原梅州市人大代表、原梅江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原梅江區三角鎮上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梁某章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團夥。對梁某章涉黑團夥以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立案偵查,以黑社會性質組織案、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案,尋釁滋事案,敲詐勒索案,挪用資金案,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案,聚眾鬥毆案,故意傷害案,詐騙案等立13宗刑事案件,此外還有5起治安違法案件。公安機關已依法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梁某章、李某珊、梁某賢等48人,扣押非法所得3000多萬元,凍結涉案賬戶326個,查封其他涉案財物一批。

  △  嘉應學院再選派13名學生援藏支教,到西藏米林縣各鄉鎮小學開展為期半年的支教工作。

  △  廣東利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部經濟項目簽約落戶五華,是首個落戶五華建築企業總部經濟板塊的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規劃占地總麵積約1公頃。

  △  梅州市獲得15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用於2018年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建設。其中大埔縣1000萬元、梅縣區500萬元。

  

  9月


  5日  梅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暨股東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梅城召開。會議審議通過《梅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籌建工作報告》等21項提案,選舉產生梅州農商行第一屆董、監事會成員。梅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梅江區、梅縣區兩家城區農信社的基礎上,以新設合並的方式組建的。標誌著梅州市農合機構改製離全麵完成組建農商行的目標又邁出堅實的一步。

  6日  “上山下海·廣東人遊鄉村”旅遊季(梅州分會場)暨梅州鄉村旅遊季係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世界客商中心舉行。此次活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體驗大美客家鄉村”為主題,全麵展示梅州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和線路,彰顯“世界客都、葉帥故裏、國際慢城、長壽之鄉”的獨特風采與魅力。啟動儀式上還舉行鄉村旅遊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廣東省自駕旅遊協會和梅州市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等12家單位代表現場簽約。此外“廣東萬人自駕遊梅州鄉村活動”和“粵閩贛媒體梅州鄉村遊采風行活動”授旗儀式、觸屏啟動梅州鄉村旅遊季係列活動、2018廣東省“互聯網+鄉村旅遊”高峰論壇暨全國(梅州站)名特優品博覽會開幕式等活動也在現場舉行。

  7日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粵東醫院舉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掛牌儀式,這是梅州市首家通過“新國標”三甲醫院等級評審的醫院,標誌著梅州市醫療衛生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粵東醫院位於梅縣新城,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管理。依托中山大學、中山三院雄厚的科研、人才和專業資源,創新實行垂直縱向延伸管理模式,醫療、教學、科研以及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麵提高。

  7—9日  2018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在廣州舉辦,梅州市組織各縣(市、區)旅遊部門及近40家旅遊企業參展,展示近30種旅遊產品。鼎盛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梅縣區人民政府簽訂投資50億元的文化旅遊意向項目。該項目將建設包括客家文化大型實景演出、客家文化古鎮、五星級精品酒店、華語電影藝術中心等在內的客家風情高端文旅小鎮。

  14日  富力地產獎教獎學基金捐資儀式在梅縣外國語學校禮堂舉行。富力地產捐資500萬元,支持梅縣外國語學校教育事業發展。

  19日  市七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九次會議。會議決定,張愛軍任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職務。

  △  梅州市政府與順豐速運農產品上行合作滿1個月,順豐速運發運梅州蜜柚近萬噸,為農戶創造直接經濟收益超5000萬元。順豐線上銷售近50噸,為梅州柚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30萬元。搭“順豐”車暢銷全國,梅州蜜柚國內最遠賣到新疆。

  △  205國道梅縣區白渡鎮覺慈路段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大貨車先後與一輛小轎車和一輛水泥罐車發生碰撞,導致後兩車的5人當場死亡。

  21—23日,梅州“創文”大行動暨第二屆汽車文化節公益活動在梅城院士廣場舉行,其間,舉辦“創文”公益文化展、誌願服務活動、汽車文化節等。活動以“共建文明城·車獻中秋月”為主題,以展位形式,展出各單位“創文”係列工作宣傳內容和成果,開展“創文”誌願服務、宣傳推廣、便民谘詢等活動,以及走訪慰問特殊捐助群體、清除城市牛皮癬等行動。

  23日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梅州分會場暨廣東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啟動儀式在梅縣區鬆口鎮大黃村舉行。活動現場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講話精神。省委書記李希作出批示,省長馬興瑞宣布開幕並致辭。梅州分會場作為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6個分會場之一,是廣東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的省主會場。活動以“廣東農民話豐收、嶺南大地慶佳節”為主題,設有嶺南民俗文化表演區、南粵農耕文化展覽區、民間傳承工藝展示區、熱區名牌產品推介區、廣東農家美食品鑒區和梅州地方特色活動演示區六大版塊。梅州又設1個主會場和3個分會場,主會場為梅縣區鬆口鎮大黃村中心廣場,分會場為梅縣區雁洋鎮雁南飛茶園、大埔縣雙髻山蜜柚公園、大埔縣百侯鎮。舉辦嶺南民俗文化節目表演、廣東“十佳最美新型職業農民”頒獎儀式、梅州地方特色演示等活動。成為展示廣東農民精神風貌和“三農”改革發展成果的節慶盛典。

  △  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梅州分會場暨廣東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啟動儀式前,省長馬興瑞專門來到梅縣區鬆口鎮大黃村的柚園,親手摘下2個柚子,與柚農們共享豐收的喜悅之情。

  △  廣東“十佳最美新型職業農民”頒獎儀式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梅州分會場暨廣東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舉行。梅州市新農人廣東十記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德仙獲此殊榮。

  △  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梅州分會場暨廣東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啟動儀式現場,梅州市人民政府與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推動梅州柚暢銷中國、走向世界,並啟動豐收紅包,推出“免費‘only柚’幫你告白”活動,免費送出1314個“only柚”梅州柚,分享豐收的喜悅。

  △  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梅州分會場暨廣東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的啟動儀式上,節目“樂享嶺南宴豐收”中出現的大蒸籠令人稱奇。在直徑5米的大蒸籠中,客家發粄排出一個鮮紅的“豐”字,香蕉、柑橘、菠蘿等嶺南名果點綴其間,從上俯瞰,似一棵露紅煙綠的“豐收樹”。創意源於客家“蒸發公式”,耗時130小時製作。

