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亚博ap  > 今日風采 > 社會事業
教 育(2015)
來源:梅州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  時間:2017-08-17 10:01:14  瀏覽:-
字號:

【概況】 2015年,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327所。其中小學447所,在校生312546人,學齡人口入學率100%,毛入學率102.79%,升學率100%;初級中學167所,在校生139563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毛入學率103.58%,升學率100%;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學)62 所,在校生106609人,升學率95.27%;中職學校28所,在校生40439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30%;幼兒園617所,在園(班)幼兒人數145804人;特殊教育學校6所,在校生570人。全市有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0所,國家級重點中職(技工)學校5所。全市中小學教職工57540人,專任教師50539人。2015年,全市評選表彰“葉劍英基金優秀校長”35名、“葉劍英基金優秀教師”320名。

【教育創強爭先】 2015年1月,全市8個縣(市、區)和112個鎮(街)全部成功創建為教育強縣和教育強鎮,兩項覆蓋率100%。按照省對創強複評的新標準要求,組織好教育強鎮的複評工作,梅江區三角鎮等11個鎮(街)如期完成教育強鎮複評。9月18日,召開爭創“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工作會議,印發配套的實施方案,正式啟動“爭先”工作,教育創強爭先工作繼續保持在粵東西北地區的領先地位。

【教育基礎建設】 市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籌措資金,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夯實基礎促發展。一是實施《梅州市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製定出台《梅州市關於促進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的意見(試行)》《梅州市發展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2014年-2016年)》,進一步改善辦園條件,規範辦園行為。二是推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工作。興寧市、大埔縣等4個縣(市)11月初通過國家認定,實現“均衡縣”全覆蓋。全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含民辦)覆蓋率98.7%。三是推進梅州職業技術學院的籌建工作。完成項目首期用地選址方案、相關征收土地補償費用估算等前期工作,並在第四屆世界客商大會期間作為一項重點項目舉行簽約儀式。四是推進優質實驗中小學(幼兒園)建設工作。目前動工18所,建成13所,共新增優質學位約24500個。五是落實《梅州市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聯合市財政局做好申報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維護專項資金補助項目和新建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專項資金補助項目的相關工作,2015年,全市“三殘兒童”入學率95.19%。

【素質教育建設】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在廣大中小學生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客家傳統文化教育。2015年,全市有43名學生獲宋慶齡獎學金、372名學生獲“葉劍英基金品學兼優獎”。

實施素質教育 引導各地統籌兼顧、建章立製、全程實施、打通小學到高中的素質教育通道,紮實推進“一校一品”工程,在特色內涵發展方麵取得明顯成效。東山中學開設漢劇鑒賞課程、圖音體特長班,起到先行示範作用。梅江區“素質教育示範區”創建工作紮實推進、初見成效。成功舉辦梅州市第十一屆中小學生文藝彙演。組織參加廣東省第十四屆運動會並獲得佳績,名列粵東西北第三。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梅縣區高級中學等18所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一批體藝特長生考上中央美術學院等知名高等藝術院校。

依法治校 推進全市中小學校“一校一章程”建設。創建“依法治校示範校”工作成效顯著,興寧市漢芬小學等8所中小學被認定為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招生工作】 實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梅州市參加中考實施辦法》,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梅州市參加中考的問題。推進優質普通高中指標到校工作,指標到校的學位比例由30%提高至40%,全市4248名學生受益。2015,全市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穩定在94%以上。

【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山區教師待遇 抓好省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崗位津貼工作落實。完善教師工資福利待遇與公務員同步增長的長效保障機製,落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政策及工資統發工作,教師工資福利待遇進一步提高。

加強師資培訓 提高教師隊伍的業務素養,組織舉辦教育法律法規政策培訓班、中小學英語教師英語語言村培訓班等43項各級各類培訓,累計培訓24615人次,教師隊伍的管理水平和業務素養明顯提高。

【教學成果】 2015年,市高考再創佳績,在參考人數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各項指標實現穩中有升,全市第一批本科線入圍人數2453人,比上年增加240人,增幅10.85%。組織參加2015年各級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獲全國一等獎2個、省一等獎9個。

【“平安校園”創建活動】 落實安全工作“一崗雙責製”,重點加強上下學交通安全、防災自救、心理健康、人身安全、夏季遊泳等宣傳和教育。開展校園“五無”問題排查整改工作,提升人防技防水平,保障校園安全穩定。推進“陽光廚房”建設工作,全市城區有96間學校完成“陽光廚房”建設,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繼續推廣學生飲用奶工作】 推進學生飲用奶推廣工作,2015年,春秋兩季學期飲奶人數896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