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2016年,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415所。其中小學452所,在校生330179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毛入學率103.35%,升學率100%;初級中學167所,在校生138294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毛入學率103.99%,升學率100%;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學)61 所,在校生98209人,升學率89.37%;中職學校27所,在校生32523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80%;幼兒園700所,在園(班)幼兒人數152762人;特殊教育學校8所,在校生622人。全市有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10所,國家級重點中職(技工)學校5所。全市中小學教職工58715人,專任教師51120人。
【教育創強爭先】 創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工作實現全覆蓋,成為同期粵東西北12個市中通過“均衡縣”最多的地級市。嚴格按照省對創強複評的新標準要求,組織好教育強鎮的複評工作,平遠縣仁居鎮、大埔縣青溪鎮等20個鎮(街)順利完成教育強鎮複評。各縣(市、區)均先後召開“爭先”工作動員會,印發配套的實施方案,正式啟動“爭先”工作。梅江區和蕉嶺縣爭創“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區)”工作順利接受省的驗收,其中,蕉嶺縣於5月順利通過省級督導驗收,成為粵東西北地區首批通過驗收的“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其他縣(市、區)的“爭先”工作也按計劃、按步驟推進。
【教育基礎建設】 一是學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更加突出。實施《梅州市關於促進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健康發展的意見(試行)》《梅州市發展學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等文件,籌措資金,新建、改建、擴建一批幼兒園。全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6.4%,公辦(含公辦性質)幼兒園占比31.4%。二是義務教育發展趨向均衡。推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均衡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全麵改薄”工作順利推進。全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含民辦)覆蓋率98.96%。按照國家、省的要求,指導各地製訂出台《消除大班額規劃(2016—2020)》,主動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在各縣(市、區)縣城規劃建設優質實驗中小學、幼兒園,動工23所,建成15所,新增學位3萬個。三是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水平得到提升。發揮東山中學等10所示範性高中的示範作用,帶動全市普通高中走內涵特色發展之路。加快推進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作,完成五華縣萃文中學等4所薄弱普通高中的改造提升任務。全市中職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明顯提升,大埔縣入圍“國家級農村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創建單位,梅州農校被確定為全省第一批“職業農民指定培訓學校”。全市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4.49%。四是梅州南方紫琳職業學院籌建工作順利推進。2016年12月底,學院的籌建申請順利通過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的籌設表決。五是特殊教育持續健康發展。落實《梅州市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梅江區、梅縣區、平遠縣、五華縣4所標準化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作紮實有序推進,全市“三殘兒童”入學率95.19%。
【素質教育建設】 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客家優秀傳統文化,加強中小學生的鄉土鄉情教育。2016年,全市有4名學生獲第十二屆宋慶齡獎學金, 372名學生獲“葉劍英基金品學兼優獎”。推進“一校一品”工程,校園足球運動成績顯著,梅縣區丙村中心小學、五華縣華東中學等16所學校被認定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高質量承辦廣東省“省長杯”足球聯賽(高中、中職組)全省總決賽,梅縣高級中學榮獲高中組亞軍。
【招生工作】 一是推進優質普通高中指標到校工作。推進10所國家級示範性學校和6所省一級學校指標到校工作,2016年,全市分配到各地各學校的優質普通高中學位比例提高至50%,4345名學生受益。二是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升學就讀問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梅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實行積分入讀,實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梅州市參加中考實施辦法》,保障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全市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的比例為94.63%。
【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實施高素質人才引進工程。2016年,從陝西師範大學等招錄6名研究生和一批應屆本科畢業生到梅州任教。加大音、體、美等學科緊缺教師的招聘力度,不斷完善城鄉學校對口幫扶、校長輪崗、教師支教機製,師資結構進一步優化。二是發揮名師示範引領作用。實施名師工程,評選表彰“葉劍英基金優秀校長”20名、“葉劍英基金優秀教師”230名,以及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教育工作者和教學工作先進教師283人,在全社會掀起新一輪尊師重教的熱潮。三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2016年,舉辦中小學校長教育現代化智慧教育理念引領高研班、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中小學英語教師英語語言村培訓等34項培訓班,培訓28290人,教師隊伍的管理水平和業務素養明顯提高。四是不斷提升教師福利待遇。按省委省政府要求,修訂出台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津貼實施辦法,將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補貼政策實施範圍從義務教育學校擴大到普通高中和公辦幼兒園,並按人均每月不低於800元的省定補助標準發放至農村教師,實現全覆蓋。五是教師職稱製度和教師資格認定製度改革紮實推進。印發《關於做好2016年度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梅州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競爭推薦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全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和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順利完成。
【教學成果】 實施“科研促教、科研興校”戰略,加強教研隊伍建設,組建聯合教研組,開展“網絡曬課”“送教下鄉”“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活動。其中,“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開展以來,全市有9391名教師參與曬課,曬課9956例,評出市級優課 439例、省級優課121例、部級優課65例,部優率53.72%,在全省排名第一。五華縣、蕉嶺縣曬課教師在全市占比居前列,興寧市部優課數連續兩年居全市第一。2016年,市高考在參考人數連續減少的情況下,第一批本科入圍2538人,同比增加85人,一本入圍率7.38%,同比提高0.92個百分點;第二批本科以上入圍考生12,567人,同比增加226人,入圍率36.55%,同比提高4.04個百分點。2016年參加國家、省中職學校技能大賽取得佳績,獲全國一等獎2個、三等獎2個,省一等獎9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33個。
【“平安校園”創建活動】 落實安全工作“一崗雙責製”,加強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免費編印並下發《梅州市中小學安全讀本》35000冊,組織舉行3156場各類安全應急演練,廣大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技能進一步提升。新增71所“市級安全文明學校”。推進“陽光廚房”建設工作,完成各縣(市、區)鄉鎮100人以上學校食堂食品監控平台建設,學校公共食堂安全監管水平進一步提升。加強考試綜合整治,確保招生考試安全順利實施,實現“平安考試”目標。推進依法治校工作,全市中小學校“一校一章程”建設工作有序進行。梅縣區華僑中學、平遠縣鐵民中學等8所中小學申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