  23日至10月6日,梅州市在大黃村豐收廣場舉行展銷活動,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經濟效應持續發熱。共有70多家農企和5家文創企業進駐豐收廣場,包括南粵農耕文化展覽區、熱區名牌產品推介區、梅州柚一條街等,展出金柚、茶葉、蜂蜜等及其加工產品、特色產品、文創產品等幾十類,共300多種產品。在國慶黃金周期間人流量達20多萬人次,多種梅州特色產品被搶購一空,現場銷售額超過300萬元,累加延伸線上線下銷售逾千萬元。

  27日  由法製日報社主辦的2018智慧公共安全裝備(廣州)博覽會、智慧政法與公共安全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梅州市公安局作為廣東省唯一參展的地級市公安機關,展出智慧新民生工程——“移動式一窗通辦”,屬全國首創。“移動式一窗通辦”,以全市的移動警務車、便攜式辦證一體機以及公安派出所服務窗口為載體,融合29項涉及民生的公安業務,可以辦理小汽車6年內免上線檢測等車輛管理類10項,往來港澳通行證、個人遊等出入境類10項,居民身份證補換領等戶政類8項和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等公安業務證明服務。讓百萬群眾在家門口就近辦證,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梅州市公安局在研討會上向全國政法同行介紹“移動式一窗通辦”經驗做法。

  28日  “四季之美·大美雁山”雁山湖國際花園度假區品牌發布會在梅城舉行。雁鳴湖旅遊度假村正式更名為雁山湖國際花園度假區,並宣布於10月1日正式開園迎客。雁山湖國際花園度假區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由棕櫚股份投資進行升級改造,致力於打造粵東首個集客家風情、山地文化、兒童遊樂、康養體驗於一體,以花園為主題的家庭微度假旅行目的地。

  △  市人民醫院國醫館暨中醫藥研究院產學研合作基地揭牌。國醫館由市人民醫院與廣東省葛洪中醫藥研究院合作共建,集醫療服務、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應用推廣、經典傳承和文化交流於一體。國醫館將通過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等院校合作,打造國內一流中醫重點專科,逐步形成專科專病特色。同時在館內設立國醫大師、名老中醫工作室,開展中醫師承教育,為梅州培養更多優秀中醫人才。

  29日  中央電視台七套《鄉村大世界》欄目全程播出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梅州分會場暨廣東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啟動儀式實況,全片時長85分鍾。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廣東梅州分會場啟動儀式於9月23日在梅縣區鬆口鎮大黃村舉行,活動緊扣“柚鄉”主題,帶來《客家山歌唱豐收》《樂享嶺南宴豐收》《互聯網+農業助豐收》等9個節目。

  △  客天下平遠泗水梅佘田園綜合體開園迎客。開園儀式以“迎國慶、慶豐收、走驛道、健康行”為主題。梅佘田園綜合體項目由鴻藝集團依托梅佘村生態資源,統籌運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成果進行規劃建設,有生態旅遊、田園種養、傳統村落三大板塊。已投入5000多萬元,完成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河道整治、古驛道修複、公祠修繕等項目。成立由68人組成的耕作隊,複耕龍頸梯田等33.33公頃丟荒地。

  29日至10月1日  2018梅州客家音樂節在五華縣長樂文化公園舉行,知名歌手孫楠攜“楠之隊”足球隊到五華縣高級中學開啟足球之旅,現場演唱他創作的《五華之歌》,還與五華明星隊進行一場足球友誼賽。2018梅州客家音樂節以“Happy Zoo”為主題,是一次客家文化與音樂文化結合的盛會。

  是月  廣東省委決定陳敏任梅州市委書記。

  △  首批“梅州市中共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揭曉,全市有19處革命史跡被命名為“梅州市中共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  梅縣區獲得廣州市增城區240萬元幫扶資金。其中梅縣區獲得增城區200萬元幫扶資金,梅西鎮、南口鎮分別獲得增城區石灘鎮、中新鎮20萬元幫扶資金。幫扶資金主要用於增城區對梅縣區的對口幫扶項目。

  △  “中國慢性乙肝臨床治愈(珠峰)工程”項目落地梅州,粵東醫院成為該項目梅州市首家分中心醫院。

  △  增城—梅江對口幫扶黨政聯席會議召開,2018年兩地結對共建工作重點是以高質量發展東升共建示範園區為統領,帶動全區產業幫扶及民生事項落地生根。全年劃撥幫扶資金1200萬元。

  △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組委會發布100個特色村莊名單,其中梅縣區鬆口鎮大黃村榜上有名。大黃村從20世紀80年代起開始發展金柚種植,全村98%的農戶種植柚果,柚果總麵積333.33公頃。該村黨組織牽頭成立大黃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金柚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集約33戶金柚種植大戶和28家金柚專業合作社,並籌集上億元資金建立梅縣(大黃)金柚產業園。該產業園已成為梅州最大的柚果中轉中心,推動大黃村柚果產業朝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大黃村也成為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廣東省主會場。

  △  益華控股粵東區總部落成典禮在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園舉行,標誌著益華控股粵東區總部正式落成。百潔靈環保項目順利試產、萬果全球旗艦店同步開張。益華控股公司2017年2月進駐五華,計劃投資30億元,建設以商業地產開發、高新電子科技研發、環保工業產品生產、連鎖零售經營為主的產業城。引入旗下“益華國際廣場”“萬果超市”“京華影城”“益華世家”“益華萬果全球購”等商業品牌。項目落戶以來,益華控股公司在五華先後注冊成立4家獨立法人公司,在五華繳納稅收。該公司旗下的五華益華萬果商貿有限公司已經在五華境內成立32家“萬果全球便利店”。益華全球購跨境電商結算中心還將落戶五華,注冊成立粵東跨境電商分公司,以五華為粵東采購中心、倉儲物流配送中心、零售大數據中心,形成數據采集智能分析—產品定製生產—智能配送—線上線下結合銷售的產業鏈。

  △  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三批國家二級、三級博物館名單,中國客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這是梅州市唯一的國家二級博物館。該館是國內首家全麵展示漢族客家民係文化淵源與發展的綜合性博物館,係統收藏有客家民俗文物、梅縣水車窯瓷器、客家地區紙質文獻、客家匾額、黃遵憲藏書,共有7個基本陳列。

  △  平遠縣政府與梅州客商銀行簽訂政銀合作框架協議,梅州客商銀行將給予平遠縣域內的企業單位10億元的意向授信額度,全方位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將給予平遠臍橙產業園2億元的意向授信額度,由園區內企業共享;將給予園區內廣東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認可的小微企業、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主每戶不高於1000萬元的授信額度。

  △  市商務局聯合平遠縣政府,組織友邦、元寶等14家企業赴意大利參加2018“廣東(意大利)商品展覽會”,達成意向合同金額500多萬美元。市商務局會同平遠縣政府按照“統一申請展位、統一特裝布展、統一展品運輸、統一宣傳推介”的原則,突出平遠縣家具出口產業特色,提升平遠家具產品知名度。展會期間,梅州分團還開展宣傳推介、對口洽談、拜會貿易客戶等活動,接待各貿易客商200多人次。 


  10月


  1—3日  梅州籍航天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何質彬應邀回梅州調研紅色旅遊產業。何質彬建議要與時俱進推動紅色旅遊產業發展,注重資源保護,強化對革命文物、文獻、建築等紅色資源的保護,要挖掘地區潛能,依托自身優勢打造特色旅遊產業。

  9日  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唱響新時代·邁向新征程——2018梅州市“迎新年·頌黨恩·展新貌”大合唱活動啟動儀式在梅城舉行。梅州廣電“麻雀組合”與嘉應學院合唱團共同演唱歌曲《歌唱祖國》,到會領導和嘉應學院合唱團及現場觀眾一起同聲演唱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市直機關隊伍進行海選,前24名的合唱隊進入決賽,最終角逐出6個隊進入最後的展演;8個縣(市、區)也啟動大合唱活動,分別選出1個代表隊進入最後展演。這是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需要,也是梅州廣大幹部群眾提振士氣、鼓舞鬥誌的需要,唱響時代主旋律。

  10日  廣東穗森實業有限公司“蕉潤甘泉”山泉水通過全自動設備下線,在蕉華工業園正式投產上市。廣東穗森是蕉華工業園第二家正式投產的富硒水資源加工企業。廣東穗森計劃總投資約9000萬元,在蕉華工業園建設年產3萬噸高濃果汁飲料和10萬噸包裝飲用水共8條生產線,主要生產高濃果汁飲料和桶裝、瓶裝等包裝飲用水。該項目於2017年5月底動工建設,2018年上半年完成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調試及試產。在通過質監、食品藥品監管、衛生等部門嚴格檢測的基礎上,山泉水生產線正式投入使用,年產量可達10萬噸,年產值可達1.5億元。

  10—13日  主題為“智能、智慧、智造、節能”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在廣州舉行。梅州市組織15家中小企業參展,展品包括蜜柚、茶葉、紅薯、大米、高山茶油等梅州優質農特產品及工業製品,深受廣大客商青睞,現場達成貿易意向金額5000多萬元。

  12日  梅州市舉行以“客味悠長、四海飄香”為主題的“客家菜師傅”工程啟動儀式。來自廣州、贛州、龍岩、韶關、河源、惠州等地的烹飪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加。實施“客家菜師傅”工程,不斷傳承並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客家飲食文化,進一步打響“中國客家菜”金字招牌。將“客家菜師傅”工程打造成為全省粵菜師傅工程的靚麗品牌,推動梅州客家飲食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形成旅遊帶動美食、美食帶動旅遊的互動局麵,培育出更多客家菜師傅,帶動行業發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為全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辟新的途徑。啟動儀式上,還舉行梅州“客家菜師傅”工程暨“客家菜師傅”人才輸送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13日  梅州市1000多名太極拳愛好者齊齊彙聚客天下,舉行老年人健身展演,迎接全國第六個法定老年節到來。表演者們著裝整齊,為觀眾送上健身氣功、太極拳、功夫扇、陳氏太極拳、太極雙扇、42式太極拳劍、《父子同演太極拳》、廣場舞等節目。

  16日  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出爐,興寧市徑南鎮東升村榮登榜單。東升村位於月形山鄉村旅遊區,總麵積5.2平方千米,總人口1812人,入圍第一批全國綠色村莊、廣東省名村。東升村以森林公園建設為突破口,以果茶產業化為重點,以鄉村文化旅遊為紐帶,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美麗鄉村,打造10多個旅遊景點,對村內24座百年古民居分期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培育鄉村旅遊新亮點。讓小山村轉型升級為鄉村休閑文化旅遊大景區。

  18—22日  2018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江西省景德鎮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埔縣組織23家陶瓷企業參加,展出工藝瓷、日用瓷兩大青花瓷係列作品,總計300多件。現場成交57萬元,達成意向簽單1300多萬元。簽約成交總額中,工藝陶瓷占60%、日用陶瓷占30%、其他陶瓷產品占10%。產品銷售以歐洲市場客戶為主,其中又以意大利、德國等市場客戶居多。

  19日  首部係統梳理梅州兩千年曆史源流和文化變遷的史學著作——《梅州文化通史》在市華僑博物館首發。《梅州文化通史》由市文廣新局策劃、中國客家博物館組織學者編寫,曆時3年,共分12章,上起先秦下至晚清,較為全麵係統地記述梅州兩千年的曆史,勾勒出一幅較為明晰的梅州曆史發展圖景。

  △  深圳市紅荔慈善基金會醫療設備暨專項扶貧資金捐贈儀式在興寧市舉行,捐贈資金和物資等共計1474萬元,用於支持興寧醫療衛生、教育、扶貧等公益事業發展。

  20日  伊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潘剛率隊到梅州考察。潘剛一行到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實地查看梅州伊利冷凍食品項目生產運營情況,並深入考察產業轉移園區規劃建設情況。

  21日  女甲聯賽第13輪的焦點賽事在五華體育場打響,排名榜首的梅州輝駿隊迎戰八一惠州瀛峰女足。雙方1∶1戰平,梅州輝駿隊提前一輪奪得聯賽冠軍成功衝超,創造梅州足球的曆史。

  25—27日  客商銀行·2018世界客都梅州馬拉鬆賽博覽會在梅縣區人民廣場舉行。博覽會分為賽事展示區、參賽物品發放區、谘詢區、醫療區、芯片測試區、讚助商展示區等9個展區。更好地展示梅州城市形象,並為馬拉鬆賽提供賽事補給、醫療等服務。

  26日  梅州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任職大會舉行。省軍區黨委決定,任命梅州市委書記陳敏為中共廣東省梅州軍分區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一書記,並頒發任職證書。

  28日  客商銀行·2018世界客都梅州馬拉鬆賽在梅縣區人民廣場正式開跑,來自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國內29個省份的1.3萬名選手競相“親梅逐馬”。由中國田徑協會、梅州市政府主辦,是梅州建市以來首次舉辦的馬拉鬆賽事。以“展示好客之都、點燃美麗夢想”為主題,結合梅州獨特的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向全國乃至全球傳遞運動之美,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設有全程馬拉鬆(42.195千米)、半程馬拉鬆(21.097千米)和文明歡樂跑(約5千米)3個參賽組別。起點為梅縣區人民廣場,馬拉鬆賽道途經府前大道、劍英大道北、梅州大橋、沿江西路、嘉應中路、秀蘭大橋、芹洋內環路、世界客商中心、省道223線,終點為葉劍英紀念園。最終上海選手李偉以2小時23分52秒的成績奪得全程馬拉鬆賽冠軍。這是梅州曆年來舉辦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體育賽事,是一場最幹淨、最生態的馬拉鬆賽。

  △  一架從湖北宜昌起飛的福州航空波音737-800飛機平穩地降落在梅州梅縣機場停機坪,標誌著宜昌—梅州—深圳航線正式開通。每天一班往返,梅州起飛時刻為18:55和23:20。至此,梅縣機場共運營13條航線,通航18個城市,合作航空公司達8家。

  29日  中央紅色交通線學術研討會在大埔縣青溪鎮舉行。由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和大埔縣委、縣政府共同主辦。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一一發言,既有從中央紅色交通線的形成背景、發展曆程和曆史貢獻等宏觀角度的論述,也有聚焦中央紅色交通線相關人物、交通站等微觀方麵的分析。還有學者探討中央紅色交通線的現實啟示,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開發提出建議。會後,專家學者們重走中央紅色交通線,傳承紅色基因,助推蘇區發展。

  30日  梅州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勝利閉幕。陳敏當選市七屆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軍當選市人民政府市長,黃立強當選市七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秘書長。

  31日  梅州市召開電網建設推進會。市政府與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電網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8—2022年)。根據協議,2018—2022年將投入75億元,新建(擴建)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30座,重點做好梅州第二座50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帥鄉輸變電、梅汕高鐵梅州西、豐順東牽引站供電工程等電網建設及改造項目,大幅提升大埔發電廠、荷樹園發電廠和全市清潔能源電力消納及外送能力。

  △  中央文明辦在江蘇連雲港舉辦全國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並發布10月“中國好人榜”。梅州市人民醫院婦兒中心主任、兒科主任兼新生兒科主任陳宏香榜上有名,獲評“敬業奉獻”好人,是梅州市首位“中國好人”。

  31日至11月1日  由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劉新華率領的調研組,就“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實施情況到梅州開展專題調研。

  是月  大埔縣正式啟動“世界長壽鄉”創建工作,並出台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力爭一年內成功申請認定“世界長壽鄉”。大埔縣創建“世界長壽鄉”旨在擦亮長壽鄉金字招牌,打造福壽文化,提倡科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創造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環境,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  梅州市組織12家企業參加第124屆廣交會第一期。梅州共有31個展位,分布在電子消費品及信息產品、家用電器、汽車配件、五金、化工5個展區,主要呈現出品牌展位有實效、產品創新增實力、市場開拓多元化的特點。共達成意向成交金額3.71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2%。

  △  206國道平遠縣田螺紐至超竹段改建工程獲省發改委批複,項目估算總投資逾6億元,全長11.4千米,全線采用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路基寬25.5米,瀝青砼路麵。

  △  蕉嶺縣廣福鎮廣育村村民黃新民在田間幹活時,挖土挖出陶罐,發現200多枚北宋時期錢幣,主動上交縣文物部門。

  △  省道227線大埔縣楓朗至高陂段改建工程獲市發改局批複,項目估算總投資5.14億元,全長24.815千米,采用二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局部困難路段為40千米/小時),全線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麵。

  △  梅州市啟動2018年第三輪麵向全國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工作。計劃引進428人,其中事業單位人才需求312人、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人才需求116人。

  △  梅州市組織坦桑尼亞LBR、HAM公司、大埔陶產辦、梅州富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境內外企業(機構)到東莞市參加2018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達成意向訂單2600多萬元。

  △  五華縣投入1.2億元擴建華城職業技術學校職校。新建教學樓、實訓樓、綜合樓等,擴建後學校總占地麵積4.27公頃,總建築麵積26976平方米,可提供2000個學位。

  △  以“科技創新·賦能經濟”為主題的2018科技創新投融資峰會暨創新創業項目路演在世界客商中心舉行,逾百名投資界和企業界負責人參加。梅州市2個項目現場獲得1200萬元的意向投資。  


  11月


  1—2日  梅縣區中醫醫院通過二級甲等中醫醫院評審,這是梅州市首家新標準(2018版)下的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梅縣區中醫醫院前身是梅縣人民醫院新城院區。2013年12月,梅縣區政府決定成立梅縣區中醫醫院,梅縣區中醫醫院在原梅縣人民醫院新城院區掛牌成立,醫院占地麵積1.4萬平方米,建築麵積14341平方米。梅縣區投資5000萬元的改擴建項目基本完成,投資1.8億元的養生大樓項目正加快推進。

  2—5日  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湖南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梅州市組織20家企業攜100多種富硒長壽農產品參展,以“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為主題,開展品牌農產品營銷推介,推動農業貿易合作與發展。主推“梅州柚”“嘉應茶”“客都米”品牌產品,大埔縣蜜柚行業協會調運1萬多個高品質柚子,開展現場“掃碼”送“梅州柚”等活動。展會有3家企業農產品獲金獎,分別是廣東順興種養股份有限公司的太子妃名柚(蜜柚)、梅州市建豐糧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客家良稻(絲苗米)、梅州市源自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柏宮源”綠茶。

  4日  副省長許瑞生率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專家到梅州市調研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工作。許瑞生一行深入平遠縣八尺鎮角坑村、粵贛兩省交界處的梅州岃和興寧市大坪鎮金坑村,調研古驛道活化利用成果和“尋烏調查紅色之旅”組織實施情況,以及重點線路十二肩嶺古道修複利用情況。

  △  2018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暨《尋烏調查》紅色之旅在平遠縣八尺鎮角坑村鳴鑼開賽。這是平遠首次舉行定向大賽,來自粵贛等地的近600名選手縱橫山野梯田間,享受定向大賽的競技樂趣。副省長許瑞生鳴鑼開賽。梅州市有7條古驛道被納入省重點線路,八尺鎮梅州岃古驛道,就是梅州市精心打造的示範段。這也是南粵古驛道定向賽事首次在梯田地貌舉行。

  △  第124屆廣交會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閉幕。梅州市組織95家企業參展,展位總數256個,展品分布涉及20個展區,主要參展產品有機電、五金、陶瓷、節日用品、家居裝飾品、紡織品、服裝、辦公文具、箱包、玩具、食品、醫藥等。累計達成貿易意向成交金額8.19億美元,同比增長2.1%。

  5日  五華縣舉行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簽約儀式,跨境說粵東總部基地項目、紅星美凱龍家居購物公園項目、犁灘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分別簽約落戶。項目總投資146.3億元,涉及電商互聯網、城市綜合體、城鄉協調發展等領域。

  △  “華南機收再生稻高產穩產栽培技術”現場觀摩暨實割驗收會,在興寧市新圩鎮崇上村舉行。驗收專家組選取三塊田進行實割測產。華南機收再生稻最高畝產434.2千克、最低畝產391.9千克,平均畝產409.6千克,刷新廣東省機收再生稻畝產紀錄。

  5—6日  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董事長朱耀忠、總經理王剛一行到梅州調研。市委書記陳敏,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愛軍陪同調研或座談。雙方就龍梅高鐵建設有關事宜進行深入研究探討並達成共識,表示將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共同加快推進龍梅高鐵建設。

  6日  壽鄉蕉嶺·及第飄香——蕉嶺“客家菜·三及第師傅”工程啟動儀式在蕉嶺縣職業技術學校舉行。活動現場設置文化長廊,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展示客家飲食,特別是蕉嶺三及第的曆史、文化等;還設立美食展區,展示蕉嶺各鎮代表性風味特色小吃,吸引眾多嘉賓前來品嚐。

  6—8日  副市長曾尚忠率梅州分團到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梅州市63家企業達成意向采購金額1430萬美元。梅州市參會的63家企業110多人分批進場觀展,學習了解國外先進裝備、技術、設備等,踴躍與各國展商洽談、采購,開展貿易活動。旺興達電子、寶豐陶瓷等9家企業還參加中國銀行總行組織的銀企對接會。

  8日  主題為“今朝柚你,一路飄香”的第九屆梅縣區金柚飄香文化旅遊周啟動暨招商項目落戶簽約儀式在雁洋鎮舉行。領導嘉賓先到雁洋鎮南福村金柚公園體驗采摘柚果。現場進行“梅縣區十大優質金柚示範園”及“梅縣金柚深加工企業優秀獎項目”授牌和產業項目落戶簽約儀式,以“柚”為媒助推鄉村振興。

  11日  第六屆中國·梅州豐順“喜德盛杯”國際自行車邀請賽在豐順縣新世紀廣場開賽。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國內20多個省(市)的2300名選手參賽。此次活動以“和順之城,快樂騎行”為主題,比賽項目包括公路賽、山地賽、少年兒童組賽和挑戰組(騎遊組)共4個項目14個組別。此次比賽盛況空前,參賽選手跨國家和地區破曆史紀錄,是曆屆比賽中吸引參觀人數最多、影響最大、反響最好,最具廣泛性和群眾性的賽事。

  12日  “省長杯”青少年足球聯賽(競技組)暨青少年聯賽女子U11、U13組的比賽在汕尾市陸豐睿榮足球基地舉行。五華U13女足姑娘五戰全勝,捧起冠軍獎杯。

  14日  “省長杯”青少年足球聯賽(競技組)男子U10、U11組的比賽在惠州舉行。梅州五華兩支參賽隊技壓群雄,強勢奪得兩個組別冠軍。

  14—16日  省政協主席王榮率隊到梅州開展“推進我省鄉村振興戰略落實”民主監督調研,強調要聚集著力點和突破口集中發力,全力抓好鄉村振興任務落實。

  15日  副省長黃寧生率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梅州市調研足球改革發展和民政工作。

  16日  中海油華南銷售公司與興寧市政府簽訂合作意向,標誌著計劃投資30億元建設的中海油區域運營中心將落戶興寧。該公司將力爭每年在興寧市供油量100萬噸以上,從能源方麵有力保障興寧經濟社會發展。

  18日  慶祝梅縣區憲梓中學成立25周年暨憲梓大禮堂、智明體育館落成啟用儀式在憲梓中學舉行。曾憲梓、曾智明父子捐贈2000萬港元設立曾智明獎教獎學基金,助推家鄉教育事業發展。

  20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金利來集團創辦人曾憲梓博士向市人民醫院捐資300萬港元,助力梅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27日  市人民醫院舉行首屆膏方文化節。膏方是一種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綜合作用的方劑。根據不同體質、不同臨床表現而定製,適用於病後體虛、先天不足、亞健康狀態等人群,有調理和滋補的作用。舉辦膏方文化節旨在加快中醫藥文化傳播和發展,普及和傳播中醫藥養生知識,讓更多市民了解膏方文化、正確服用膏方。

  27—28日  水利部副部長蔣旭光率隊到梅州市調研高陂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強調要時刻將質量安全擺在工程建設的首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高標準打造優質精品工程。

  28日  國道206線平遠繞城段(田螺紐至超竹)改建工程全麵動工。工程起於中行鎮田螺紐村,終於大柘鎮豐光村,接回國道206線。全線采用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雙向四車道,路基寬度25.5米,瀝青砼路麵。預計總投資10億元,采用PPP模式建設。線路全長11.4千米,預計2020年底建成通車。

  30日  梅州市人才驛站揭牌儀式在世界客商中心舉行,標誌著梅州市以“柔性引才”為特征的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工作邁上新征程。人才驛站承載引才納智平台、信息發布窗口、交流對接紐帶、休閑療養基地4項功能,引進區域外各類優秀人才,為梅州市產業發展、技術攻關、人才培養等提供智力支持,推動梅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生態富民強市。同時還舉行頒獎儀式,為“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文化英才項目入選人員和“揚帆計劃”吳清平院士創新創業團隊、博士後扶持項目入選人員、引進青年博士項目入選人員、培養高技能人才項目入選人員等頒獎。

  △  梅江區舉行重點民生項目奠基動工儀式,市第二中醫醫院新住院大樓、金山頂公園和梅江區元城小學、元城幼兒園等一批重點民生項目奠基或動工。梅江區元城小學、元城幼兒園校名取自梅州教育第一人劉元城,位於梅城江南秀蘭大橋北側,計劃總投資4.87億元,規劃占地麵積26666公頃。市第二中醫醫院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實現梅州市三甲中醫醫院“零的突破”,奠基的新住院大樓預計總投資1.8億元,規劃用地麵積2500平方米,總建築麵積約3萬平方米,得到香港有權集團董事長、慈善家李有權博士1000萬元的支持。金山頂公園為原梅縣博物館及其周邊區域,是最具有老梅城記憶的地方,也是展示千年嘉應州風貌的一個重要地點,計劃打造成集展示城市新貌、緊急疏散、休閑娛樂於一體的公園。

  △  梅江區舉行招商推介簽約暨政企座談會,現場就梅江珠寶小鎮、東升物聯網小鎮、世界客商文化產業創業園、客家文化小鎮、梅江科教小鎮項目,以及“三網紅”“金山廟會”“客家菜師傅工程”係列活動等項目進行簽約,預計投資總額逾300億元。

  是月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與華順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擬投資8000萬元共建華南農業大學華順農林產業學院,將落戶五華縣棉洋鎮,預計2021年建成並迎來首批華南農業大學大四實訓學生。該項目投入使用後,每年可招收華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本科生90人,博士及碩士研究生10人,其他學科300人,采用“3+1”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屆時,將由華南農業大學負責學生招生、錄取、畢業以及基礎課程、實習課程教育等全方位工作,華順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建設並提供茶園管理、茶葉生產實踐、產品營銷、企業管理等內容的學習。其中,學生前三年在學校學習,側重於理論基礎課及專業理論課,最後一年到產業學院進行全茶葉實踐課程的學習和實訓。

  △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廣東最美田園評選活動”結果。梅州3個田園入選“廣東最美”,其中五華縣漢光超順農旅園入選“十佳最美農田”,大埔縣湖寮鎮雙髻山蜜柚公園、梅縣區鬆口鎮大黃村金柚園入選“十佳最美果園”。

  △  《新建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鐵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審查會在潮州市召開,報告經專家評審通過,標誌著該項目正式啟動。新建梅州大埔至潮州港的疏港鐵路,位於梅州市和潮州市境內,規劃線路起於漳龍鐵路大埔站,經大埔縣三河鎮、湖寮鎮,進入潮州市饒平縣,經新豐鎮、三饒鎮、東山鎮、新圩鎮、黃岡鎮至金獅灣。新建線路全長115.9千米,其中梅州市境內40.8千米,潮州市境內75.1千米。全線有9個車站。該項目作為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是一條以貨運為主,兼顧沿線客流的客貨共線鐵路。

  △  第九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在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梅州50家農業企業300多種長壽農產品參加展出,吸引各界人士圍觀品嚐梅州柚、嘉應茶和客都米,腐竹、高山番薯、粉絲、發粄、娘酒、柚子深加工產品深受采購商、民眾青睞。現場銷售總額達300多萬元,現場簽約金額達到2470萬元,意向訂單涉及金額近2億元。

  △  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公布第四批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名單,平遠縣南台臥佛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榜上有名,是梅州市唯一入選的單位。南台臥佛山國家森林康養基地規劃麵積9.7平方千米,位於南台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由廣東臥佛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規劃建設。該項目分3期開發,分劃為7個功能區域,包括南台山遊覽區、客家民俗與農業體驗區、拓展運動區、生活服務區、娛樂休閑區、養生度假區、生態保育區。

  △  豐順縣組團參加2018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在現場設立豐順高山茶展館,並舉行豐順縣高山茶推介品鑒會。豐順17家茶企現場銷售茶葉金額260多萬元,達成意向合作簽約金額2320多萬元。

  △  梅州市全域旅遊服務中心在梅城客都大道旁正式動工建設。項目設計與保留的義孚堂圍龍屋在文化元素上達到和諧統一,有開放式展廳、特產展示展銷、接待中心、旅遊警務室、數據信息中心、辦公區、停車場、汽車房車營地等配套設施。項目規劃用地麵積約3萬平方米,總建築麵積約11773平方米,預計2020年9月建成。


  12月


  2日  梅州富力·雁山湖第八屆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賽總決賽在梅城世界客商中心舉行,來自梅州市山歌劇團的本土選手劉妮獲得大賽冠軍。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該屆大賽吸引來自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台灣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的近千名“客家妹”報名參賽。在總決賽中,19名選手通過客家傳統服飾走秀展示、個人才藝展示、才智問答等環節,向觀眾展現個人魅力和新時代客家女性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新形象。最終,劉妮摘得該屆大賽冠軍,來自河源市的黃夢晴和印度尼西亞的李青玲分獲亞軍、季軍。該屆大賽還設置“最佳網絡人氣獎”“最佳親和力獎”“最佳才智獎”“最佳上鏡獎”和“優秀獎”。

  4日  由王俊生、容誌行、戚務生等12位中國足球名宿組成的輔導團亚博ap ,開展深入基層輔導活動,傳授足球技能和經驗,協助梅州市推廣足球運動特別是青少年足球和校園足球。

  5日  “世界客都·長壽梅州”旅遊品牌發布會暨“客家菜師傅”工程美食品鑒會在梅城舉行。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國內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嘉賓近500人參加活動。發布會上還舉行海內外50家媒體“世界客都·長壽梅州”采風行授旗儀式;梅州市旅遊局與合作媒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客家菜師傅”工程美食品鑒會上,全市8個縣(市、區)最具代表性的上百種地方特色客家美食統一展出,吸引與會嘉賓圍觀品嚐。

  6日  公安部召開“創新大數據服務基層渠道暨智慧公安我先行現場會”,宣布“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獎”評選結果並進行表彰和頒獎。梅州市公安局自主研發的“便攜式綜合辦證終端”的服務民生“神器”獲全國一等獎,成為全國10個、廣東省2個獲得一等獎的單位之一。

  7日  第六屆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交易會舉行“文化+”品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紀錄中國”紀錄片產業服務平台、廣東韓山曆史文化風景區開發建設、梅縣區文創研發3個項目舉行戰略合作簽約。為推動梅州市紀錄片影視產業發展,促進客家文化產業繁榮,廣東客都文化公司與“紀錄中國”紀錄片產業服務平台進行戰略合作,講述梅州好故事,樹立梅州好形象。廣東韓山曆史文化風景區位於豐順縣豐良鎮,項目首期規劃範圍約1400公頃,計劃投資12億元,按國家AAAAA級旅遊度假景區的標準,統一規劃,精心設計。梅縣區委宣傳部與廣東省鋥風藝術研究院簽約合作梅縣區文創研發,整合梅縣區的文化產業資源和媒介資源,打造集知識產權利用,文創產品設計、研發、製造、展示、銷售,投融資等於一體的大平台。

  7—9日  由省藝術研究所、市文廣新局聯合主辦的客家山歌劇劇種藝術研討會暨紀念梅州市山歌劇團建團60周年活動在梅舉行。與會專家分析客家山歌劇劇種生存狀況,從山歌劇創作、演員基本功、山歌劇唱腔、受眾需求以及市場運作等,共同探索和研討劇種的發展規律和未來走向。山歌劇是在客家山歌、小調、宗教音樂、客家歌舞、竹板歌說唱等民間藝術的基礎上,融合多個外來劇種的表現手法而形成的地方戲曲劇種。劇種分布於廣東梅州和河源、福建龍岩、江西興國、廣西賀州等客家地區,傳播至東南亞等海外華人聚居地。

  7—10日  第六屆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交易會在梅城世界客商中心舉行。以“文化創意·藝覽客都”為主題,突出“文化+旅遊”,重點推介“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品牌,共有來自本地和其他客屬地區的350家企業參展,是曆屆麵積最大、參展企業最多、展區最多的一次展會。總麵積1萬平方米的展區分為本地文創館、客屬文創館、富硒長壽文化館、動漫館、台灣館、東南亞精品館、梅州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畫攝影作品展、“非遺”展示區、表演互動區等20個展區。交易會其間舉行第三屆“客都文化杯”文創大賽頒獎、“文化+”品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第二批“客都文創智庫”專家聘任儀式、客家村鎮銀行杯“遇見·梅州”全球短視頻大賽啟動儀式、“文化+”名家講壇、2018客家文化(非遺)藝術周、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與圖文展覽等活動。現場成交額5000多萬元,意向成交額12.086億元,均創曆年新高。

  11日  2018年廣東足球年度頒獎典禮在廣州舉行,廣東足球元老、梅州人鄧錫權獲得“終身成就獎”。衝超成功的梅州輝駿女足拿到“特殊貢獻獎”“最佳本土教練”“廣東足球小姐”三項榮譽,成為最大贏家。

  13—21日  唱響新時代·邁向新征程——2018梅州市市直單位“迎新年·頌黨恩·展新貌”大合唱活動舉行比賽。有近百家單位共88支隊伍(含聯隊)參賽。經過海選,參加決賽的有24支代表隊,唱響新時代主旋律,唱出梅州好聲音,提振梅州精氣神。嘉應學院隊獲全場最高分、市委辦直屬機關隊和市文廣新局隊分獲二、三名。

  14—15日  廣東省政府在梅州市召開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推進工作現場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總結交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經驗,對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省委常委、副省長葉貞琴出席會議並講話。

  15日  “世界客都·長壽梅州”2018梅州第五屆醫博會大型義診暨“健康保障進萬家”活動在劍英體育館廣場舉行。有市中醫醫院、市第二中醫醫院等13家大型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國醫館、藥企等參與,派出名醫為市民提供義診並贈醫贈藥。此次活動新增“健康醫保谘詢服務”,現場接受市民的醫保政策谘詢。還舉辦急救知識培訓、文藝晚會等活動。

  △  落戶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廣東南淩電器公司投產。公司生產“南淩”“中雪”“丹華”“科豪領世”四大品牌冷櫃、製冷設備、空調等,是五華縣“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項目。占地麵積7000平方米,安裝6條生產線,年產值預計可達1.5億元。

  15—16日  以“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為主題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召開。梅州市獲得“2018美麗山水城市”殊榮。

  15—19日  國際自然醫學會中國總部專家團一行到梅州調研考察,並舉行“世界長壽之都”認證工作座談會。梅州市正式提出申報“世界長壽之都”。

  17日  豐順縣中醫醫院遷建項目工程暨吉祥門診大樓舉行奠基動工儀式。豐順縣中醫醫院整體遷建工程采用EPC模式,按編製床位300張建設配套,規劃建設麵積首期31200平方米,建築麵積3.38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2.2億元。項目建成後,對改善該縣醫療衛生條件、提升醫療能力和水平、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18日,梅州—湛江航線延伸至貴陽,即原梅州—湛江航線變為梅州—湛江—貴陽航線。由華夏航空執飛,機型為龐巴迪CRJ900客機,每周3班,逢周二、四、六開通航班。

  22日  卡拉比—丘成桐空間雕塑在石窟河畔正式揭幕。這是采用3D打印技術製作的截至2018年全球最高規格的雕塑藝術造型,成為代表蕉嶺創新精神的文化地標。雕塑仿古銅色,直徑2.6米,高3.6米,自重5噸。雕塑呈現弧形,是一個六維的開放空間。雕塑源自丘成桐院士於1976年求解卡拉比方程後創立的宇宙模型,有“大用於宇宙形狀之探究,宇宙間基本粒子質量之計算及相互之作用力”,是研究微分幾何學、代數幾何學和數論的主要工具,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卡拉比—丘理論發展40年國際會議開幕現場舉行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揭牌儀式。中心位於蕉嶺縣長潭鎮,占地3.2萬平方米,總建築麵積4.7萬平方米,內設各類會議室11間,可容納2790人。內設數理人文展館、遊客服務中心、博物館、長壽文化展覽館以及相關配套商業及設備用房等多項功能。

  22—23日  卡拉比—丘理論發展40年國際會議在蕉嶺縣舉行,以丘成桐院士為首的來自海內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2位國際一流數學家齊聚一堂。會議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辦,蕉嶺縣政府協辦。會議舉行卡拉比—丘成桐空間雕塑落成儀式,舉行蕉嶺縣與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合作協議簽約暨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揭牌儀式。根據協議,清華大學與蕉嶺縣將深化合作,加強教育培訓,提升蕉嶺縣教育現代化水平。為鼓勵蕉嶺優秀學子,丘成桐在簽約和揭牌儀式上宣布設立丘鎮英獎學金、若琳獎學金,每年用以資助10名考入全國排名前20所大學的蕉嶺學子。各項儀式結束後,丘成桐作題為《幾何對於現代科學的貢獻》的公開報告。1976年,年僅27歲的丘成桐證明世界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並因此獲得被稱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成為獲此榮譽的第一位華人。

  25日  梅江區“客家菜師傅”工程係列活動之客家菜·廣府菜美食文化節活動在梅城院士廣場開幕,100多家廣府菜和客家菜企業到場。現場還舉行“客家菜師傅”工程LOGO征集啟動和《梅州日報》“美食短視頻”大賽啟動儀式和美食集聚區繽紛SHOW主題及美食展示展銷活動等。該次活動以“粵客齊聚 美食飄香”為主題,向市民展示粵菜獨特魅力,打造一批客家菜名企名店,讓客家菜在融合與創新中做精做優,擦亮客家菜品牌。

  27日  全國人大代表鄧振龍助殘捐款儀式在市殘疾人康複中心舉行。梅州市綠源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鄧振龍向市殘疾人康複中心捐贈50萬元慰問金,用於救助在訓殘疾兒童,並認捐1000萬元設立助殘專項基金。

  28日  客都大橋東端連接道路通車。梅江區委區政府在現場舉行簡樸的通車儀式。道路總投資2900萬元,長1500米、寬31米,雙向六車道。方便梅縣區與江南新城的交通聯係,有效緩解城區交通壓力。

  △  廣東漢光超順蔬菜產業園(梅州五華安流基地)開園儀式在五華縣安流鎮長江村舉行。這是廣東漢光超順股份有限公司在梅州建設的第三個基地。該蔬菜產業園涉及長江、樓光、裏江、五聯、福嶺、文葵6個村,核心建設麵積400多公頃,廣東漢光超順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投入5億元進行建設,以安流基地為核心,聯動五華縣及周邊農業種植、加工區域,打造直供粵港澳大灣區的農產品後勤中心。

  △  廣東第二批拆舊複墾指標成交,單價為每畝51萬元,總金額5.43億元。其中大埔縣、蕉嶺縣、平遠縣、五華縣、興寧市的拆舊複墾項目指標占八成,總金額4.22億元。

  29日  長深高速葵崗互通立交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動員大會在梅縣區南口鎮葵崗村舉行,該項目正式動工建設。長深高速公路葵崗互通立交位於梅州市梅縣區位於南口鎮葵崗村,西距長深高速葵崗隧道約410米,東距程江樞紐互通立交約4.5千米,是連接X026線、服務梅汕高鐵梅州西站的服務型互通立交。概算總投資2.422億元(含征拆費用),計劃2020年建成通車。

  30日  第四屆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成果暨2018社會治理創新示範城市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行,梅州市獲授“2018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範城市”稱號。這是梅州市自2016年以來第二次獲此殊榮。

  △  梅江區舉行創意金山文化產業孵化園啟動暨項目簽約儀式,並為“金山微書院”揭牌。創意金山文化產業孵化園位於梅江區江北元城路,以“老梅城·新金山”的理念進行打造,首期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創意金山文化產業孵化園已開展“金山藝術客廳”“彩書塗鴉教育”“彩書國學水”等多個產業的研發,並舉辦係列文化主題公益活動,引進多所名家名師工作室,進一步助推梅江區乃至全市文創產業發展。

  是月  梅州城區實現公交車100%純電動化,提前完成“粵東西北各市市區到2020年電動公交車占比超過80%”的目標任務,在全省地級市中“拔得頭籌”,成為全省首批實現城區公交車100%電動化的地級市。

  △  梅州市飛龍果業有限公司投入5000萬元引進的20萬噸臍橙鮮榨橙汁生產線,在平遠縣鳳池飛龍臍橙產業園內正式投產。全麵投產後,該生產線可以加工20萬噸臍橙,有效延伸臍橙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

  △  梅州市實驗小學動工建設。小學選址位於梅江區三角鎮上坪安置區旁,設6個年級36個班,在校師生1720人。占地麵積3.67公頃、建築麵積27204平方米,估算總投資1.2億元,包括3棟教學樓、1棟多功能場室、1棟教學輔助用房、1棟綜合樓、1個風雨操場等。

  △  副省長許瑞生到梅州調研古驛道、古碼頭修複工作,並巡查韓江,調研韓江流域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情況。

  △  “我和我的祖國——第三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畫短片創作活動”百部創意作品名單公布,有3部梅州題材優秀作品榜上有名。分別是《梅州先賢出少年》(廣州美術學院)、《少年葉劍英——智鬥潮勇》(廣州美術學院)、《妙計驅惡兵》(虹貓藍兔動漫科技有限公司)。

  △  梅縣區城東鎮玉水村獲廣東烹飪協會同意授予“廣東廚師之鄉”稱號,是全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地區。玉水村從事廚師行業的人員眾多,並產生良好的口碑和社會影響力。玉水村廚師資源豐富,200多人外出做廚師,年薪20萬元以上的廚師逾百人,餐飲服務從業者人數超千人。 (廖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